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玉
【原文】: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zú)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王曰:“朝云始出,狀若何也?”玉對曰:“其始出也,(duì)兮若松樹(shí);其少進也,晣兮若姣姬,揚袂障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駕駟馬,建羽旗;湫兮如風(fēng),凄兮如雨;風(fēng)止雨霽,云無處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顯矣,臨望遠矣;廣矣普矣,萬物祖矣。上屬于天,下見于淵,珍怪奇?zhèn)ィ豢煞Q論。”王曰:“試為寡人賦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體兮,殊無物類之可儀比。巫山赫其無疇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巖而下望兮,臨大坻(dǐ)之蓄水。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谷之俱集。濞(pì)洶洶其無聲兮,潰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yì)兮,蓊湛湛而弗止。長風(fēng)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卻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礫磥磥而相摩兮,震天之磕磕(kē)。巨石溺溺之瀺灂(chán zhuó)兮,沫潼潼而高厲。水澹澹(dàn dàn)而盤紆兮,洪波淫淫之溶
。奔揚踴而相擊兮,云興聲之霈霈。猛獸驚而跳駭兮,妄奔走而馳邁。虎豹犲兕,失氣恐喙;雕鶚(è)鷹鷂,飛揚伏竄;股戰(zhàn)脅息,安敢妄摯?于是水蟲盡暴(pù),乘渚之陽;黿鼉(yuán tuó)鳣鮪(zhān wěi),交積縱橫;振鱗奮翼,蜲蜲蜿蜿。
中阪(bǎn)遙望,玄木冬榮;煌煌熒熒,奪人目精。爛兮若列星,曾不可殫(dān)形。榛林郁盛,葩華覆蓋;雙椅垂房,糾枝還會。徙靡澹淡,隨波暗藹;東西施翼,猗狔豐沛。綠葉紫裹,丹莖白蒂;纖條悲鳴,聲似竽籟。清濁相和,五變四會;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長吏隳(huī)官,賢士失志;愁思無已,嘆息垂淚。
登高遠望,使人心瘁;盤岸岏(cuán wán),裖(zhèn)陳硙硙(wéi)。磐石險峻,傾崎(qí)崖隤(tuí);巖嶇參差,從橫相追。陬互橫
(wǔ),背穴偃跖;交加累積,重疊增益;狀若砥柱,在巫山下。仰視山顛,肅何千千,炫耀虹霓。俯視崢嶸(zhēng róng),奎寥(qiāo liáo)窈冥;不見其底,虛聞松聲。傾岸洋洋,立而熊經(jīng);久而不去,足盡汗出。悠悠忽忽,怊悵(chāo chàng)自失,使人心動,無故自恐,賁育之?dāng)啵荒転橛隆W?cù)愕異物,不知所出;縰縰(xǐ)莘莘(xīn),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狀似走獸,或像飛禽;譎詭(jué gǔi)奇?zhèn)ィ豢删筷悺?/p>
