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褒
【原文】:
匡機
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余深愍(mìn)兮慘怛(dá),愿一列兮無從。乘日月兮上征,顧游心兮鄗(hào)豐。彌覽兮九隅,彷徨兮蘭宮。芷閭兮藥房,奮搖兮眾芳。菌閣兮蕙樓,觀道兮縱橫。寶金兮委積,美玉兮盈堂。佳水兮潺湲,揚流兮洋洋。蓍蔡(shì cài)兮踴躍,孔鶴兮回翔。撫檻兮遠望,念君兮不忘。怫郁兮莫陳,永懷兮內傷。
通路
天門兮地戶,孰由兮賢者?無正兮溷(hùn)廁,懷德兮何睹?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痛鳳兮遠逝,畜(yān)兮近處。鯨鱏(xún)兮幽潛。從蝦兮游陼(zhǔ)。乘虬(qiú)兮登陽,載象兮上行。朝發兮蔥嶺,夕至兮明光。北飲兮飛泉,南采兮芝英。宣游兮列宿,順極兮彷徉。紅采兮骍(xīng)衣,翠縹兮為裳。舒佩兮綝
(línlì),竦余劍兮干將。騰蛇兮后從,飛駏(jù)兮步旁。微觀兮玄圃,覽察兮瑤光。啟匱(kuì)兮探
(cè),悲命兮相當。紉蕙兮永辭,將離兮所思。浮云兮容與,道(dǎo)余兮何之?遠望兮仟眠,聞雷兮闐闐(tián)。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危俊
林不容兮鳴蜩,余何留兮中州?陶嘉月兮總駕,搴玉英兮自修。結榮茝(chǎi)兮逶逝,將去烝(zhēng)兮遠游。徑岱土兮魏闕,歷九曲兮牽牛。聊假日兮相佯,遺光耀(yào)兮周流。望太一兮淹息,紆(yū)余轡兮自休。晞(xī)白日兮皎皎,彌遠路兮悠悠。顧列孛(bèi)兮縹縹,觀幽云兮陳浮。鉅寶遷兮砏(pīnyīn),雉咸雊(gòu)兮相求。泱(yāng)莽莽兮究志,懼吾心兮
(chóu)。步余馬兮飛柱,覽可與兮匹儔。卒莫有兮纖介,永余思兮怞怞(yóu)。
昭世
世溷兮冥昏,違君兮歸真。乘龍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襲英衣兮緹(tí)(xí),披華裳兮芬芳。登羊角兮扶輿,浮云漠兮自娛。握神精兮雍容,與神人兮相胥。流星墜兮成雨,進瞵(lín)盼兮上丘墟。覽舊邦兮滃(wěng)郁,余安能兮久居!志懷逝兮心
栗(liúlì),紆余轡兮躊躇。聞素女兮微歌,聽王后兮吹竽。魂凄愴(chuàng)兮感哀,腸回回兮盤紆。撫余佩兮繽紛,高太息兮自憐。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開門。馳六蛟兮上征,竦余駕兮入冥。歷九州兮索合,誰可與兮終生?忽反顧兮西囿,睹軫丘兮崎傾。橫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靈。
尊嘉
