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寄閱世道人侯和卿》原文與賞析
張養浩
披一領熬日月耐風霜道袍,
系一條鎖心猿拴意馬環絳,穿一對圣僧鞋,
戴一頂溫公帽,一心奉敬三教。
休指望做神仙上九霄,
只落得無是非清閑到老。
這是作者贈人的一支散曲。
閱世道人侯和卿何許人,不可考,但就其道號“閱世”而言,定然是閱歷了人間滄桑者。這支散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學、處世態度。
作者讀得經書典籍、歷代文學作品,學問淵博;30年的宦海沉浮,對仕途險惡更有深刻的體會,他看破“紅塵”、“勇退中流”;十年鄉居,思想并不平靜,不斷寫作詩文散曲,表達其“辭卻鳳凰池,跳出醯雞甕”、“把功名富貴都參破”的決心,走一條“賦去來詞”、“把菊向東籬”的、陶淵明式的退隱田園的道路,反復充分地抒發了他決不與腐朽殘暴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以上引文,均見《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
作者在這支散曲中批判了道人的逃避現實,不問是非的思想。首先描繪出這個閱世道人是個披道袍、穿僧鞋、戴儒帽的道人。這個外表裝束似乎甚為乖張,胡亂穿著,令人不可理解。只要一看那些修飾、限制詞語,就可以清楚看出了作者意圖在于批評道人的錯誤思想。用“熬日月耐風霜”來突出道教不問時事,一心修煉、無是無非的苦度日月的特點;又拆用佛教用語“心猿意馬”為“鎖心猿拴意馬”,比喻控制心意無常、追求名利的特點;還用“溫公”司馬光來指代積極用世,卻反對變法革新的特點。凡此種種,就其道人精神世界來說,“一心奉敬三教”,把儒、釋、道集于一身。意思是說,你這個道人真乖張,盡管控制了你的追求名利的欲望,卻處世不問是非,又不思改變現實不合理的現象,卻全身心地信奉儒、釋、道的經典,但是,“休指望做神仙上九霄”,即決不會飛升仙界。特別是最后一句,作者以極其嚴肅的口吻,深刻地指出:“只落得無是非清閑到老?!币簿褪桥械廊颂颖墁F實,無是無非的老莊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
從作者其他散曲篇章看,不時流露出無是無非、消極遁世、逃避現實的思想,而這支散曲卻借信奉儒、釋、道三教的道人形象,批判了這種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伴喪赖廊恕笔钦l,已不可知,但從其他散曲來看,仿佛這里就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因此,此曲對認識作者的思想有著重要的地位。
這支散曲寫作藝術頗具特色。很巧妙地用乖張的裝束,不僅寫道人的外貌,而且展示了他們信奉的儒、釋、道三教的精神世界。構思活潑且相當新穎、想象力豐富且不脫離實際,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從語言來說,既有通俗灑脫的特點,又有活用“心猿意馬”、“日月風霜”等的特點; 特別是使用 “披”、“系”、“戴”等動詞,運用得準確貼切,又有表現力。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寄調箏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寄題沙溪寶錫院》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