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疆場晝長》原文與賞析
《舊約·約書亞記》第9—10章
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連破二城的消息傳到基遍,基遍的居民恐慌起來。他們之中有一伙人想出了一個詭計,冒充遠方的使者。
這伙人喬裝打扮起來——身上穿著舊衣服,腳上穿著補過的鞋,驢背上馱著破裂縫補過的舊皮酒袋和舊口袋,口袋里裝著干巴巴發了霉的餅子。就這樣,他們風塵仆仆地來到吉甲營里,見到了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他們對約書亞說:
“我們是從外地來的,求你和我們立約。”
“恐怕你們是當地人吧?”以色列人對他們說,“如果是這樣,那可就用不著立約了。”
約書亞問他們:
“你們到底是什么人呢?”
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說:
“是你的仆人,我們全是你的仆人。”
“仆人?”約書亞表示懷疑,“你們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我們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的,”他們開始恭維起來,“我們是慕名而來的,早聽說你們以色列人在埃及的事跡了,你們在約旦河東對希實本王和巴珊王所行的一切事,我們前些日子也聽說了……”接著他們胡謅道,“我們那地方的長老和居民對我們說:你們要帶著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你們要對他們說,我們是你們的仆人,現在求你們與我們立約。我們臨來的時候,從家里帶出的餅子還是燙手的,看哪,現在都成這模樣了,干巴巴的,發了霉了。這個皮酒袋,我們盛酒的時候還是嶄新的,看哪,現在已經破裂了。我們的衣服和鞋,都是離家時新換的,看哪,現在都穿舊了。這也難怪,路程實在太遠了。”
以色列人聽他們說得頭頭是道,也就信以為真了。約書亞和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許他們活著。會眾的首領們也都向他們起誓,說要保護他們遠方人。
可是在以色列人和這伙“遠方使者”立約之后的第三天,有消息傳來,說他們是當地人,而且是近鄰,就住在約旦河西。
以色列人向這伙人的住地出發了,第三天到達了他們的城邑——基遍、基非拉、比錄、基列耶琳。因為會眾的首領已經向他們起過誓了,所以以色列人不能去殺他們。可是全體會眾覺得這樣太便宜他們了,因此就向首領們發怨言。
首領們向會眾解釋說:
“我們已經向他們起過誓了,因此我們現在不能殺害他們,我們要容許他們活著。如果我們不履行自己的誓言,那我們就會受到應得的懲罰。這就是說,我們一定要遵守自己的誓言。”
約書亞把基遍人召到面前,對他們說:
“你們上次為什么欺騙我們,說你們是外地人呢?其實你們就住在約旦河西。你們這樣做是應受到詛咒的!你們有些人,必然要成為奴仆,成為劈柴挑水的人。”
“干什么活都行啊,”他們回答約書亞說,“我們服從就是了。因為你的仆人確實聽說,上帝把這塊土地賜給你們了,你們要消滅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居民。我們因為怕死,就做了那件冒充遠方使者的事。現在我們都在你們手里,你們愿意怎樣待我們,就怎樣待我們吧。”
于是約書亞決定——不讓以色列人殺害他們,留他們活著,為以色列人劈柴挑水。
基遍人依靠陰謀詭計所訂立的和約,保全了他們的性命,使他們可以在以色列人中間茍且偷生。
然而這事卻觸怒了耶路撒冷王。耶路撒冷王聽見基遍的居民和以色列人訂立了和約,非常生氣,打算懲罰他們。可是考慮到基遍是一座大城,如同都城一般,城內多有勇士,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取勝,于是他就派人去聯絡希布侖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跟他們說:
“約書亞血洗耶利哥城和艾城的事,你們可能早就知道了。最近基遍的居民又與以色列人訂立了和約,住在他們中間了。現在看來我們得首先攻打基遍,希望你們給以援助,大家聯合起來。”
這樣一串通,五個王就聯合起來了。他們各自率領自己的軍隊,浩浩蕩蕩開到基遍,在城外安營,開始攻城。
基遍人急忙打發人到吉甲營中求救,對約書亞說:
“亞摩利人的諸王聯合起來,他們的人全都攻到我們城下了。我們是你們的仆人,仆人有難,不求主人還求誰呢?你們可不能袖手旁觀,可不能把我們丟下不管。求你們快快發兵。”
于是約書亞率領以色列的全體兵丁和大能的勇士,邊夜從吉甲營出發,日夜兼程,風馳電掣一般,及時趕到基遍,猛撲五王的軍營。
五王軍本是些烏合之眾,缺乏統一的指揮,被以色列的兵丁和勇士沖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
那些往伯和侖高地上逃跑的敵人,在上坡時被以色列人趕上,擊殺一陣。剩下的翻過伯和侖,在下坡路上,遇上特大的冰雹,那冰雹如同石子一般,砸在頭上便死。他們死于冰雹的人比死在刀下的人還多。
五個王撇下自己的軍隊,急急忙忙鉆進了瑪基大洞。
有人告訴約書亞說:
“那五王已經找到了,都藏在瑪基大洞里。”
“快搬四塊大石頭,堵住洞口!”約書亞命令道,你們這幾個留下,守住洞口!其余的人不要耽誤,快追殺他們后邊的人,不容他們逃回自己的城邑!”
