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子冠
【原文】
趙文子冠[1],見欒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莊主[2],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見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見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賢者寵至而益戒,不足者為寵驕。故興王賞諫臣,逸王罰之。吾聞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聽于民,于是乎使工誦諫于朝,在列者獻詩使勿兜[3],風聽臚言于市[4],辨襖祥于謠,考百事于朝,問謗譽于路,有邪而正之,盡戒之術也。先王疾是驕也”。見郤駒伯[5],駒伯曰:“美哉!然而壯不若老者多矣。”見韓獻子,獻子曰:“戒之,此謂成人。成人在始與善。始與善,善進善,不善蔑由至矣;始與不善,不善進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產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墻屋也,糞除而已,又何加焉。”見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為大夫,非恥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導前志以佐先君,導法而卒以政,可不謂文乎!夫宣子盡諫于襄、靈[6],以諫取惡,不憚死進,可不謂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納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濟。”見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執官者眾,吾安容子。”見溫季子,季子曰:“誰之不如,可以求之。”見張老而語之,張老曰:“善矣,從欒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7],可以大;韓子之戒,可以成。物備矣,志在子。若夫三郤[8],亡人之言也,何稱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注釋】
[1]趙文子:即趙武,趙盾的孫子。冠:冠禮,古代男子舉行的成人禮,結發戴冠。
[2]莊:趙文子的父親趙朔,莊是他的謚號。
[3]工:樂師。兜:迷惑,受蒙蔽。
[4]風聽:收集、采聽。臚(lú):傳言,報告。
[5]郤(xì)駒伯:即郤锜,晉國的卿。
[6]襄:晉襄公。靈:晉靈公。
[7]欒伯:指欒武子,名書。范叔:指范文子,名燮。
[8]三郤:即郤駒伯郤锜,苦成叔子郤犫,溫叔子郤至。
【譯文】
趙文子舉行了加冠成人典禮后,去拜見欒武子,武子說:“成人美好啊!以前我有幸趕上侍奉你父親莊子,他外表算是很美了,但華而不實,請你努力追求實質內涵吧。”趙文子去拜見中行宣子,宣子說:“成人美好啊!可惜我老了。”他去拜見范文子,文子說:“現在你可要有所警戒了,那賢明的人受到寵愛應該更加警戒,智慧不足的人會因為得寵而驕傲起來。所以振興事業的君王獎賞那些敢于進諫的臣子,而貪圖享樂的君王卻懲罰他們。我聽說古時候賢明的君王,在建立了德政之后,還能聽取百姓的意見,于是叫瞎眼樂師在朝廷上誦讀前代的箴言,在位的百官都可以獻詩諷諫,從而使君王不受蒙蔽,在市井之中收集往來商旅的傳言,在歌謠中辨別善惡,在朝廷上考察百官職事,在治國道路上詢問相關毀譽,有邪曲不正的地方就糾正過來,這一切就是警惕戒備的全部方法了。我們的先王最痛恨的就是驕傲。”他去拜見郤駒伯,駒伯說:“成人美好啊!但是壯年人不如老年人的地方多得很啊。”他去見韓獻子,獻子說:“懂得謹慎警誡萬事,這才叫成人了。成人的關鍵在于一開始就要親近善人。善人再向你推薦善人,那么,不善的人就無法到你身邊了;一開始就親近不善的人,不善的人又引進不善的人,那么,善人也就無法到你身邊了。這就好像草木的生長一樣,各自以其同類聚在一起。人戴上成人冠冕,就如同宮室有了墻屋,只能掃除污穢而保持清潔罷了,其他還有什么可增益的呢?”他去拜見智武子,武子說:“你好好努力吧!作為趙成子、宣子的后代,長大了還在做大夫,這不是恥辱嗎!成子的文才,宣子的忠心,難道可以忘懷嗎!成子通曉前代的典章,依靠這些去輔佐文公,精通法令而始終執行德政,這能說不是精通文辭嗎!宣子在襄公、靈公時盡心諫諍,由于強諫而被靈公所憎恨,卻還是不惜冒死進諫,這能不說他是忠嗎!你好好努力吧,有宣子的忠心,同時再加上成子的文德,事奉君王就一定能成功。”他去拜見苦成叔子郤犨,叔子說:“年少而當官的人很多,我容留你后怎么安排呢?”他去拜見溫季子郤至,季子說:“你有什么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可以退而求其次。”趙文子去拜見張老,把各位卿大夫的話告訴了他。張孟說:“好啊,聽從欒伯的話,可以使自己不斷進步;聽范叔的教誨,可以恢宏自己的德行;聽韓獻子的告誡,有助于你成就事業。條件都具備了,能否做到就要看你自己的志向了。至于三郤的話,那是使人喪氣的言論,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呢?智子的話說得對呀,是先人的恩澤庇護并如雨露一樣滋潤著你啊。”
上一篇:《趙文子為室張老謂應從禮》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趙文子稱賢隨武子》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