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 沙
《懷沙》,是《九章》中的一篇。本篇寫于屈原投江之前不久,表現(xiàn)了詩人仗節(jié)死義、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此章言己雖放逐,不以窮困易其行。小人蔽賢,群起而攻之。舉世之人,無知我者。思古人而不得見,仗節(jié)死義而已。太史公曰:乃作《懷沙》之賦,遂自投汨羅以死。原所以死,見于此賦,故太史公獨載之。”
【原文】
滔滔孟夏兮 ① ,
草木莽莽 ② 。
傷懷永哀兮 ③ ,
汩徂南土 ④ 。
眴兮杳杳 ⑤ ,
孔靜幽默 ⑥ 。
郁結紆軫兮 ⑦ ,
離慜而長鞠 ⑧ 。
撫情效志兮 ⑨ ,
冤屈而自抑 ⑩ 。
刓方以為圜兮 ,
常度未替 。
易初本迪兮 ,
君子所鄙 。
章畫志墨兮 ,
前圖未改 。
內厚質正兮 ,
【譯文】
孟夏時節(jié)天暖風和啊,
各種草木生長茂盛。
心中悲傷長久哀嘆啊,
行色匆匆我要去往南方。
縱目遠望茫茫一片,
四周沉寂沒有一絲聲響。
內心郁悶悲痛愁苦啊,
痛苦窮困的日子已經那么久長。
摸著良心我檢省自己的志向,
我把滿腹冤屈深埋在心底。
把方形的木頭削成圓形,
日常的法度不能被替換。
如果改變原有的崇高志向啊,
必會遭到正直之人的鄙夷。
要依規(guī)矩繩墨行事啊,
不能更改前人的法理。
為人忠厚正直啊,
大人所盛 。
巧倕不斲兮 ,
孰察其撥正 。
玄文處幽兮 ,
矇瞍謂之不章 。
離婁微睇兮 ,
瞽以為無明 。
變白以為黑兮,
倒上以為下。
鳳凰在笯兮 ,
雞鶩翔舞 。
同糅玉石兮 ,
一概而相量 。
夫惟黨人鄙固兮 ,
羌不知余之所臧 。
任重載盛兮 ,
陷滯而不濟 。
懷瑾握瑜兮 ,
窮不知所示 。
邑犬群吠兮 ,
吠所怪也 。
非俊疑杰兮 ,
固庸態(tài)也 。
文質疏內兮 ,
眾不知余之異采 。
材樸委積兮 ,
莫知余之所有 。
重仁襲義兮 ,
謹厚以為豐 。
重華不可遌兮 ,
孰知余之從容 !
古固有不并兮 ,
豈知其何故 !
湯禹久遠兮,
邈而不可慕 。
懲連改忿兮 ,
抑心而自強 。
離慜而不遷兮 ,
愿志之有像 。
進路北次兮 ,
日昧昧其將暮 。
舒憂娛哀兮 ,
限之以大故 。
亂曰:
浩浩沅湘 ,
分流汩兮 。
修路幽蔽 ,
道遠忽兮 。
懷質抱情 ,
獨無匹兮 。
伯樂既沒 ,
驥焉程兮 。
萬民之生,
各有所錯兮 。
定心廣志 ,
余何畏懼兮!
曾傷爰哀 ,
永嘆喟兮 。
世溷濁莫吾知,
人心不可謂兮 。
知死不可讓 ,
愿勿愛兮 。
明告君子 ,
吾將以為類兮 。
這種美德圣賢贊許。
如果巧匠不去砍削,
沒有人能了解他的手藝。
黑色的花紋放在黑暗之處,
盲人會說它沒有漂亮的地方。
明眼人略看一下,
盲人還以為明眼人和他一樣。
黑白易位啊,
上下顛倒。
鳳凰被關在籠子里,
雞鴨卻得以自由飛翔。
美玉和石頭被放在一起啊,
不管它們的區(qū)別在什么地方。
那些小人卑鄙固執(zhí)啊,
不會懂得我的忠誠高尚。
身負重任啊,
卻被陷在困境中難以有所擔當。
盡管我內心如美玉般純潔高尚啊,
在這困境中卻找不到展示的地方。
村莊的群狗齊吠啊,
就像看到了怪物一樣。
毀謗英雄質疑豪杰,
都是小人一貫的模樣。
我內心有才卻不善言辭啊,
小人怎么能欣賞我與眾不同的風采。
把有用的木材與沒用的混放啊,
誰又能明白我的才能。
我注重仁義沿襲正義啊,
為人忠厚不斷修養(yǎng)自己。
虞舜那樣的君王難再遇啊,
又有誰能理解我的言行。
古來賢臣明主難同世啊,
怎能知道這是什么緣故。
商湯夏禹已成歷史離我們遠去了,
遠到我們不能瞻仰和思慕他們。
憂愁和忿恨都大可不必啊,
我要壓抑內心的愁苦努力自強。
即使遭遇禍殃也癡心不改啊,
我要成為自己心中的榜樣。
沿著道路向北行進啊,
夕陽西下大地一片茫茫。
排解憂愁除去悲傷啊,
最好的辦法就是死亡。
尾聲:
沅水和湘江波浪滾滾啊,
水流湍急各自流淌。
長路漫漫黑暗多障,
前途茫茫不知去向何方。
內心美好又有報國之志啊,
可憐沒人能為我證明。
伯樂既然已經不在,
千里馬又有誰能認定。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注定的命運啊,
上天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安排。
我決心安于忠信之心啊,
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地方!
