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將軍》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9 彩色片 180分鐘
中國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
導演:王 炎 編劇:梁 信 攝影:沈西林 主要演員:楊在葆(飾羅霄) 張金玲(飾索瑪) 馮淳超(飾陳毅) 施錫來(飾郝軍) 吳喜千 (飾鄭義) 邵萬林(飾耿大刀)
本片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劇情簡介】
1915年冬,彝族奴隸娃子小籮筐成親之日,新娘被土司逼死,小籮筐為尋生路,連夜逃亡,投奔滇軍。
滇軍副營長鄭義見他忠厚、老實,一摸他身板,骨架兒結實,像是吃過苦的,問他是不是愿意給他當馬夫,管他飯吃。小籮筐二話沒說,牽起馬就走,由此,17歲的小籮筐開始了戎馬生涯。
在討袁護國的戰斗中,小籮筐作戰非常勇敢,一次攻城戰中,敵人憑著堅固的城池頑抗,滇軍死傷慘重。小籮筐借助于他小時候打獵練就的槍法,一槍一個,為攻城戰士打通了道路,立下了戰功。10年后,他被提升為副連長,改名肖羅。
然而,肖羅由于出身卑微,副連長這一身份未能改變他的處境,仍受冷落與歧視。肖羅內心異常郁悶。一次在街頭他逢及一個賣身女,當知道她賣身是為了葬母,他十分同情。尤其當知道這個女孩的名字和他失去的新娘名字一樣叫索瑪時,更有一種憐惜之情。他將這個奴隸女娃帶回了營房,并決定娶她為妻。這一舉動受到了鄙視,有人認為,這是丟了全團官兵的臉。以至在成婚的這一天,沒人來喝喜酒,他送去的請帖被退回。索瑪難過地說:“讓我走吧,我給你丟了臉面?!毙ち_忍住內心的痛苦:“我就要你這個不體面的人,要你這個奴隸娃子?!彼鳜敺浅8袆?,她為他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肖羅的心被深深觸動了。他與索瑪雙雙起舞。這時有人敲門,鄭義帶著幾個衛兵來向他們祝福了。此時此刻,想著他的只有鄭義。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熱情,在苦悶中的肖羅也深受鼓舞。他滿腔熱情地投身于大革命運動。北伐戰爭開始了,肖羅身先士卒,英勇奮戰。然而,不久,由于蔣介石的叛變,大革命成了騙局。鄭義被編遣回鄉。肖羅無法救助他,只能讓索瑪燒幾個菜為他餞行。
肖羅由于作戰勇敢,被軍閥蘇長官、黃大闊看中,授予他代理副團長的職務。肖羅上任不久,就被派往前線剿共。在前線,他一面目睹了軍閥軍隊內部的腐敗與派系斗爭,體會到軍閥對他的不信任,一面也接觸到了共產黨,對共產黨的主張產生了濃厚的探求心理。肖羅從嚴治理自己率領的軍隊,甚至把多余的軍餉與兵士共分,在部隊中贏得了很高的威信。但就在此時,他發現了AB團有人監視他,肖羅忍無可忍,巧妙地處置了監視者,與黃大闊之流矛盾加深。共產黨一方,對于這個奴隸出身的對手也十分關注,他們暗中保護著他。肖羅為了探個究竟,單身一人化裝去蘇區了解情況,蘇區的美好的一切深深地打動了他。在我軍政委郝軍幫助與策應下,肖羅下定了投奔光明的決心。他終于以演習為掩護躲過了黃大闊等人的監視,將自己的部隊帶到了蘇區。
肖羅率部起義成功,受到了陳毅將軍的夸獎,并被任命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師長,從此,他踏上了革命的征程。肖羅再次易名為羅霄,以紀念自己的新生。
然而,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毛主席一度被解除了領導職務,羅霄由于執行了毛主席的路線,竟被撤職,降為馬夫。參謀長耿大刀想不通。羅霄對他說,一個人的歷史是紅是白,要自己去寫。索瑪一邊默默地為羅霄洗刷戰爭中留下的槍傷,一邊為羅霄的處境流淚,羅霄安慰她說:“我閉上眼睛也相信,黨是不會嫌棄我們的。”
1934年冬,由于毛主席的力爭,羅霄被重新任命為代理師長。在掩護紅軍搶渡湘江的戰斗中,羅霄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和赤誠之心保衛黨中央,再次立下赫赫戰功。
紅軍在長征途中,由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十分艱苦。羅霄的傷口發炎,行走困難。在爬過一個山頭時,他們發現了一個倒斃的老人,想不到竟是鄭義。羅霄感觸萬千。耿大刀勸他急流勇退,脫離革命,羅霄反而更堅定了緊跟共產黨干革命的決心。他不顧傷疼,不讓戰士抬他,將自己用繩子捆在馬匹上,跟著隊伍前進。