季春兮陽陽,列草兮成行。余悲兮蘭生,委積兮從橫。江離兮遺捐,辛夷兮擠臧(cáng)。伊思兮往古,亦多兮遭殃。伍胥兮浮江,屈子兮沈湘。運余兮念茲,心內兮懷傷。望淮兮沛沛,濱流兮則逝。榜(bàng)舫兮下流,東注兮磕磕(kē)。蛟龍兮導引,文魚兮上瀨。抽蒲兮陳坐,援芙蕖(qú)兮為蓋。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云旗兮電騖,倏(shū)忽兮容裔。河伯兮開門,迎余兮歡欣。顧念兮舊都,懷恨兮艱難。竊哀兮浮萍,泛淫兮無根。
蓄英
秋風兮蕭蕭,舒芳兮振條。微霜兮盻(xì)眇,疾妖兮鳴蜩。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溪兮滃郁,熊羆兮響嗥(xǔ háo)。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余兮袿(guī)衣,騎霓兮南上。乘云兮回回,亹亹(wěi)兮自強。將息兮蘭皋,失志兮悠悠。蒶蘊(fén yùn)兮霉黧(méilí),思君兮無聊。身去兮意存,愴恨兮懷愁。
思忠
登九靈兮游神,靜女歌兮微晨。悲皇丘兮積葛,眾體錯兮交紛。貞枝柳兮枯槁,枉車登兮慶云。感余志兮慘栗,心愴愴兮自憐。駕玄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xiù)兮建旄,揚氣氛兮為旌。歷廣漠兮馳騖,覽中國兮冥冥。玄武步兮水毋,與吾期兮南榮。登華蓋兮乘陽,聊逍遙兮播光。抽庫婁兮酌醴(lǐ),援(bó)瓜兮接糧。畢休息兮遠逝,發玉軔兮西行。惟時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寤辟摽(piáo)兮永思,心怫郁兮內傷。
陶壅
覽杳杳兮世惟,余惆悵兮何歸?傷時俗兮溷亂,將奮翼兮高飛。駕八龍兮連蜷,建虹旌兮威夷。觀中宇兮浩浩,紛翼翼兮上躋。浮溺水兮舒光,淹低回兮京沶(chí)。屯余車兮索友,覩皇公兮問師。道莫貴兮歸真,羨余術兮可夷。吾乃逝兮南娭(xī),道幽路兮九疑。越炎火兮萬里,過萬首兮嶷嶷(nì)。濟江海兮蟬蛻,絕北梁兮永辭。浮云郁兮晝昏,霾(mái)土忽兮塺塺(méi),息陽城兮廣夏,衰色罔兮中怠。意曉陽兮燎寤,乃自(zhěn)兮在茲。思堯舜兮襲興,幸皋繇(gāoyáo)兮獲謀。悲九州兮靡君,撫軾嘆兮作詩。
株昭
悲哉吁嗟兮,內心切磋。款冬而生兮,凋彼葉柯。瓦礫(lì)進寶兮,捐棄隨和。鉛刀厲御兮,頓棄太阿。驥垂兩耳兮,中坂(bǎn)蹉跎(cuōtuó)。蹇驢服駕兮,無用日多。修潔處幽兮,貴寵沙(suō)劘(mó)。鳳皇不翔兮,鶉飛揚。乘虹驂霓兮,載云變化。鷦
(jiāomíng)開路兮,后屬青蛇。步驟桂林兮,超驤(xiāng)卷阿。丘陵翔舞兮,溪谷悲歌。神章靈篇兮,赴曲相和。余私娛茲兮,孰哉復加。還顧世俗兮,壞敗罔羅。卷佩將逝兮,涕流滂沲。
亂曰:皇門開兮照下土,株穢除兮蘭芷睹。四佞放兮后得禹,圣舜攝兮昭堯緒,孰能若兮愿為輔。
【譯文】:
匡機
