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狀元八十二歲
梁狀元八十二歲
【原文】
陳正敏《遁齋閑覽》:“梁灝[1]八十二歲,雍熙二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白首窮經,少伏生之八歲;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終秘書監[2],卒年九十余。”此語既著,士大夫亦以為口實。予以國史考之,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3],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館,卒年三十三。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途夭謝。”又云:“梁之秀穎,中道而摧。”明白如此,逅齋之妄不待攻也。
【注釋】
[1]梁灝:(963—1004)字太素,北宋鄆州須城(今東平州城)人,出身宦家。少年喪父。曾從學于王禹恬,初考進士,未中。雍熙二年(985),考取狀元,任大名府觀察推官,時年23歲。灝有吏才,每上朝進奏,辭辯明敏,對答如流,真宗甚為嘉賞。群臣奏章,多讓灝參議。景德元年(1004),任開封知府。同年6月,暴病卒,時年42歲。著有文集十五卷。[2]秘書監:掌管國家圖書典籍的職官。[3]甲科:進士科。
【譯文】
陳正敏在《遁齋閑覽》一書中寫道:“梁灝在八十二歲那年,就是宋太宗雍熙二年考取了狀元。他在給皇上的謝表中說:‘滿頭白發還在努力學習經典,比秦漢時期的伏生只小八歲,等到了能夠當官的時候,比姜太公還大了兩年。’后來官至秘書監,去世時已經九十多歲。”這些話記載書中,士大夫們也認為這就是真的。我查看了本朝的歷史記載,才得知,梁灝字太素,雍熙二年參加殿試,獲得了甲科,真宗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的官銜擔任開封府知府,因暴病而亡,終年四十二歲。他的兒子梁固也考中進士甲科,在直史館擔任職務。終年三十三歲。又有人說:“梁灝正當朝廷重用的時候,中途不幸去世。”還有人說:“梁灝聰穎敏捷,中年早逝。”以上這些說法,再清楚不過了,《遁齋閑覽》的荒謬記載不攻自破了。
【評析】
本篇文章寫的是洪邁對梁灝在八十二歲考取了狀元這一件事進行考證分析之事。《遁齋閑覽》一書記載梁灝在八十二歲考取了狀元,九十歲時官至秘書監去世。士大夫們也信以為真。但是洪邁考察后得知,這件事是錯誤的。歷史記載梁灝四十二歲暴病身亡,還有記載說梁灝中途不幸去世。這都與《遁齋閑覽》記載相矛盾,從而否定了《遁齋閑覽》中對這件事的記載。像以上這樣將虛假之事記載到書籍中現象不在少數,我們應對此給予否定。
上一篇:《容齋隨筆·杯水救車薪》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次山謝表》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