遵義會議以后,毛主席重新回到軍委領導崗位。羅霄大受鼓舞。紅軍到達延安后,羅霄不顧自己的傷病,遵照毛主席的戰略部署,又奔赴抗日前線。在陳毅將軍的領導下,他出任新四軍挺進江北部隊司令員,揮師北上。在戰斗的艱苦歲月中,羅霄與索瑪生有三個孩子,一位當年的老炊事員給他照看著,留在后方,一直不通音訊。陳毅將軍為了使羅霄更安心,他設法讓人找到孩子們,并送到了羅霄身邊。這使羅霄、索瑪感動不已。此時時局越來越緊張,羅霄的部隊在前線受到了日、偽及國民黨頑固派的三面夾擊。羅霄指揮若定,人稱常勝將軍。羅霄的長子參軍,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英勇犧牲,政委郝軍也受了傷。羅霄強忍悲痛,又將次子送往前線。
八年抗戰終于勝利了。在日寇無條件投降的歡呼聲中,羅霄將軍卻癱瘓了。消息傳到黨中央那里,毛主席與黨中央下令羅霄易地休養。此時,國民黨反動派已向解放區全面進攻,形勢十分危急。羅霄懷著激動的心情給中央打報告,要求到前線去,戰斗到最后一息。與此同時,他又將第三個孩子女兒繼紅送去參軍。
羅霄讓索瑪準備了一輛板車,重返戰場。在遼闊的解放戰爭的戰場上,羅霄將軍再次建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功勛。1947年夏天,羅霄在完成一次大規模戰役的指揮后,手舉望遠鏡,在戰車上,在地圖前溘然長逝。陳毅將軍趕來了。千百萬戰士圍繞著他。陳毅將軍高度評價了羅霄獻身革命的豐功偉績,并揮筆寫下了兩句話: “生死尋常事,奮斗與君同!”
【鑒賞】
這是一部人物傳記片。它以羅炳輝將軍的一生的傳奇經歷為主要生活依據,又融合了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經歷,在銀幕上創造了羅霄將軍這一動人的藝術形象。
影片分上下兩集,時間跨度從1915年到1947年。創作者刻畫這個人物時,采用的是縱貫人物一生的描寫方法。影片的突出成就有兩點:
其一、以時代描寫人物,以人物反映時代。也就是說,創作者將羅霄將軍的成長過程和時代的進程緊密地聯系起來,既刻畫了人物,也再現了中國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遷。
這個時代的特點是舊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正在土崩瓦解,無產階級革命正在興起。偉大的時代造就英雄。羅霄從一個被人賤視的奴隸娃子成長為功彪千秋的將軍,一個光榮的共產黨員,這是時代浪潮沖刷的結果。羅霄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的見證人、實踐者。影片在選擇典型的事件以展現時代、刻畫人物上是頗具匠心的。縱觀全片,編導者選擇的主要事件為:羅霄的婚姻悲劇,借此,影片展示了千千萬萬奴隸娃子的悲慘命運;羅霄參加討袁和北伐戰斗,這是從舊民主主義革命過來的革命者最難忘懷的斗爭;羅霄投奔共產黨,參加工農紅軍,這是那個時代的革命者跨出的最為關鍵的一步;羅霄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兩場關系到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斗爭是考驗每一個革命者的試金石。電影的容量是有限的。寫一個革命者的一生,且橫貫30多年,如果面面俱到,不分輕重,不僅電影的時間不允許,也不利于人物的塑造。編導者對豐富的素材進行了大膽的剪裁,即或表現上述內容,也各有側重。比如,羅霄的婚姻悲劇,創作者便沒有濃彩重墨地加以表現,而是點到為止,運用回憶等藝術手段讓我們逐漸知悉的。而投奔共產黨一節,卻化了相當長的篇幅進行渲染、鋪墊。整部影片詳略得當,顯示了創作者駕馭大題材、大制作的能力。
