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南詞敘錄》
明徐渭著,戲曲理論專著,也是我國第一部關于南戲的理論批評專著。徐渭的戲曲理論是針對當時戲曲藝術的創作實踐,有感而發的。在戲曲文學的對立斗爭中,《南詞敘錄》站在進步的立場上,提倡戲曲要感發人心,順口可歌;重視南戲,提倡“本色”;反對墨守成規、模擬因襲和競趨格調的形式主義。在這一點上說,《南詞敘錄》不惟在當時,就是對以后如湯顯祖和公安派袁宏道等人的戲曲理論和文學理論都有其深刻的影響。
《南詞敘錄》的內容包括對宋元南戲的源流、發展的論述,對南戲的聲律、角色、術語等的考證,對南戲藝術的作家及其作品的評論。另外還附有宋、元、明各代南戲藝術作品的目錄等等。本書有許多精辟見解。
首先,作者提出“惟南戲無人選集,亦無表其名目者”,對當時封建士大夫輕視和鄙薄南戲藝術創作的錯誤傾向提出了尖銳的批駁;積極倡導有生命力的南戲,為其張目辯護。徐渭著《南詞敘錄》,本身就是打破傳統觀念,重視源于民間的南戲藝術的獨特審美價值。其次,本書對明代南戲創作中過于追求聲律和形式的“文而晦”傾向,以及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追求華麗辭藻和生僻典故、大量運用四六駢體語言的弊端作了有力的批判,以期解救
“南戲之厄”。再次, 《南詞敘錄》反對駢儷、提倡“本色”,認為南戲“有高處,句句是本色語,無今人時文氣”,提出南戲創作應當“順口而歌”,講究音律的質樸自然,應當保持藝術創作的真實性,極力反對模擬之風。本書要求通俗易懂, “家常自然”,注重向民間學習,創作出生動鮮活的語言,更好地發揮戲曲藝術“感人”的審美效果。這在當時代表了戲曲語言革新的進步傾向,具有積極的意義。
另外,徐渭還反對當時限制南戲創作的南九宮曲譜。提出遵守音律但又不要拘泥于音律,力主獨創反對因襲,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戲曲作品來。書中對一些作家和作品也作出了中肯的評價和具體的分析,如對于《琵琶記》這部作品的分析就有不少獨到之處。徐渭的戲曲理論針砭時弊,力求革新,不僅對當時的模擬因襲之風是一個強勁的沖擊,而且感召了后來的戲曲理論家沿著健康的道路進一步探索,促進了我國古代戲曲藝術的創作,具有重大的歷、史貢獻。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十九世紀文學主潮》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唐音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