不滿之忍第六十八
不滿之忍第六十八
望倉庾而得升斗,愿卿相而得郎官,其志不滿,形于辭氣。
故亞夫之怏怏,子幼之嗚嗚,或以下獄,或以族誅。
淵明之賦歸,揚雄之解嘲,排難釋忿,其樂陶陶。
多得少得,自有定分。一階一級,造物所靳。宜達而窮者,陰陽為之消長;當與而奪者,鬼神為之典掌。付得失于自然,庶神怡而心曠。噫,可不忍歟!
【譯文】
希望得到整個糧倉那么多的谷物,結果只得到升斗之多;希望得到公卿宰相那樣的高位,結果只得到縣令郎官之類的官職。現實與期望相去甚遠時,就會產生不滿情緒,之后又會在言語和表情上有所表露。
西漢周亞夫在景帝請他吃飯時,因席上的大塊肉沒切開,又未放筷子而心有不滿,致使他遭人誣告而入獄,嘔血而死;西漢楊惲,被人誣告,免官為民,心懷不滿,致使他再次被人誣告而腰斬。
晉人陶淵明辭官回鄉,作《歸去來辭》;西漢揚雄為抒發不滿,作《解嘲文》。二人作賦解嘲都是為了排遣心中的不滿,發泄心中的憤怒,但他們采取的方式更為高明、隱蔽,所以他們才能做到其樂陶陶。
人生在世,得多得少,都是上天賦予的;官員的升降任免也是由造物主所主宰的。本該發達的反而受窮,本該給予的反而被剝奪,這些都是陰陽消長和鬼神掌管的結果。因此,只要能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付之自然,就能夠使自己心曠神怡了。啊!榮辱得失全在于天,心中有不滿的時候,怎能不忍一忍呢?
【評析】
古人說“一忍百事成”。在生活中要學會忍,忍也是一種寬容。容忍別人的缺點,容忍別人的過失不斤斤計較,以和為貴,不失為一種做人之道。一個人在輕蔑和侮辱面前,如果能夠忍得住,就能有所作為。忍需要寬廣的胸懷和度量。人在逆境中,最需要的防身術是一個忍字,學會忍辱負重,學會在利益和榮辱面前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藏而不露,不樹敵才能在別人不知不覺中發展壯大自己,待時機成熟,你便可以馬上脫穎而出。
典例闡幽 忍住不滿方得安逸生活
心懷不滿要忍耐,不要隨便發泄,尤其是當自己明顯處于劣勢的時候。
為人臣的,公然犯上,自然是惹惱了主人。周亞夫是西漢初年著名的大功臣。漢文帝臨終前,對繼任者劉啟(漢景帝)說:“國家若有什么緊急情況,周亞夫是一名真正可以統兵的大將。”
公元前154年,吳楚七國發動叛亂,西漢王朝面臨著一次全面內戰的危機。這時,開創江山的那一批謀臣猛將在世者都已老邁,漢景帝想起了文帝的臨終遺言,起用了周亞夫。周亞夫采取了堅壁清野、以守為攻的策略,使得叛軍人馬疲頓、糧草不濟,只好撤軍。這時周亞夫以精兵窮追猛打,大敗叛軍。前后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便將這一場大叛亂平息下來。班師之后,周亞夫被提升為太尉,又任以丞相之職。
有一次,景帝將周亞夫召進宮中,說是要賜食,可端上來的,卻是大大的一塊整肉,既沒有切肉的匕首,又沒有筷子。周亞夫明白皇帝是在戲弄他,他強壓火氣,向侍宴的內官要一雙筷子。漢景帝嘲笑地說:“是我不讓他們預備筷子,你有什么不滿意嗎?”周亞夫還不得不對皇帝的賞賜表示感謝。景帝說:“你去吧!”周亞夫大步離開朝堂,但他那憤怒的心情是可以從步態上看出來的。漢景帝一直目送著他離開朝堂,說道:“看他那氣呼呼的樣子,他可不是我這個年輕的皇帝所能駕馭得了的大臣呀!”
后來,周亞夫的兒子為他買了五百副仿制的盔甲、盾牌,作為陪葬之用。周亞夫是一名將軍,以仿制的武器為陪葬品,這本來是十分正常的事,可墻倒眾人推,有人竟以此上書朝廷,告發他要謀反。最終周亞夫被逮捕入獄。
朝廷的審判官審問他道:“你為什么要謀反?”
周亞夫回答:“那些器具只是陪葬用的仿制品,怎么能說是謀反?”
審判官蠻不講理,說:“你即使不想活著謀反,也是想死后在地下謀反!”
多么荒唐!可罪名竟然這么定了下來。
周亞夫一氣之下從此絕食,五天以后,吐血而亡。
可見,伴君如伴虎,在君主面前稍露出不滿的情緒,都會招來禍害,或被投入監獄,如周亞夫。
上一篇:忍學《不平之忍第六十七》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不遇之忍第七十九》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