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護詞》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6 彩色片(寬銀幕) 90分鐘
蘇聯(lián)莫斯科電影制片廠攝制
導演:瓦吉姆·阿布德拉什托夫 編劇:阿列克山德爾·明達澤攝影:阿納托里·扎鮑洛茨基 主要演員:戛莉娜·雅茨基娜(飾伊琳娜) 奧列格·揚恩闊夫斯基(飾魯斯蘭) 瑪莉娜·涅瑤洛娃(飾瓦莉婭) 斯塔尼斯拉夫·留勃辛(飾費佳耶夫)
本片獲1977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彩色片電影節(jié)榮譽獎
【劇情簡介】
法律咨詢處的女律師伊琳娜和未婚夫魯斯蘭一起忙于籌備婚事:定購結(jié)婚禮服、家具,寫婚禮請柬。伊琳娜正沉浸在對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的時候,領導上給了她一個緊急任務,讓她去為一個女犯人瓦莉婭辯護。瓦莉婭是郵局工作人員,她被指控打開煤氣爐,企圖使情人費佳耶夫與自己同歸于盡,幸而被鄰居發(fā)現(xiàn),未鑄成悲劇。
法庭進行調(diào)查時,瓦莉婭對檢察官指控她的罪行全部承認,不作任何解釋。檢察官下的初步結(jié)論是:瓦莉婭蓄謀殺人。伊琳娜與瓦莉婭談話時了解到:案情發(fā)生的那天晚上,受害人費佳耶夫到瓦莉婭的寓所去找她,因臥室正在粉刷修繕,兩人都睡在廚房的一張折疊床上。費佳耶夫喝了點酒,先熟睡了,而瓦莉婭還在為他熨褲子。這個細節(jié)引起了伊琳娜的思考:瓦莉婭為費佳耶夫熨褲子,這就意味著她打算讓她的情人第二天早上穿著筆挺的褲子去上班。那她怎么會是“蓄謀”殺人呢?至少熨褲子的時候她并沒有想到要打開煤氣開關。那么又是什么事情使她控制不住自己犯下了罪呢?她和費佳耶夫的關系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伊琳娜想了解案情的實質(zhì)。她走訪了瓦莉婭工作的那個郵局的女局長,局長對瓦莉婭的評價很高,說她工作積極認真,從不遲到早退,樂于助人,幾乎沒有什么缺點。女局長還談到瓦莉婭很愛她的情人費佳耶夫,她攢錢供他讀書,為他買皮鞋。
伊琳娜正想了解費佳耶夫是個什么人的時候,費佳耶夫主動來找伊琳娜,聲稱他向法庭所作的供詞中的有一些話是他在情緒激動時說的,現(xiàn)在既然沒有釀成人命危害,就不必進一步證實他的這些話了。他表示愿意幫助瓦莉婭,要為減輕她的罪責、釋放她盡一點力,并說瓦莉婭關在拘留所里,他心里也不好受。伊琳娜不愿跟他多說,她的職務也不允許她和費佳耶夫交談,再說,她很不喜歡費佳耶夫,覺得他卑鄙、虛偽。
伊琳娜一次次地找瓦莉婭談話,希望她吐露真情。起先,瓦莉婭什么也不愿意談,她對自己的命運漠然處之,在伊琳娜一再啟發(fā)下,她才談了和費佳耶夫的關系的始末:
瓦莉婭是在一個小城市里認識費佳耶夫的。當時她也在郵局工作,而他,在軍隊服役,駐地就在郵局對岸。周末或休假日,軍人們過河到郵局來寄信或取郵包。這些當兵的對郵局的姑娘們很感興趣,圍在她們身邊,邀請她們?nèi)タ措娪盎蛱瑁挥匈M佳耶夫與他的伙伴們不一樣,他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看書。那時候,瓦莉婭就注意到他了。后來,他病了,瓦莉婭還到醫(yī)院去看過他。費佳耶夫復員后又來找瓦莉婭,他們真誠地相愛了。費佳耶夫想上大學,想深造。他們設法來到了莫斯科,倆人在一起同居。瓦莉婭認為她和費佳耶夫之間的愛情是不會動搖的,不需要以婚姻的形式來固定它。為了費佳耶夫,她什么都愿意干。她省吃儉用,起早貪黑,利用休息時間還當過房管處的掃院子工人,并獻過血,為的是多得到一些錢,請一位副教授為費佳耶夫補習功課。她幾乎養(yǎng)活了他達5年之久。費佳耶夫把瓦莉婭視作再生父母。后來,他從瓦莉婭的寓所搬出去了,說是要到一個朋友家去住。忽然有一天晚上,瓦莉婭親眼在劇院里看到費佳耶夫和一個知識分子婦女斯薇特蘭卡在一起,她當時震驚得臉色像紙一樣地白,沒看完演出就提前離開了劇院。當天午夜,費佳耶夫又來找她,告訴她:5年后就可以當教授的他,即將被派到孟加拉國去了。而且說,派往國外的人必須先結(jié)婚,否則不讓去。所以,他打算和斯薇特蘭卡結(jié)婚。他來找瓦莉婭,是斯薇特蘭卡讓他來的。原來,斯薇特蘭卡希望費佳耶夫不要與瓦莉婭把關系搞僵,免得瓦莉婭到費佳耶夫的所在單位去告發(fā)他忘恩負義,會影響領導對他的鑒定。這天夜里,費佳耶夫又留宿在瓦莉婭那里。瓦莉婭熨完褲子躺在費佳耶夫身邊時,她的淚珠禁不住地往下淌。這一天,從晚上劇院的一幕到費佳耶夫深夜來此的自白,對她的刺激太大了。于是,她無法控制自己地邁出了這一步:打開了煤氣爐……