無限的悲傷和哀怨啊,
使我嘆息不已。
時世渾濁沒有人能理解我啊,
人心深不可測難以言說。
我知道死已無可挽回,
對生命也不再吝惜。
光明磊落的君子啊,
我將和你們在一起。
【注釋】
①滔滔:這里是天氣暖和的意思。
②莽莽:茂盛的樣子。王逸《楚辭章句》指出:“言孟夏四月,純陽用事,煦成萬物,草木之類,莫不莽莽盛茂,自傷不蒙君惠,而獨放棄,曾不若草木也。”
③懷:思。永哀:無限悲哀。永,長。
④汩(gǔ鼓):水流迅速的樣子。徂:往。南土:南方。王逸《楚辭章句》認為:“言己見草木盛長,而己獨汩然放流,往居江南之土,僻遠之處,故心傷而長悲思也。”
⑤眴(shùn順):同“瞬”,看。這里是展望前途的意思。杳杳:深冥,茫茫。
⑥孔:甚。《詩》曰:“亦孔之將。”幽默:幽靜無聲。默默,無聲。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默默,無聲也。言江南山高澤深,視之冥冥,野甚清凈,漠而無人聲。”
⑦郁結:內心郁悶悲苦。紆(yū迂):彎曲、曲折的意思。軫:悲痛。
⑧慜(mǐn敏):同“愍”,憂患。鞠:窮困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鞠,窮也。言己愁思,心中郁結紆屈,而痛身遭疾病,長窮困苦,恐不能自全也。”
⑨撫情:捫心自問的意思。效志:檢查自己的志向。
⑩自抑:克制自己。本句的意思是說雖然感到冤枉,但仍要克制自己。王逸《楚辭章句》指出:“抑,按也。言己身多病長窮,恐遂顛沛,撫己情意,而考覈心志,無有過失,則屈志自抑,而不懼也。”
刓(wán丸):削。圜:同“圓”。
常度:正常的法度。度,法。替:廢棄、替換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替,廢也。言人刓削方木,欲以為圜,其常法度尚未廢也。以言讒人譖逐放己,欲使改行,亦終守正而不易也。”
本迪:原有的正道。迪,正道。朱熹《楚辭集注》認為:“易初,變易初心也。本迪,未詳。”王船山《楚辭通釋》指出:“易,變也。初本迪,始所立志,本所率由也。”戴震《屈原賦注》指出:“初之本迪,猶工有規(guī)畫繩墨矣。”蔣驥《山帶閣注楚辭》指出:“易初本迪,謂改變其初時本然之道也。”
鄙:恥。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鄙,恥也。言人遭世遇,變易初行,遠離常道,賢人君子之所恥,不忍為也。”
章畫:規(guī)章條文。章,明。畫,條文。志:記、牢記的意思。墨:繩墨、準繩、準則的意思。
前圖:前人的法度。圖,法。改:易。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圖,法也。改,易也。言工明于所畫,念其繩墨,修前人之法,不易其道,則曲木直而惡木好也。以言人遵先圣之法度,修其仁義,不易其行,則德譽興而榮名立也。《史記》圖作度。”
內厚:為人內心忠厚。質正:品質端正。
大人:指前代圣賢。盛:稱贊、贊許。王逸《楚辭章句》指出:“言人質性敦厚,心志正直,行無過失,則大人君子所盛美也。”
倕(chuí垂):人名。堯帝時的一名手藝精巧的工匠。斲:砍、削的意思。
孰察:誰能看出。察,知。撥正:把彎曲的木條刨直。撥,治。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察,知也。撥,治也。言倕不以斤斧斲斲,則曲木不治,誰知其工巧者乎?以言君子不居爵位,眾亦莫知其賢能也。《史記》作揆正。”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巧匠如果不動手做東西,誰又能看出他的手藝如何呢?