周轉求君啊卻不合,忍受委屈啊受困窮。深懷憂傷啊心悲哀,想陳述衷情啊路不通。駕上日月啊上征程,心中懷念啊鄗和豐。我遍觀啊九州大地,遨游到啊天上蘭宮。香芷的屋啊白芷的房,萬紫千紅啊爭相開放。薰草亭閣啊蕙草樓,樓臺道路啊交錯相望。寶貴的黃金啊到處堆積,美麗的玉石啊滿布庭堂。桂花香水啊潺潺流動,波濤揚起啊浩浩蕩蕩。千年神龜啊來回爬動,孔雀白鶴啊自由飛翔。我手扶欄桿啊登高望遠,心中不忘啊懷念君王。滿腔憂憤啊無法傾訴,長久思念啊我心中悲傷。
通路
天有門啊地有戶,哪道門啊是通向賢人的路。好壞混雜啊正邪不分,我內藏美德啊誰能看清楚。和衣而睡啊真悲痛,心中的話啊向誰吐。可悲那鳳凰啊遠遠離去,卻畜養燕雀啊親密相處。鯨魚鱘魚啊都深藏到水底,只有蝦蟆啊卻游于江渚。我乘著虬龍啊飛升上天,駕著神象啊登上征途。清晨啊從蔥嶺出發,晚上啊到丹巒山住宿。往北去啊喝飛流泉水,往南走啊采靈芝花香。群星列宿啊都游遍,順著北極啊自在游逛。彩虹的紅色啊做上衣,淡青的云朵啊做下裳。衣帶舒緩啊響玉佩,寶劍干將啊握手上。乘霧的騰蛇啊做后衛,飛奔的駏虛啊隨身旁。暗中觀看啊上帝的玄圃,全面觀察啊北斗的瑤光。打開寶匣啊取出蓍草,可悲的命運啊和卦兆相當。我結蕙草為誓啊永遠辭別,即將離開啊所思念的君王。駕著浮云啊緩緩而去,白云載我啊奔向何方?遙望故鄉啊昏暗不明,聽得雷聲啊轟轟作響。深深的憂慮啊震撼著我,惆悵失意啊獨自悲傷。
危俊
鳴叫的蟬啊林中不能容納,在國中啊我又怎能停留?趁著吉日啊備好車馬,采摘美玉的精華啊努力自修。連結好香芷啊我要出發,將離開君王啊去遠游。經過泰山啊到朝廷,通過九天啊訪牽牛。暫借閑暇啊來逍遙,留下光輝啊照四周。仰望太一啊停住車,放松馬韁啊暫停留。皎皎白日啊清晨升起,遙遠的路途啊沒有盡頭。回顧彗星啊縹緲不定,看深山云霧啊彌漫沉浮。太歲星遷移啊轟轟作響,野雞鳴叫啊尋求配偶。胸襟浩渺啊無邊無際,心中害怕啊又添憂愁。讓我的馬兒啊在飛柱山漫步,看看誰人啊能做我的朋友。終于沒有啊忠直之士,我長思長想啊無限憂愁。
昭世
世道混濁啊一片黑暗,我離開君王啊要回復本性。駕著飛龍啊屈曲蜿蜒,回旋翱翔啊向高空飛升。鮮艷的上衣啊赤色的鑲邊,華麗的下裙啊散發芳香。順著旋風啊盤旋上升,浮云淡淡啊自樂自賞。神情自若啊從容不迫,與神仙一起啊互助互幫。流星隕落啊猶如下雨,我登上荒丘啊向前瞻望。眼見故國啊云煙彌漫,我怎能久留啊這個地方。想要離去啊我內心傷悲,放慢馬韁啊我猶豫彷徨。聽到素女啊歌聲婉轉,王后吹竽啊樂聲悠揚。精神憂傷啊深感悲痛,心中煩亂啊紆曲愁腸。雙手撫摸啊眾多的玉佩,深深嘆息啊自憐自傷。使祝融啊做先行,命昭明啊開門相迎。駕六龍啊奔馳上路,乘著車啊踏上征程。周游天下啊尋求伴侶,誰可與我啊相伴終生。忽然回頭啊看見西囿,只見山丘啊崎嶇縱橫。滿眶眼淚啊橫淌豎流,悲痛君王啊失去靈性。
尊嘉
陽春三月啊風和日麗,百草青青啊鋪列整齊。蘭草的生長啊令人悲哀,橫七豎八啊雜亂堆積。江離草啊被遺棄拋掉,辛夷草啊被排擠隱藏。想到啊古時賢人,也多是啊遭受禍殃。伍子胥啊被投尸江中,那屈原啊也自沉湘江。轉念想到啊這種情形,內心痛苦啊無限悲傷。眼望淮水啊波浪滾滾,站在水濱啊想順流而往。駕著小船啊順水而下,東流入海啊濤聲轟響。蛟龍在前啊為我領路,飛魚助我啊越過急浪。鋪上蒲草啊用做坐席,采來荷花啊蓋在船上。波浪翻滾啊旌旗晃動,再將蔡草啊鋪滿船艙。云旗前進啊風馳電掣,船行迅速啊時起時伏。水神河伯啊敞開大門,熱情迎我啊歡欣鼓舞。心中懷念啊故鄉舊國,回去艱難啊使我懷恨。令人悲哀啊猶如浮萍,隨水飄動啊無處生根。