伊琳娜被瓦莉婭對費佳耶夫的強烈愛情震動了,她認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去愛的,正因為愛得深,才會產(chǎn)生恨。
法院開庭那天,費佳耶夫作為受害人卻托病缺席,審判長當即決定延期宣判。伊琳娜因而也推遲了自己的婚期。
伊琳娜比瓦莉婭本人更關心她的命運。在處理這案子期間,她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傾注進去了。她吃不下飯,消瘦了,思考了很多,也重新衡量了一下她與未婚夫魯斯蘭的愛情,她是多么愿意像瓦莉婭那樣以自己整個生命去愛魯斯蘭,并希望魯斯蘭也這樣地愛她。然而,她感到魯斯蘭對她并不理解,他們兩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不一樣,在魯斯蘭身上缺乏激情與理想,他需要的就是平平穩(wěn)穩(wěn)、庸庸碌碌地過日子。他的溫文爾雅的外表掩蓋著一個空虛蒼白的靈魂。尤其是,在與同學們的一次聚會時,觀看了他們自拍的紀錄他們充滿朝氣與理想的學生生活的影片后,伊琳娜更覺得身邊的魯斯蘭與她很陌生,缺乏心靈之間的溝通。
開庭那天,檢察官發(fā)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維護法治的言詞。但女律師伊琳娜卻以其凜然的正義感和對人的關心陳述了一篇捍衛(wèi)道義的辯護詞。最后,法庭考慮了她的意見,從輕量刑,判處瓦莉婭3年徒刑,緩期執(zhí)行,當場釋放。但瓦莉婭似乎并不感到欣喜,她站在被告席中,久久沒有離去,因為對她來說,失去了愛情,她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專程從外地來莫斯科參加伊琳娜婚禮的她的擔任廠長的父親因工作繁忙,等不到婚期來臨就要回去了。伊琳娜和魯斯蘭到車站去送行,當火車徐徐開動的時候,魯斯蘭在站臺上抽煙,伊琳娜上了車卻不再下來。也許,他們就這樣分手了……
【鑒賞】
本片探討了法律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它的構思和矛盾沖突具有獨創(chuàng)性。內(nèi)容雖然涉及到一樁案子,但影片作者不是熱衷于表現(xiàn)事件、情節(jié),或法庭調(diào)查過程,而是著重表現(xiàn)人物的道德面貌,探索人的精神世界。
影片的文學劇本是以女律師伊琳娜的第一人稱寫的,拍攝成影片之后,敘事結(jié)構仍然是第一人稱,以伊琳娜為中心人物,但片中并沒有第一人稱的畫外音。片中的畫面所表現(xiàn)的都是伊琳娜的親身經(jīng)歷或她的所見所聞,這種敘事結(jié)構與法國影片《老槍》相仿佛。這是一部沒有第一人稱畫外音的第一人稱影片。
女律師伊琳娜在處理案件的時候,透過案情的表面事件,看到了它的內(nèi)在實質(zhì)。以法律的條文來衡量,瓦莉婭是犯了罪,費佳耶夫是受害者,但以道德的尺度作為準繩,瓦莉婭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費佳耶夫是個卑微的應受到道德法庭審判的人。
伊琳娜與瓦莉婭同年同月生,兩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卻完全不同:伊琳娜從小在優(yōu)裕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瓦莉婭卻要肩負起供養(yǎng)母親和情人的重擔,但她們兩個人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卻是一致的,她們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身心地去愛,也希望得到對方全身心的愛。影片細致地表現(xiàn)了她們兩個人的心理過程。瓦莉婭在生活中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對伊琳娜是有啟發(fā)和影響的,伊琳娜深入了解瓦莉婭的內(nèi)心世界的過程也是她自己內(nèi)心蘊藏著的火一樣的激情進發(fā)的過程。伊琳娜也曾經(jīng)試圖以她自己的感受去影響魯斯蘭,但魯斯蘭卻自我感覺良好,他甚至絲毫沒有覺察到他和伊琳娜對待生活和愛情的態(tài)度迥然不同。他安于現(xiàn)狀,無所追求,滿足于“平平穩(wěn)穩(wěn)地過日子”。應該說,他是一個“好人”,心地善良,對伊琳娜也很關心,但他卻不理解她。影片令人信服地表現(xiàn)了魯斯蘭在體面的外表掩蓋下的空虛的靈魂。在他身上沒有理想,沒有激情,也沒有探索精神。