其二、刻畫出了羅霄這一人物形象的真實性與獨特性。所謂真實性,在影片中體現在準確地寫出了羅霄思想發展的邏輯性與連續性,和寫出了客觀歷史的制約性。羅霄參加討袁護國軍之初,他沖鋒陷陣,敢于“玩命”,但并不知這場斗爭的真正意義;他看到軍閥們腰纏萬貫,當兵的尸骨成山,恨得他罵娘:“拿兵血去蓋房子,房子著火;買地,大水沖掉;討女人,養孩子,沒屁眼兒。”然而,他并不知道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根源。只是在參加了工農紅軍,入了共產黨以后他才慢慢明白了窮人求生存、求解放的道理。以至他在任何時候,即使是遭罷斥,甚至被貶為馬夫的時候,也沒有失去革命的信心。他在革命隊伍中經受了路線斗爭的考驗,經受了部隊的長久摔打、磨煉之后,不僅思想素質大為提高,作戰藝術、指揮藝術也已成熟。在新四軍挺進江北,面對十倍于己之敵的嚴峻形勢,影片描寫了羅霄與戰士們分析敵我狀況,論述以少勝多的道理的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已成長為一個智勇雙全的將軍。至影片最后,他完全癱瘓了,坐在改裝過的吉普車上指揮直到心臟默默停止了跳動,一個為革命、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已經矗立在我們的面前。整部影片對羅霄的這個成長過程的描寫,清晰而又合理。
所謂獨特性,主要指影片能生動地刻畫出羅霄的“這一個”的性格、個性。這些個性和他獨特的經歷是分不開的。他的勇敢、倔強與機智有著自己獨有的表現形式。比如,在討袁軍攻城,敵人推倒云梯,討袁軍紛紛從云梯上跌落之際,羅霄舉槍射擊,一槍一個,那奇特的姿勢,既顯示了他的絕技,也顯示了他的干脆利落,嫉惡如仇的品格。他巧妙對付上面派來監視他行動的AB團的密探,又運用槍走火的方式槍斃了密探的辦法,生動地表現了他的機智。再如,羅霄有著對窮人,對部下,對戰友的強烈的愛心,編導者善于選擇非常富有說服力的細節來表現這種絕不同于一般的愛心。比如,他與索瑪的愛情,究其源,就是出于對窮人的愛心,爾后才發展成為有著共同理想的愛情。與伙夫老李頭的戲也十分動人。老李頭被國民黨遣散,無家可歸,羅霄見狀,毅然收留了他,并對索瑪說: “告訴他,我這兒就是他的家,從今后,他就是你我的老人……”而在羅霄升到國民黨代理副團長時有這么一場戲:他的小馬夫雙腳化膿不能行走,他硬把他扶上馬去,而他自己卻牽起馬昂首走去,此時此刻,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對邊上嘲笑他的長官們也視而不見。小馬夫被深深感動了,禁不住抽泣起來。這樣的行動只能在羅霄這樣的人物身上發生。
這部影片圍繞著羅霄還刻畫了許多其他人物。
郝軍,這是羅霄參加革命的引路人。但應該指出的是,這個人物由于沒有將他置于矛盾之中,個性不夠鮮明,只代表了一種創作者意欲表達的正確思想,對于塑造羅霄形象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索瑪,這是羅霄的愛人。這個人物寫得最好的是她與羅霄結婚的戲,尤其是結婚那天,家中沒有一個客人,在世俗的鄙視眼光中,這對苦難中的伴侶翩翩起舞的一節。兩情盡在不言中,寫出了他們共同的命運。在后來的戲中,沒有更多的生動的細節。但到最后結尾羅霄犧牲的這場戲又很好:索瑪對著極度悲痛的人們,她止住淚說: “同志們,對羅霄的死,哭是不合適的。他,在黨的培養下,從奴隸到將軍,多大的幸福。”這段話表達了一個妻子對丈夫最為透徹的理解,也表達了他們在苦難中凝聚,在戰斗中成長的與一般人不同的深沉的愛情。索瑪與羅霄這條愛情線總的來說,對于刻畫兩個人的美好的內心世界是有益的。
除羅霄外,這部影片中,刻畫得最為生動的是鄭義和耿大刀這兩個人物。鄭義有強烈的正義感,不問政治地為主子賣命,最后被遣散,成為“路倒”而死;耿大刀是一個下級軍官,與羅霄有著生死的情誼,但是,與羅霄不同的是,他缺少學習,有較濃厚的江湖義氣的烙印。這兩個人物的存在對羅霄形象起了映襯與烘托作用。
這部影片的不足是反面人物的戲不夠。作為羅霄的對立面,反動人物黃大闊的戲顯得單薄,特別是后半部分更覺草草。黃大闊作為中國黑暗勢力的代表,如能充分寫出他的殘酷,寫出他的從氣焰囂張到失敗、滅亡的過程,對于塑造羅霄這一人物應該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便是寫黨內路線斗爭的戲,創作者一帶而過,而沒有將人物放置其中,影響了性格刻畫的力度。更沒有寫出錯誤路線給革命、給軍事斗爭帶來的損失。這部影片創作的時候,正是我國思想解放運動剛剛開始之際,創作者在涉及這些敏感問題時還有些縮手縮腳。但是,《從奴隸到將軍》作為新時期開始第一部以濃墨重彩的筆法系統、全面地塑造一個我國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其開創意義是不可低估的。
上一篇:《人與獸》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關于殺人的短片》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