這時日影已經西斜,敵人還在拼命地奔逃,如果太陽一落,他們就會藏在暮色中找不見了。
約書亞在以色列人面前向天禱告:
“日頭啊,
你要停在基遍;
月亮啊,
你要止在亞雅侖谷!”
看哪,亙古未有的奇觀出現了——日頭停留,月亮止住。日影不再西移,日光緊緊罩住逃敵的腳跟。這一天,日頭掛在空中的時間特別長,光天化日,足足延長了一晝夜之久。
以色列人在基遍城外殺敗了亞摩利五王所率領的眾軍。
戰斗結束之后,約書亞派人打開洞口,把那五個王從洞里拖出來,押到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面前。眾人看見這五王是——耶路撒冷王、希伯侖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
約書亞把隨他出戰的五個軍長召到前面,對他們說:
“你們近前來,把腳踩在這些王的脖子上,一人踩一個!”
他們就近前來,把腳踩在這些王的脖子上。
約書亞對自己的軍長說:
“你們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慌,應當剛強壯膽,要如此對待你們所要攻打的一切仇敵!”
隨后約書亞將這五個王殺死,掛在五棵樹上,一直掛到晚上。日頭快落的時候,約書亞叫人把那五具尸體從樹上取下來,丟在他們藏過的洞里,搬幾塊大石頭堵住洞口。
以色列人繼續爭戰,擊殺全地的人。高原和山坡的人以及那些地方的諸王,沒有留下一個。約書亞一舉殺敗了這些王,奪了他們的土地。大獲全勝之后,約書亞率領以色列眾人凱旋吉甲營。
本文描寫了以色列在領袖約書亞率領下與五王聯軍戰斗的事跡。在耶和華幫助下,以色列人在一連串勢如破竹的勝利之后又一次大獲全勝。
故事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敘寫了被以色列人的節節勝利嚇壞的基遍人怎樣用詭計騙取了赦其不死的誓約,得以在以色列領地上茍且偷生。后半部分寫耶路撒冷王因基遍人與以色列人訂約而非常生氣,聯絡希布侖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共同攻打基遍,基遍人求助于約書亞,結果以色列人大開殺戒,使五王聯軍全軍覆滅。
自從約書亞統領以色列人,勝利之星就一直照耀他們。這固然得力于摩西在世時的40年休養生息和頻繁的小規模的戰爭訓練,但約書亞作為一位德才兼備的杰出軍事領袖,同樣功不可沒。
在這篇并不太長的故事里,可以看出約書亞叱咤風云的雄姿以及他講信義、重然諾的高貴品性。
基遍人因畏懼以色列人,便用詭計騙取了約書亞不殺他們的誓約。詭計揭穿,以色列人來到基遍城下,卻因為有諾言約束而不能攻擊他們。以色列部眾怨言四起。作為統領的約書亞,在這一復雜的情況下表現出領袖風度。盡管他完全可以不履行這用欺騙換來的誓言,但他還是在義正辭嚴譴責了基遍人之后,找出了一個兩全的方法:讓他們活著,但要為仆為奴。這樣既懲罰了基遍人的欺騙行為,又兌現了所許的諾言。這種擺脫困境的處理方法,顯示了約書亞的才干。
五王聯軍進逼基遍,基遍人求救于約書亞,他即刻發兵救城,這表現了約書亞重義的一面。從當時情況看,以色列人從荒野中掙扎出來,可謂一無所有。而迦南各城則已人丁興旺,以色列人要求得一塊空曠而富饒的生存之地已不可能。因此,他們必須用戰爭手段奪取當地人的財產、田地、果園和城邑,方能獲得立足之地。而且,由于種族間宗教信仰、血緣習俗的格格不入,被征服的異族人一定要反抗,這勢必留下無窮后患。因此,這種血腥的種族滅絕手段,是當時嚴酷而野蠻的現實決定了的。《圣經》的作者也意識到這種做法的殘酷,所以在描寫中強調是耶和華讓摩西和約書亞起誓、并與全體以色列人約定:占領迦南,定要殺盡一切當地人。這樣一采,屠殺就成了以色列依照與上帝的約定而采取的行動,宗教為殺戳提供了合法的外衣。由此觀之,約書亞的信守諾言就不那么簡單了。從耶和華這方面看,他部分違背了誓約,獲罪非輕;然而若從民族利益來看,不征服基遍城則嚴重影響以色列人的利益,且會遺下后患。在這種情勢下,約書亞仍然恪守自己的諾言,確可稱得上是一位仁人義士。
故事的后半部則著力描寫了約書亞作為一位勇猛善戰的統帥所表現出來的大智大勇。先寫其用兵神速,以色列大軍風馳電掣一般撲向敵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敵人。又寫在戰斗中,約書亞指揮大軍,縱橫廝殺,視敵營如無人之境;軍隊將士如出山猛虎,在陣前追殺殘敵。恐暮色下殘敵得以脫逃,約書亞奮起神勇,以一種難以描摹的激情向天禱告:要為保障以色列人的勝利而停日駐月。于是奇跡發生,日月在空中停駐,交相輝映達一晝夜之久。這種傳奇式的描寫方法,使約書亞的形象籠罩了一層神圣的光彩;遠古武士叱咤風云、縱橫捭闔的氣魄使約書亞的形象更具有獨特魅力。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畫西方幀記》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皇仙引》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