上至觀側(cè),地蓋(zhǐ)平;箕踵漫衍,芳草羅生。秋蘭茝(zhǐ)蕙,江離載菁;青荃射干,揭車苞并;薄草靡靡,聯(lián)延夭夭,越香掩掩。眾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鳴相號。王睢鸝黃,正冥楚鳩;姊歸思婦,垂雞高巢,其鳴喈喈。當(dāng)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有方之士,羨門高谿(qī);上成郁林,公樂聚榖。進純犧,禱璇室,醮(jiào)諸神,禮太一。傳祝已具,言辭已畢。王乃乘玉輿,駟倉螭,垂旒旌,旆合諧。紬大絃而雅聲流,冽風(fēng)過而增悲哀。于是調(diào)謳令人淋悷慘凄,脅息增欷。
于是乃縱獵者,基趾如星;傳言羽獵,銜枚無聲;弓弩不發(fā),罘(fú)罕不傾。涉漭漭,馳蘋蘋。飛鳥未及起,走獸未及發(fā);何節(jié)奄忽,蹄足灑血。舉功先得,獲車已實。王將欲往見,必先齋戒。差時擇日,簡輿玄服;建云旆,霓為旌,翠為蓋。風(fēng)起雨止,千里而逝。蓋發(fā)蒙,往自會。思萬方,憂國害;開賢圣,輔不逮。九竅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歲。
【譯文】:
從前楚襄王與宋玉在云夢澤邊的高臺游覽。遠遠看見高唐華麗的樓臺,那上面單獨有云氣升起,像高峻的山峰一樣直插云天,很快又改變了形狀,極短暫的時間內(nèi),便有無窮無盡的變化。襄王問宋玉說:“這是什么氣啊?”宋玉回答說:“這就是所說的朝云啊。”王問:“為什么稱作朝云?”宋玉說:“從前先逝的君王曾經(jīng)游覽高唐,因為疲倦大白天躺下睡覺,夢中見到一位婦人,對他說:‘我是巫山的神女,是高唐的來賓。聽說大王游高唐,愿向您進枕席之歡。’大王于是寵愛她。離別時告辭說:‘我住在巫山的南坡,高山險阻之處;早晨是云霞一片,晚上是施雨的彩云。早早晚晚,我就在巫山南坡的高臺之下。’大王每天早晨觀察那彩云,和神女說的一樣。所以為她立廟,稱作朝云。”襄王問:“朝云剛剛出來的時候,形狀怎么樣呢?”宋玉回答說:“它剛升起的時候,像豎直的松林一樣繁茂;稍稍過了一段時間,又像姣好的美人一樣光彩艷麗,舉起衣袖遮蔽太陽遠望思念的情人;突然之間那云氣改變了模樣,好像駕起四馬戰(zhàn)車,豎起五色鳥羽裝飾的旗幟向前急馳;風(fēng)涼雨凄頃刻大作;當(dāng)風(fēng)停雨止天宇晴朗時,云氣便無影無蹤。”襄王問:“我現(xiàn)在可以去那里游覽嗎?”宋玉回答說:“可以。”襄王又問:“那里的情形如何呢?”宋玉說:“高峻突出,居高臨下視野寬廣;寬闊普遍,萬物始生于此。上接青天,下見深淵,珍貴怪異奇特雄偉,無法找到合適的語言論說。”襄王說:“那就請你嘗試著為我談?wù)劯咛瓢伞!彼斡襁B連回答:“是是。”
高唐之概貌,沒有任何異于尋常的物類可以同它相比。巫山顯赫無法估量,登山的道路交互曲折橫斜而上。登上高峻的山巖向下望,俯視山坡上巨大蓄水池。正逢雨后初晴,無數(shù)山谷中的流水一起匯聚到巫山之下。山洪暴至,水波翻騰淹沒了其它聲音,水流縱橫交錯,河谷盈滿而流速平穩(wěn),全部灌注于此。大水涌流,廣遠無邊,橫溢無阻;洪波匯聚,水深無底,永不靜止。驟風(fēng)吹來,波濤洶涌,浪濤好似附著山梁的田壟。驚濤拍岸相互撞擊,水口狹窄處,水流不暢,卷回的浪花又交溶在上流的水中。怒濤相聚聳立高大,遠遠望去猶如海邊的大山漂浮在海上。水急石流自相摩礪,發(fā)出震天動地的聲音,巨大的山石在水中時隱時現(xiàn),浪花涌起,飛揚四濺。水波搖蕩盤旋紆回,巨大的波濤滾動著流向遠方。大水奔揚涌起相互撞擊,其狀若行云,聲音霈霈然震耳欲聾。猛獸驚慌地跳起,狂奔亂跑疾馳向前。虎豹豺兕驚嚇得不敢喘氣不敢啼叫;兇猛善飛的雕鶚鷹鷂,高飛遠走,逃避躲藏;大腿發(fā)抖,收縮氣息,驚恐萬狀,哪里還敢隨便攫取獵物?這時魚鱉蝦蟹十分驚慌,全都爬到岸上,躺在水中沙洲向陽的一面曬太陽,黿鼉鳣鮪縱橫交錯堆積在一起,魚鱗張開魚翅奮起,盤旋扭曲像龍蛇一般。
