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東陵藥堂寄張道士》原文與賞析
錢 起
水落蒼山空,當軒秋水色。
清旦振衣坐,永吟意何極。
愿言金丹壽,一假鸞鳳翼;
日夕開真經,言忘心更默。
玄都有仙子,采藥早相識。
煙霞難再期,焚香空嘆息。
與韓翃、李端等并稱為“大歷十才子”的錢起,曾經也是紫陌紅塵中的得意者。他于唐玄宗天寶十年登進士第,官秘書省校書郎,累官至尚書考功郎中。晚年也許是因為仕途失意,或由某種契因看破了紅塵,才皈依于佛道空門。
這首詩是寫詩人在“東陵藥堂”中的生活和心情。他把心中的所思所感,眼前的所聞所見外現于筆下,寄與他的同道者或仰慕者張道士,因而就形成了如上的詩題。
本詩是一首五言古詩,前八句全在描寫詩人在東陵藥堂的聞見感觸。而其中前四句著重寫眼前的所見和自身的活動;后四句著重寫當時的愿望和心情。
“水落蒼山空,當軒秋水色”。開頭二句就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中的幾根線條,為我們勾勒出詩人所在的生活環境《楚辭》中有:“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杜甫《登高》詩中亦有:“無邊木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句。據北京大學著名教授林庚先生考證:“木”者乃形容深秋樹葉已干,方紛紛隨風而下。此處“木落蒼山空”,便寫出一派深秋樹葉落盡,蒼山空落無人的凄清景象。“當軒秋水色”是由遠景移到了近景,詩人由周圍的山樹寫到了他自家的庭院:當軒的一泓秋水,澄澈明凈。水與山相映襯,又略以秋水的明麗彌補了空山的冷落。
在這樣的環境中,于此時此地,詩人是如何生活的呢?他早早起來,彈去衣服上的塵土,當軒而坐,久久地詠詩吟賦,也抒不盡胸中情、心中意,無盡的感情之流無極限地靈臺奔涌。古語云:“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振衣而坐表明詩人仍在充滿興趣、信心地面對生活。“永”者“長也”,“久”也。久吟百意不盡,表明詩人胸中仍塊壘嵚崎,尚不能達到無欲無思的超然化境。故下文曰:我多么希望皈依道門,以金丹延年益壽,像仙人一樣乘鸞鳳而去呵。因此,我摒棄了 ‘詠吟,一心日夜誦讀真經,力求使自己達到“忘言心更默”的境界。陶淵明有詩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忘言即指對奧意哲理己達到一個不需用語言表達的出神入化的境地,因而心靈才能更加恬然靜默。這八句詩充分展現了詩人入世和出世、現實和理想的內心沖突以及其企求解決內在矛盾的主觀意向,這是由仕途皈依空門者的普遍心靈歷程和一般心理。
最后四句是對所寄的對象張道士而言。“玄都有仙子”即指張道士。詩人追敘他們早已在采藥(求道之謂)時相識,而今,煙霞難期,無緣再會,自家只有這東陵藥堂中獨自焚香,空自嘆息。這幾句詩一方面表達對道士的友情和思念,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對求仙學道甚感迷茫,即“煙霞難期”的悵惘心理,這毋寧是他內心矛盾的又一層展現。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世間日月明》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中四明山詩(其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