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0 彩色片 135分鐘
敘利亞國家電影總公司攝制
導演:沃迪阿·優素福 編劇:阿里·烏格拉·阿爾桑 攝影:哈桑·伊茲丁 主要演員:阿卜杜勒·哈迪·綏巴格(飾沙米爾)莎曼·夏蜜 (飾菲婭勒)
本片獲1980年迦太基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劇情簡介】
敘利亞古都、文化名城大馬士革,風光秀媚。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與臟亂的貧民區形成鮮明的對照。
一個50多歲的苦力車夫沙班拉著平板車走出低矮的家院,去找活干。不滿18歲天真秀美的獨生女兒菲婭勒,囑咐父親給她買一條花頭巾。胖墩墩帶有病態的妻子,提醒他不要忘記買面包和鹽回來。
在一個臟亂嘈雜的菜市場上,為了爭著購買一堆蔬菜,沙班與另外一個搬運工吵架,兩人廝打了起來。結果沙班被打死,打人兇手被警察帶走。
噩耗傳來,沙班的妻子心臟病發作,倒在床上。女兒菲婭勒悲急交加。她只身去找律師幫助她為父親打官司。律師研究了案情,認定兇手是無意失手打死人,已被關進監獄,而且又是個窮光蛋,不可能作出經濟賠償,政府也不會給予撫恤金。菲婭勒感到絕望,六神無主。
菲婭勒回到家里,將她咨詢的結果告訴母親。母親抱頭大哭,并拒絕吃藥。姑娘一下子感到自己長大了,她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擔。為了給母親治病,為了母女倆能活下去,她決計不再上學,到社會上去找一份工作。
菲婭勒在街上奔波,到了幾家職業介紹所詢問。人們對她打官腔,蔑視她文化低,又不會打字,將她勸出門外。
菲婭勒在回家的路上,遇見鄰居好友、青年人沙米爾。沙米爾對她的處境深表同情,并勸她一定要挺住。她路過一個賣煮蠶豆的小攤,攤主亞欣老爹送給她一碗蠶豆,并對她母親的病表示關切。通過一位名叫法西姆的建筑師介紹,菲婭勒終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私人診所里當護士。
這是一家婦科病診所,中年大夫法伊茲心術不正,他看菲婭勒年輕貌美,一心想玩弄她。一天下午下班后,法伊茲想單獨約菲婭勒出去吃飯,結果遭到菲婭勒的婉言拒絕。她要保持自己的人格。但在當時的社會上,一個家境貧困、涉世不深的柔弱女子,做到這一點確實很難。
母親的病不見好轉,需要錢買藥,但菲婭勒手頭無錢。法伊茲大夫抓住這個機會,送給菲婭勒一把錢,讓她給母親買藥。菲婭勒被金錢征服了。從此以后,她成了法伊茲大夫感情的俘虜,經常陪他跳舞,甚至同他上床玩樂。
后來,法伊茲暗地里同社會上的兩個建筑師相互勾結,想以最低的報價從一位政府主管部門的高級官員哈立德手中,拿到一項民房承包工程。而哈立德是一個好色的大奸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迷上了菲婭勒,并向法伊茲提出要求,要菲婭勒做他的“私人秘書”。于是雙方進行了一場骯臟的秘密交易,其籌碼是菲婭勒。
金錢驅使菲婭勒在陷阱中愈陷愈深。法伊茲在玩弄夠了菲婭勒而并不想同她結婚之后,把菲婭勒送給哈立德作情婦。為了榮華富貴,菲婭勒接過了哈立德送給她的一幢別墅的鑰匙。就這樣,菲婭勒與哈立德同居下去,哈立德不斷給她大把大把的鈔票,同時讓她做私人秘書,幫他接電話,接待客人。
菲婭勒的男朋友沙米爾,為了能掙到一筆錢跟她結婚,便在菲婭勒找到工作前,已經遠去科威特,在碼頭上當裝卸工。三年過后,沙米爾積攢了一筆錢,懷著對菲婭勒的思戀之心,返回大馬士革。菲婭勒雖然因家境所迫,掉入“社會陷阱”,但她的良心并未泯滅,她認清了社會的黑暗,期望過正常人的生活。沙米爾秘密約見菲婭勒。菲婭勒向他傾訴了自己的遭遇和痛苦。沙米爾決心幫助她跳出這個陷阱。