行至山腰遠望山頂,懸崖峭壁上的樹木冬天開花;繁花絢爛,光彩耀眼。像群星一樣光明,竟然不能用語言描繪出它的千姿百態(tài)。栗樹林郁郁蔥蔥,栗花與葉相間而生;山桐子的果實成雙成對的垂下,枝條向下彎曲而相互交叉。枝條在水波之上輕輕搖擺,綠蔭把水波遮蓋;枝條伸向四方像鳥的翅膀一樣,柔弱低垂而且盛多。綠葉紫實,紅莖白蒂;纖細的枝條在風(fēng)中發(fā)出悲哀的鳴聲,聲音就像竽籟一類管樂器中發(fā)出的聲音。清音和濁音相互配合,五個音階不斷變化與四方之音相交匯;觸動內(nèi)心之情,令人回腸蕩氣。孤兒寡母聽后戰(zhàn)栗心酸,眼淚欲滴。長吏廢棄了官職,賢士喪失了自己的志向;憂愁的思緒難以停止,嘆息流淚。
沿著山坡再登高處,放眼遠望,令人心驚膽戰(zhàn);盤還曲折的江岸,山崖高峻,整齊排列,堅韌牢固。扁而厚的巨石又高又險,山崖好像要傾倒墜下,巖石林立參差不齊,縱橫交錯勢如相互追逐。山角交互側(cè)出橫在前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怪石交互相加,積累堆積,石上疊石更增其高;那形狀就像巫山旁邊從江面突兀而出的砥柱山一樣。仰望山頂,郁郁青蔥,鮮明和暗淡的彩虹照耀其上。俯身向下看又深又陡的山谷,空蕩幽暗,不見谷底,只聽見松濤的聲音。崖岸陡峭勢如即將傾倒,水流浩瀚湍急,站在上面驚恐萬分,就好像狗熊攀樹吊在那里一樣;久久不敢離開,腳心滲出汗珠。精神悠悠忽忽而遠離,迷惑不知所措,感傷失意若有所失;令人膽戰(zhàn)心驚,無緣無故自己慌恐不已。孟賁夏育這樣的決斷之士,面對如此險惡的形勢,也不能顯示他們的勇氣膽識。突然之間又有令人驚愕的怪物跳出,不知從何處而來;來往眾多,神出鬼沒,無法辨識;形狀好像地上奔跑的野獸,又像天上的飛禽,變幻怪誕,奇特雄偉,不能盡述。
登上山頂,來到高唐樓臺的旁邊,地面平坦寬闊;前寬后狹像簸箕一樣,芬芳的花草繞著樓臺而生。秋蘭、茝、蕙、江離等香草鮮花怒放,青荃、射干、揭車等香草叢生茂盛;萋萋芳草相互依偎,連綿不斷,美盛艷麗,同時散發(fā)出撲鼻的香味。百鳥齊鳴,雌雄失其伴侶,相互發(fā)出求偶的悲鳴。王雎、黃鸝、正冥、楚鳩、子歸、思婦、垂雞高高筑巢,它們的鳴聲悅耳動聽。千年萬世逍遙戲游,交替唱和,聲伴水流。方術(shù)之士羨門子高立誓登山,上山成仙的人眾多如林,他們同樂共食快活異常。進獻毛色純一的祭牲,祈禱在玉飾的宮室前,祭祀眾神,最后祈福于天神。由祝傳遞的頌禱之辭已經(jīng)備好,誦讀祝辭的儀式也已完畢。于是先王乘上描金飾玉的王者之車,四條無角青龍駕車,日月之旗的飾物懸垂下方,五色旗幟整齊調(diào)合。彈撥起各種弦樂器,雅正不邪的曲調(diào)從弦上流出。凜冽的寒風(fēng)吹過而倍增人的悲哀。這時伴隨曲調(diào)歌唱,使人凄慘憂傷,吸氣抽咽,悲痛不已。
這時就命令隨先王打獵的士兵縱馬馳騁,在山腳下快如流星。傳下準(zhǔn)備射獵的命令,士兵立刻咬住阻止說話的枚,整個隊伍鴉雀無聲。弓箭引而不發(fā),羅網(wǎng)張而不傾,涉過水勢浩渺的大澤,馳過青青的草地。飛鳥未來得及飛起,猛獸未來得及逃脫,指揮射獵的符節(jié)搖動,那是何等短暫的一剎那,鳥足獸蹄盡染鮮血。百發(fā)百中,獵物已經(jīng)裝滿大車。君王要想前往拜見巫山神女,必須先齋戒沐浴,選擇良辰吉日,乘簡車,著黑服,豎云旗,彩虹做旗幟,翠羽做車蓋。風(fēng)起雨止之時,越過千里的路途前往。到了蒙昧疑惑得到解除的時候,這才能與神女相會。敬請大王:思念天下百姓,憂慮國家的災(zāi)害,廣開圣賢之路選拔人才,以彌補君王考慮問題的不周。九竅通暢,郁滯不通的精氣蕩滌無存,延年增壽千萬歲。
【評介】:
一般地說,騷體賦更接近于楚辭,“騷則長于言幽怨之情”。騷體賦言情述志的特點較突出,新體賦雖也不乏抒情言志之作,但鋪陳夸飾的特點更為鮮明。宋玉是一位騷體賦的作家。他的作品有著由騷體賦向新體賦過渡的特點。《高唐賦》同宋玉的《風(fēng)賦》、《登徒子好色賦》一樣,都是對楚王的勸諫之作。《文選》李善注說:“賦蓋假設(shè)其事,諷諫淫惑也。”縱觀全文,它的諷諫意味極少,它同樣遵循賦的“諷一勸百”的原則,只是在本文的篇末加上了一段勸說之辭:“思萬方,憂國害,開賢圣,輔不逮。”應(yīng)該說,這段勸說之辭與全文是游離的。它不是本文內(nèi)容的自然延伸,而是作者加上的一個“勸說”尾巴。
這篇賦分為序和正文兩部分。序記述了懷王游高唐,與巫山神女共進枕席之歡,因為懷念這位“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神女,故立朝云廟的故事。這一極富浪漫主義的美麗傳說,使巫山為之增容,而巫山、神女則成為千百年來詩人們詠嘆的對象。梁蕭繹曾感嘆巫山的高峻:“巫山高不窮,回出荊門中。”詩人杜甫也曾為巫山云雨所吸引:“斷續(xù)巫山雨,天河此夜新。”白居易則更進一步贊美:“巫山廟花紅似火。”一直到了當(dāng)代,偉大的毛澤東仍然被巫山神女的故事所牽動,借助這個美麗的傳說為全國人民描繪社會主義的建設(shè)藍圖:“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dāng)驚世界殊。”巫山神女的傳說,影響之深遠由此可見一斑。
賦的正文極力鋪寫巫山的壯觀景象,層次分明,各有側(cè)重,著墨不多,卻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巫山景色的奇?zhèn)ソk爛。作者先寫山下之景,次寫山腰之景,再寫山頂之景,自下而上,線索分明。寫山下,重點寫水勢的浩渺,波浪的洶涌,濤聲的巨大。寫山腰,重點寫“榛林郁盛”的繁茂,“玄木冬榮”的壯觀。再往上,作者的著眼點由林木移到山石,著力渲染山巖的陡峭,“巖嶇參差,從橫相追”的險峻,這里的山石呈現(xiàn)出萬馬奔騰般的氣勢。最后寫山頂,“芳草羅生”,“眾雀嗷嗷”。作者的注意力移情于花草和飛鳥。
本文在鋪寫水險、山高、花繁、樹茂時,極盡夸張之能事;與此同時,作者還十分注意比襯手法的運用,用鳥獸或人的自我感受來進一步渲染氣氛,增強了藝術(shù)的感染力。作者寫水險,“奔揚涌而相擊兮,云興聲之霈霈。”然后用鳥獸在浩渺的大水前,“失氣恐喙,飛揚伏竄”與之相呼應(yīng)。寫樹茂,“綠葉紫裹,丹莖白蒂”,“纖條悲鳴,聲似竽籟”。緊接著寫在渺無人跡的原始森林中,“孤子寡婦,寒心酸鼻,長吏隳官,賢士失志”的感受,進一步烘托了那茂密的森林中令人驚駭?shù)臍夥铡懮礁撸皟A岸洋洋,立而熊經(jīng),久而不去,足盡汗出”,夸張地寫出了山的險峻之勢。同時,作者又用英勇果斷的古代勇士賁育,面對此情此景“不可為勇”來加以襯托,進一步印證了山的勢如傾倒之態(tài)。到了山頂,地勢開闊,“薄草靡靡”,“越香掩掩”的場面,令人目不暇接;“眾雀嗷嗷”,“更唱迭和”的鳴囀,使人心曠神怡,作者又用古代的方士“羨門高谿”紛紛前來,以為佐證,作者由山下而山上,鋪寫了巫山的全貌,又用比襯的手法加以渲染,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賦的最后,寫祭祀的虔誠和繁縟,逐獵的緊張和熱烈。這些動態(tài)的描寫,把本文引上了高潮。作者惜墨如金,到此戛然而止,而把莊嚴(yán)的祭祀和歡快的逐獵兩種相反相成的氛圍,久久地留在讀者身邊。
宋玉的這篇賦,一般論者均指出它對曹植《洛神賦》的影響,這無疑是對的。但此賦的影響遠非如此。它寫山水、草木、樓堂、觀閣、射獵、祭祀,均開漢賦的先河,可以說是一篇有深遠影響的名賦,值得特別重視。
上一篇:王粲《馬瑙勒賦》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左思《魏都賦》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