蓄英
秋風吹起啊呼呼作響,花草樹木啊葉動枝搖。薄薄的秋霜啊已經降臨,秋蟬病死啊不再鳴叫。南歸的燕子啊就要離去,在靈丘山上啊飛翔盤繞。眼望山谷啊云煙彌漫,耳聽熊羆啊吼叫咆嘯。唐堯虞舜啊不復存在,我又何苦啊久留世上。前望大江啊無邊無際,回看山林啊一片迷茫。整理好啊我的衣裳,騎上彩虹啊去到南方。乘上云氣啊紆回盤旋,勤勉不倦啊努力自強。蘭草的水邊啊是休息之處,壯志難酬啊我永遠悲傷。愁思郁結啊我面目黑瘦,想念君王啊我憂思難當。離別故國啊我情牽意連,滿懷憂愁啊無限悲傷。
思忠
登上九天啊去暢游,清晨傳來啊神女的歌。可悲神丘啊積葛草,枝繁葉茂啊相交錯。正枝受壓啊變枯槁,以曲為貴啊裝滿車。想到這些啊我心悲痛,獨自哀憐啊辛酸多。駕著飛龍啊往北走,道路直奔啊蔥嶺去。連接五星啊做旗旄,揚起飛霧啊做大旗。廣漠原野啊游歷遍,只見國中啊都昏暗。玄武水母啊緊跟隨,共同約定啊去南邊。登上華蓋啊乘陽氣,暫且逍遙放光芒。提起庫婁啊酌酒漿,拿起瓜啊接食糧。休息完畢啊再遠行,出發向西啊把路上。想到世俗啊嫉恨忠正,不可久留啊此地方。醒來撫胸啊長思念,憂思郁結啊心哀傷。
陶壅
眼看世道啊太昏暗,我惆悵失意啊何處歸?世俗混濁啊真傷心,我奮翅而起啊要高飛。駕著八龍啊屈曲蜿蜒,彩虹為旗啊隨風招展。觀看大地啊廣闊無際,行列整齊啊我登上青天。渡過弱水啊我胸懷敞亮,徘徊暫留啊在高洲上。停下車駕啊我找朋友,問師求教啊我見上皇。高貴的大道啊是回歸本性,他贊美我的方式啊真可喜。我于是遠行啊去南方,路過幽遠深山啊到九疑。萬里炎熱啊都經過,萬千險島啊在海域。渡過江海啊我得解脫,穿過北橋啊我永遠別離。浮云堆積啊白晝昏昏,大風翻卷啊飛沙揚起。陽城大廈啊我停下,身心勞累啊且休息。心中透明啊我眼睛亮,自省自察啊在此地。想到堯舜啊相繼興盛,希望皋陶啊共同商議。悲痛天下啊無賢君,扶車作詩啊長嘆息。
株昭
唉呀我悲傷啊,心中難過。生長在嚴冬啊,枝葉凋落。破磚爛瓦當寶貝啊,卻拋掉隋侯與卞和。以鉛刀為快而進用啊,卻遺棄寶劍太阿。千里馬垂下兩只耳啊,失足跌倒在山坡,套上跛驢去拉車啊,上路的日子不能多。清廉之士受壓抑啊,小人貴寵把高官做。鳳凰難翱翔啊,鵪鶉燕雀卻飛揚。我乘虹駕霓將遠行啊,車裝變化五彩云。鳳凰引路在前面啊,青蛇護衛后面跟。時慢時快在桂樹林中走啊,騰越奔馳過險峻。丘陵飛翔又起舞啊,深谷唱起動人的歌。神靈譜寫美妙曲啊,彈琴鼓瑟來應和。我愛以此來自娛啊,什么能比這更歡樂。回顧人間世俗事啊,道德敗壞如網羅。收拾行裝將遠去啊,顧念君國淚水多。
亂曰:天門大開啊照臨萬方,邪惡消除啊才見蘭花芷草散芳香。四兇放逐啊才能得到禹,舜帝執政啊堯的事業才興旺。誰能像堯舜啊就是我愿輔助的君王。
【評介】:
這篇賦選自洪興祖《楚辭補注》,作者為西漢時的王褒。王逸《楚辭章句》說:“褒讀屈原之文,嘉其溫雅,藻采敷衍,執握金玉,委之污瀆,遭世溷濁,莫之能識。追而愍之,故作《九懷》,以裨其詞。”又說:“懷者,思也,言屈原雖見放逐,猶思念其君,憂國傾危而不能忘也。”這是一篇騷體抒情賦,以代言體第一人稱形式出現,不僅代屈原抒發不見容于君,不受知于俗的悲嘆,而且也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自己遠大的抱負和不得志的憤懣不平之情。
作品是模擬屈原作品并以屈原第一人稱的形式寫的。
首先,作品直接抒發了屈原對楚懷王昏聵不能用賢的怨憤和自己眷念君王,忠君愛國之情。“極運兮不中,來將屈兮困窮。余深愍兮慘怛,愿一列兮無從。”作品一開始,就是屈原提出自己本想極力盡忠于懷王,但是卻由于不合于君而被疏遠,遭受困窮。自己滿腔幽怨之情,本想向君王傾訴,但是,卻無路可達君聽。作品中,屈原反復傾吐了他無法接近君王,無法向君王傾訴忠心的內心痛苦:“天門兮地戶,孰由兮賢者?無正兮溷廁,懷德兮何睹?假寐兮愍斯,誰可與兮寤語?”盡管天地無窮廣闊,但他卻窮困得無路可走,君王不理解他,不信任他。于是他不得不發出“林不容兮鳴蜩,余何留兮中州?”“唐虞兮不存,何故兮久留?”的憤激的呼喊,不得不想到要“違君兮歸真”、“將去烝兮遠游”而離開君王、離開故國。但是,由于對君國的無限忠心、無限熱愛,他又何嘗能夠遠離呢?因此,他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有無限的怨憤,而下定決心要“紉蕙兮永辭,將離兮所思”。而另一方面則又表現為一步三回頭,“睠顧楚國,系心懷王”,在他將要離開故都、離開君王時,卻又是那樣地“撫檻兮遠望,念君兮不忘。怫郁兮莫陳,永懷兮內傷”,還在戀戀不舍地思念著君王;“顧念兮舊都,懷恨兮艱難”,還在眷念著故國。他雖然已離開了朝廷,遠離了楚王,但仍然是“身去兮意存”,情牽意連。“愴恨懷愁”,把自己離開故都、離開君王視之為成了無根的浮萍,因而“橫垂涕兮泫流”,“涕流滂沲”,甚至直到最后,他仍然是把滿懷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而“冀君之一寤,俗之一改”,希望君王有一天能像堯舜先圣那樣“除株穢”、“放四兇”,而自己則“愿為輔”,而回故都、興楚國。賦中一再反復地描述、刻畫了屈原那種內心的矛盾斗爭,往復回環地揭示了屈原的痛苦的心靈,從而使屈原的忠君愛國之情得到了充分的抒發,深刻的表現。
其次,本賦繼承了屈原作品深于比興和象征的表現手法,借以充分表現屈原崇高峻潔的人格和他對理想的執著的追求。作品用蘭草的“委積縱橫”、“江離遺捐”、“辛夷擠臧”來寫忠臣賢士的不幸遭遇;用“痛鳳兮遠逝,畜兮近處。鯨鱏兮幽潛,從蝦兮游渚”來寫楚王的去賢用佞;用“瓦礫進寶兮,捐棄隨和。鉛刀進御兮,頓棄太阿。驥垂兩耳兮,中坂蹉跎。蹇驢服駕兮,無用日多”來寫世道的混濁,邪正不辨。用“秋風蕭蕭”、“微霜盻眇”、“谿谷滃郁”、“病夭鳴蜩”、“玄鳥辭歸”、“熊羆呴嗥”來烘托楚國當時君庸臣奸,國家危亡的政治形勢;用“結茝”“紉蕙”、“北飲飛泉”、“南采芝英”以虹霓的彩色為衣,用淡淡的青云為裳來表現屈子崇高的人格;用乘龍駕鳳、入天宮、游列宿,尋友求合,來表現屈子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楚辭》屈宋作品中比興象征的表現手法,在本賦中得到了充分的繼承和成功地運用,并因此使作品中屈原的形象得到了比較充分地表現。