瓦莉婭的形象具有震撼力,她的愛強烈而無私,她愿為所愛的人奉獻一切。影片具體地表現(xiàn)了她的這種愛。她對費佳耶夫始終恨不起來。甚至當她在押時,她所關心的不是自己會如何被判刑,而是向伊琳娜打聽,這一案件會不會給費佳耶夫帶來什么不利?會不會影響費佳耶夫被派往孟加拉這件事?法庭宣判那場戲中,檢察官在念指控詞的時候,畫面中聽不到聲音,這是音響處理方面的一個瓦莉婭的主觀鏡頭,它表明:瓦莉婭對自己的命運并不關心,她在法庭上神情漠然,什么也沒聽見。只是在她聽到費佳耶夫向她提出的一句問話時,她的眼睛閃亮了,臉上浮現(xiàn)了笑容,說了一句:“我想起來了!”似乎她不是在受審判,只是費佳耶夫的聲音喚起了她的幸福的回憶,把她從沉思中呼喚回來了。這時,畫面上才聽到了聲音,這樣的音響處理是成功的,起到了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的作用。
影片并沒有用畫面來表現(xiàn)瓦莉婭向伊琳娜敘述的她與費佳耶夫的關系的始末,也很少用閃回鏡頭。只是在伊琳娜從拘留所出來,坐在公共汽車上回想起她與瓦莉婭的談話時,影片用了一組閃回鏡頭表現(xiàn)了瓦莉婭向她敘述的內(nèi)容:這就是瓦莉婭在劇院里看到費佳耶夫另有所愛那場戲。作者這樣來處理,是想通過畫面閃回使觀眾深切地感受到劇院的那一幕對瓦莉婭精神上的強烈刺激。如果所有的敘述都用畫面閃回來表現(xiàn)的話,倒反而不能突出重場戲了。
瓦莉婭反對法庭因費佳耶夫托病缺席而延期開庭,她未經(jīng)允許大聲地在法庭上嚷嚷說,沒有必要讓費佳耶夫到庭,反正她已承認了自己的罪行,該怎么宣判就怎么宣判吧。事后伊琳娜責怪她為什么要這樣說的時候,她居然說不希望讓費佳耶夫看到她這副狼狽相:她的衣服、她的頭發(fā)都不成樣子。伊琳娜一方面責怪她不為自己的命運考慮,另一方面不得不暗自為她的強烈的愛情感到震驚。在這場戲里,影片作者準確地表現(xiàn)了瓦莉婭和伊琳娜各自獨特的心理狀態(tài)。
伊琳娜與同學們一起聚會并觀看紀錄他們學生時代的生活的影片那場戲也是處理得獨具匠心的。這場戲表面上看起來與劇院無關,但實際上對伊琳娜的思想活動是有強大的沖擊力的。伊琳娜在銀幕上看到了學生時代朝氣蓬勃、富有進取精神的自己,便對今天的生活道路重新講行了思考,她要把失落的自我找回來。
本片不以新穎獨特的拍攝手法取勝,而是以其所反映的問題的獨特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引起了人們的思索。
片中的對話雖然較多,但并不使人感到枯燥,因為它具有內(nèi)在的絲絲入扣的邏輯推理性,使觀眾緊緊地追隨著人物的對話去思索,而且對話都符合人物的性格,已成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這部影片中,對話多,是作品的深刻內(nèi)容所需要的。
伊琳娜和瓦莉婭的形象被認為是蘇聯(lián)電影中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銀幕形象。
本片是明達澤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明達澤在考入電影學院之前曾在人民法院當過記錄員,所以他擅于探索法律與倫理道德的關系。蘇聯(lián)著名導演尤·萊茲曼很贊賞這個劇本,認為它的構思和矛盾沖突都很新穎。他把這個劇本推薦給青年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辯護詞》是這兩位青年編導首次合作的佳作。通過這部影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創(chuàng)作友誼之后,他們又合作拍攝了《轉(zhuǎn)折》、《獵狐》、《停車》、《行星的檢閱》等片。
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是個軍人的兒子,他考入蘇聯(lián)電影學院導演系后師從著名導演米哈依爾·羅姆。羅姆曾告誡過他:“別為影片的形式擔心。最重要的是你們要告訴人們一點什么。你們要選擇的就是那些包含有使你們感到珍貴而親切的思想的劇本。形式自然就會找到的。”應該說,《辯護詞》的確發(fā)人深省。阿布德拉什托夫拍攝的影片一般節(jié)奏準確、劇情緊湊。他在處理演員方面也是很有功力的。
上一篇:《走出非洲》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遠雷》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