玄文:黑色花紋。玄,黑色。文,通“紋”。處幽:放在幽暗的地方。幽,冥。
矒瞍(méngsǒu蒙叟):眼睛看不見的人,盲人。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矒,盲者也。《詩》云:矒瞍奏公。章,明也。言持玄墨之文,居于幽冥之處,則矒瞍之徒,以為不明也。言持賢知之士,居于山谷,則眾愚以為不賢也。”
離婁:眼睛健康的人。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離婁,古明目者也。《孟子》曰:離婁之明。”微睇(dì帝):略看一下。微,略。睇,斜著眼看。
瞽(gǔ古):眼睛看不見。這里代指眼睛看不見的人、盲人。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瞽,盲者也。《詩》云:有瞽有瞽。言離婁明目無所不見,微有所眄,盲人輕之,以為無明也。言賢者遭困厄,俗人侮之,以為癡也。”
笯(nú奴):籠子。
鶩(wù物):鴨子。翔舞:自由飛舞。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言圣人困厄,小人得志也。《史記》鶩作雉。”
糅(róu柔):混雜。本句的意思是說把美玉與頑石混雜在一起。
一概而相量:同等評價。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忠佞不異。”
黨人:即眾小人。鄙固:卑鄙頑固。王逸《楚辭章句》指出:“楚俗狹陋。《史記》云:夫黨人之鄙妒兮。”
所臧:內在美,指純潔高尚的品德。臧,同“藏”。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莫照我之善意。《史記》云羌不知吾所臧。”
載盛:擔子很重的意思。
陷滯:陷入困境的意思。陷,沒。不濟:難以擔當。濟,成。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言己才力盛壯,可任重載,而身放棄,陷沒沈滯,不得成其本志。”
瑾、瑜:都是美玉。屈原在這里用來比喻自己的美德和才能。王逸《楚辭章句》指出:“在衣為懷,在手為握。瑾、瑜,美玉也。”
窮不知:感到沒有辦法。所示:獻上。這里是指向國君獻上。示,語。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示,語也。言己懷持美玉之德,遭世暗惑,不別善惡,抱寶窮困,而無所語也。《史記》云:窮不得余所示。”
邑:村。
所怪:看到了奇怪的東西。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言邑里之犬,群而吠者,怪非常之人而噪之也。以言俗人群聚毀賢智者,亦以其行度異,故群而謗之也。”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一云:邑犬群兮,吠所怪也。《史記》無‘之’字。一本此句與下文無‘也’字。”
非俊:否定英雄人物。疑杰:懷疑豪杰。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千人才為俊,一國高為杰。《史記》作誹駿疑桀。”
固:本是。庸態(tài):庸人慣用的伎倆。庸,廝賤之人。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言眾人所謗非杰異之士,斯庸夫惡態(tài)之人也。何者?德高者不合于眾,行異者不合于俗,故為犬之所吠,眾人之所訕也。”
文質疏內:即文疏質內。內心有才不善言辭。
異彩:指非常的才能。采,文采。王逸《楚辭章句》指出:“言己能文能質,內以疏達,眾人不知我有異藝之文采也。《史記》余作吾。”
材:有用之才。樸:未加工的木材。這里指無用之才。委積:堆積在一起。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條直為材,壯大為樸。”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壯,一作庬。《史記》樸作樸。積,一作質。”
莫知:哪能知道。所有:本事。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言材木委積,非魯班則不能別其好丑。國民眾多,非明君則不知我之能也。”
重、襲:都是積累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說我重視品德才能的積累。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重,累也。襲,及也。”
謹:善。厚:充實。豐:豐富。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謹,善也。豐,大也。言眾人雖不知己,猶復重累仁德及與禮義,修行謹善以自廣大也。”
重華:虞舜。遌(è惡):逢、遇到的意思。
從容:行為舉動、情況。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從容,舉動也。言圣辟重華,不可逢遇,誰得知我舉動欲行忠信也。”
古:自古以來。不并:圣賢生不逢時。并,俱。
何故:什么原因。王逸《楚辭章句》指出:“言往古之世,忠佞之臣不可俱并事君,必相克害。故曰:豈知其何故。”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一本此與下句末皆有‘也’字。《史記》云:豈知其故也。”
邈:遠。慕:思。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慕,思也。言殷湯、夏禹圣德之君,明于知人,然去久遠,不可思慕而得事之也。《史記》云:邈不可慕也。”
