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小傳·米哈伊·愛明內斯庫》
羅馬尼亞十九世紀后期的偉大詩人。生于小地主家庭。在青少年時代漫游了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了解人情風俗,收集大量民間創作。曾到維也納和柏林上大學。1874年回國后,擔任過社會工作,但生活一直比較貧困,終于在貧病交迫中死去。
他的詩歌繼承了前輩的浪漫主義傳統,成為羅馬尼亞詩歌的典范。不少作品是為歌頌1848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寫的,如《在阿龍·布努爾墓前》、《不肖子孫》、《穆雷薩》等。1878年以后的創作達到高峰。他不僅是大自然、愛情和人的心靈美的歌手,而且是當時社會惡習的抨擊者,傾訴了人民的痛苦、歡樂和理想。他的重要作品《金星》用十年時間寫成,既是愛情詩,也是哲理詩,運用民間故事和民歌體裁闡述詩人的世界觀,反映詩人的苦悶心情。愛情詩名篇有《樹林的故事》、《留下吧》、《孤零零的白楊樹》等。他的作品想象豐富,構思優美,語言生動,對羅馬尼亞詩歌的發展影響很大。1944年羅馬尼亞解放后,愛明內斯庫被稱為“羅馬尼亞最偉大的詩人”,羅馬尼亞科學院追認他為院士。
上一篇:《穆汗默德·伊克巴爾》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
下一篇:《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萊蒙托夫》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