表現為理想和現實的沖突的浪漫主義是《楚辭》特別是屈原作品的重要特色,這一點在王褒所作的這篇賦中也有突出的體現。昏庸的楚王、混濁的時俗、奸佞的讒毀和屈原的忠君愛國及其政治理想之間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由于屈原的反傳統和批判現實的精神,因此在他的政治主張和美好理想不能容于現實、不能實現時,只能訴諸于幻想的形式。和屈原的《離騷》、《涉江》等篇章一樣,作者在本賦中寫屈原,也主要采取了浪漫主義的幻想形式。作品中的屈子,以世俗為混濁,“世溷兮冥昏”,“無正兮溷廁”,因而“傷時俗兮溷亂,將奮翼兮高飛”,決心離開這污濁的世界,在幻想中去追求自己崇高理想的實現。于是賦中的屈子“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乘龍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登羊角兮扶輿,浮云漠兮自娛”,他乘龍駕鳳,以騰蛇從后、飛駏步旁、朝發蔥嶺,夕至明光。上登九天,游列宿,繞北斗,觀玄圃,覽瑤光,與“神人相胥”;下覽九州,“徑岱土”,“浮溺水”“道九疑”、“濟江海”、“絕北梁”,去尋找那“可與兮終生”的伴侶。作品中的九個短篇,篇篇都是在寫屈子登九天、游九州的幻想境界,從而顯示出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最后,值得提及的是本賦的文體形式。標題中“九懷”的懷,已如王逸解題所說,是“思”的意思,它表明的是屈原被放逐之后,仍然在思念君王,憂君憂國。是體現作品的主題所在的。而“九”的含義呢,顯然是取之于屈原作品的《九歌》、《九章》、甚至宋玉《九辯》中的九,而又借鑒于枚乘《七發》、東方朔《七諫》對“七體”的創造,可能是要有意識地創造漢賦的另一種體裁形式“九體”吧!盡管他基本上模擬屈原作品,主要限于對騷體形式的繼承,創新不如枚乘的《七發》,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但是,相對于《九章》、《九歌》來說,單篇篇幅縮短,以“亂臼”總全篇,以一個主題統帥全賦,也有一定程度的創造和發展,可以視為漢代騷體賦的又一種體裁形式。自王褒《九懷》以后,劉向作《九嘆》、王逸作《九思》、陸機作《九愍》,曹植有《九愁賦》,都是《九懷》體裁形式的繼承和發展。盡管王褒開創的這一形式無法和漢賦的其他幾種體裁等量齊觀,但也表明其也應有一席地位。
上一篇:曹植《九華扇賦并序》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荀況《云》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