懲:止。忿:恨。
抑:按。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抑,按也。言己知禹、湯不可得,則止己留連之心,改其忿恨,按慰己心,以自勉強也。強,《史記》作彊。”
慜:病。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病也。遷,徙也。”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史記》慜作湣,一作閔。”不遷:不改變。
愿志:希望自己的決心。志,志向、心意、意志。有像:能成為自己和人們的榜樣。像,法。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像,法也。言己自勉修善,身雖遭病,心終不徙,愿志行流于后世,為人法也。《史記》像作象。”
進路:順利前進。路,道。北次:往北走。次,止宿。
昧:糊涂,不清楚。這里指昏暗。昧昧,漸漸昏暗。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昧,冥也。言己思念楚國,愿得君命,進道北行,以次舍止,冀遂還歸,日又將暮,不可去也。”
舒憂:舒展愁眉。娛哀:消除悲傷。娛,樂。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娛,樂。《史記》云:含憂虞哀。”
限:極限,最好的辦法。大故:死亡。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限,度也。大故,死亡也。言己自知不遇。聊作辭賦,以舒展憂思,樂己悲愁,自度以死亡而已,終無它志也。”
浩浩:波濤滾滾。沅、湘:沅水和湘江,均在今湖南境內。
分流:各自流淌。汩:急流。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浩浩,廣大貌也。汩,流也。言浩浩廣大乎沅、湘之水,分汩而流,將歸乎海。傷己放棄,獨無所歸也。”
修路:漫長的道路。幽:陰暗。蔽:多阻。
道:前途。遠忽:遙遠渺茫。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言己雖在湖澤之中,幽深蔽暗,道路甚遠,且久長也。《史記》蔽作拂。自‘道遠忽兮’以下,有‘曾吟恒悲兮,永嘆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四句。”
懷、抱:均為擁有的意思。質:優(yōu)秀的品質。情:對國君的一片忠心。
匹:雙。王逸《楚辭章句》指出:“匹,雙也。言己懷敦篤之質,抱忠信之情,不與眾同,故孤煢獨行,無有雙匹也。匹,俗作疋。”
伯樂:善相馬者。沒:死。
驥:千里馬。焉程:怎能識別。程,量。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伯樂,善相馬也。程,量也。言騏驥不遇伯樂,則無所程量其才力也。以言賢臣不遇明君,則無所施其智能也。《史記》沒作歿。‘焉’上有‘將’字。”
錯:同“措”,安排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錯,安也。言萬民稟受天命,生而各有所錯,安其志。或安于忠信,或安于詐偽,其性不同也。”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一云:民生有命。《史記》中民作人。一云:民生稟命。”
定心:安于忠信之心。定,安。廣志:大志、決心。本句的意思是說我決心安于忠信之心。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言己既安于忠信,廣我志意,當復何懼乎?威不能動,法不能恐也。”
曾傷:重傷。曾,同“增”。爰哀:無窮的悲哀。本句的意思是由于無窮的悲哀使我的心靈受到重創(chuàng)。
喟(kuì愧):嘆息。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爰,于也。喟,息也。言己所以心中重傷,于是嘆息自恨,懷道不得施用也。”朱熹《楚辭集注》認為:“若依《史記》移著上文‘懷質抱情’之上,而以下章‘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承‘余何畏懼’之下,文意尤通貫,恐后人因校誤加也”。
不可謂:難以說。謂,說。王逸《楚辭章句》考辨說:“謂,猶說也。言己遭遇亂世,眾人不知我賢,亦不可戶告人說。”洪興祖《楚辭補注》考證說:“一云:念不可謂兮。《史記》云: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謂兮。一云:世溷莫知,不可謂兮。”
不可讓:不能避免。讓,辭。
愛:吝惜的意思。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讓,辭也。言人知命將終,可以建忠仗節(jié)死義,愿勿辭讓,而自愛惜之也。”
明告:光明磊落的意思。告,語。按郭沫若《屈原賦今譯》認為:“明告當讀‘明皓’,乃君子之形容詞。”
以為類:與你們在一起。類,法。王逸《楚辭章句》分析說:“類,法也。《詩》云:永錫爾類。言己將執(zhí)忠死節(jié),故以此明白告諸君子,宜以我為法度。”
上一篇:楚辭《哀 郢》原文,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楚辭《惜往日》原文,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