一天晚上,法伊茲和哈立德這伙壞人在哈立德的私人別墅里聚會,慶祝他們之間為一項民房建筑工程而達成的黑交易。菲婭勒當場放了這伙人行賄政府官員的電話錄音,揭露了他們營私舞弊、禍國殃民的罪行。然后,菲婭勒拿著錄音帶,掙脫出來,在沙米爾的保護下,向檢察院跑去。后面有兩輛小轎車朝著這兩人遠遠飛馳過來……
【鑒賞】
《陷阱》是敘利亞國家電影總公司于本世紀80年代初拍出的又一部出色的現實主義影片。其編劇是敘利亞作協主席、著名劇作家阿里·烏格拉·阿爾桑。他用犀利的筆觸,揭露了社會邪惡勢力相互勾結,欺詐百姓,腐獨青年的罪惡行徑,反映了70年代敘利亞城市社會現實,揭示了社會的陰暗面。因此,這部影片具有較高的現實主義思想價值。
影片緊緊圍繞著天真、善良的貧民少女,因生活所迫、走上社會謀生后的一系列境遇,層次分明地展開故事情節,且步步加深。女主角菲婭勒由于父親被打死、母親患重病,而被迫輟學,過早地走上社會尋找工作。她由在私人診所當護士開始掉入“社會陷阱”,接下去在被人玩弄之后,出賣給大建筑奸商作情婦,于是她就在這陷阱中愈陷愈深。影片用真實、細膩的電影語言,描寫了菲婭勒墮落的過程,表現了她的感情和心理上的變化。
影片從揭露和批判的角度,刻畫了社會上一幫邪惡分子的陰險狡詐的嘴臉,揭露出政府法律、稅收和供應部門官員貪贓枉法的罪惡。但影片的表現手法不是用畫面中的人物活動,而是通過女主角的電話錄音,用犯罪分子自身的語言對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進行曝光。影片在揭露社會陰暗面的同時,對于女主人公遭壞人們玩弄時的床上鏡頭的表現,突破了阿拉伯人的傳統觀念。因此,影片公映后在受到廣大青年觀眾歡迎的同時,也受到傳統輿論的批評。
《陷阱》一片用紀實的手法,表現了西亞“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城大馬士革秀麗的風光、城市風貌和社會生活景象。攝影師靈活地運用遠長、中短和特寫鏡頭,將這古城的山水、傳統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筑和現代化高樓大廈,編織成一幅幅精彩的畫面,并將臟亂的平民區同富人的別墅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影片對男主人公、青年工人沙米爾在科威特碼頭上打工的生活作出了細致的描寫。科威特的浩瀚的沙漠,藍藍的海灣,穿梭的商船,碼頭上的繁忙景象,盡收在電影畫面之中。影片在描寫自然景色的同時,刻畫了沙米爾堅忍耐勞、純樸正直的個性和品格。
飾演這兩位男女主角的是敘利亞國家劇院的著名演員阿卜杜勒·哈迪·綏巴格和莎曼·夏蜜。兩位演員均作出成功的表演。特別是夏蜜,她用真摯、樸實的表演,塑造了敘利亞當代青年女性的形象,并因在該片中的成功表演而成為敘利亞一代青年崇拜的偶像。
《陷阱》被敘利亞電影評論界視為一部最優秀的表現城市問題的現實主義影片。該片在1980年迦太基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獎,并有20多個國家購買了該片的拷貝。
這部影片的導演沃迪阿·優素福是敘利亞國家電影業培養出來的青年電影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他于60年代初被選派去保加利亞學習電影。1974年,拍出第一部故事片《恥辱》,反映了敘利亞農村貧困落后的社會現實。《陷阱》一片是他的一部最成功的代表作。
上一篇:《遠山的呼喚》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雨月物語》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