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影》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43 黑白片 108分鐘
美國環球影片公司出品
導演: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 編劇:桑頓·維爾德 艾爾瑪·雷維爾等(根據戈登·麥克唐納小說改編) 攝影:約瑟夫·瓦倫丁 主要演員: 約瑟夫·柯頓 (飾查理·科克里) 特麗莎·賴特(飾查莉) 麥克唐納·卡萊 (飾杰克·格雷厄姆)
【劇情簡介】
在美國東部的一個小城中相繼發生了幾起寡婦遇害的兇殺案,查理·科克里涉嫌與此案有關。殺手的方法是先向某個有錢的寡婦求愛,然后殺死她,并攫取她的財產。終于,查理在一起新的謀殺案中露出了馬腳。他趕在警探到來之前給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另一座小城圣羅薩市居住的姐姐愛瑪寫了封信,告訴她他準備去看她們一家,然后登上了火車。
在愛瑪家里,查理的外甥女查莉是個純潔、活潑的姑娘。她聽說文雅、詼諧的舅舅要來她家小住,感到格外興奮。因為她早就從母親的口中聽說過許多舅舅過去的故事。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是按照舅舅的名字起的。在查理到達的日子,她和父母以及弟弟妹妹一起到車站迎接舅舅。在車站,舅舅的一個舉動使一直對他有著美好印象的查莉感到吃驚:她看到舅舅提著一只沉重的柳條箱,但當一個搬運工打算幫助他時,查理卻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發脾氣。
查理發現了自己的失態,連忙向姐姐一家解釋說自己得了病。愛瑪一家信以為真,連忙把他接回家中。在家中,查莉立刻為舅舅的殷勤和文雅所傾倒。查理則不斷夸獎她的聰明和漂亮。為了讓舅舅高興,查莉陪他在小城游覽。當查理在一家銀行存入4萬美元時,他那古怪的脾氣突然又爆發了。盡管查莉對舅舅的反常感到奇怪,但她最終還是把它歸結為是舅舅身體不好而導致的過于敏感的個性。
查理的反常逐漸引起了愛瑪一家人的懷疑。但愛瑪卻真心地愛著她這個小弟弟。為了糾正大家的印象,在餐桌上,愛瑪給家人講起查理小時候的故事,說他如何機靈、文靜,聰穎好學。她甚至還回憶起查理小的時候一次騎自行車摔傷的種種細節。查理被姐姐的回憶打動了。他回憶起過去生活的美好,同時也表示了對現在的憎恨。對查理充滿崇拜之情的查莉幸福地聽著這一切。她渴望了解所有有關舅舅的故事。愛瑪的回憶雖然幫助查理度過了一時的危機,但不巧的是,愛瑪的丈夫和他們的一位鄰居偏偏對有關兇殺和犯罪的案子頗為著迷。他們當著查理的面大談各種犯罪手段和偵破方法,使查理如坐針氈。
這時,一個名叫杰克·格雷厄姆的偵探也終于開始懷疑上了查理。他試圖向查莉了解查理的情況,并暗示她所崇拜的舅舅很可能就是那個專門以有錢的寡婦為作案對象的系列殺手。查莉對此感到震驚。她一方面努力說服自己這肯定是個誤會,另一方面也開始設法更多地了解舅舅,以徹底解除她的疑慮。與此同時,格雷厄姆也終于說服了查莉,假裝是她的求愛者,以便接近查理。
單純的查莉開始不停地對舅舅的過去進行追問,她其實想證實的只是格雷厄姆的錯誤。她告訴查理,她的母親是以他的名字給她起的名,因此他們不是簡單的舅舅和外甥女,而可以說是彼此的另一個。因此,他們的心靈應該是相通的。
但查理立即敏感到了外甥女對自己的懷疑。他一面反復告訴外甥女他們是真正的一家人,而不應該相信任何外人的說法,另一方面也開始猜度出查莉身后的那個所謂的求愛者格雷厄姆很可能是個偵探。
一天,查理在姐姐家的報紙上看到一篇關于他的犯罪的新聞,他連忙把它撕下來藏在了自己屋里。此舉反倒暴露了他的面目。查莉發現了報紙上的“天窗”感到非常詫異,而隨后她又無意中在舅舅的房間里發現了那個已被揉成一團的消息。她終于不得不面對這個可怕的現實,并決心獨自對真相進行調查。查理很快便感到自己的秘密已被外甥女所發現。這一感覺使他再也難以保持平靜,因而變得一反常態,不時顯露出焦躁和不安。一天,在飯桌上,姐姐一家人無意間議論起系列兇殺案的事情。一向表現得溫文爾雅的查理突然暴怒起來。他難以自制地對那些所謂的闊婦破口大罵。在座的家人被他的舉止驚呆了。查莉更是對舅舅感到了由衷的失望,眼淚不禁奪眶而出。此時,查莉確信舅舅就是格雷厄姆正在追蹤的那個可惡的殺人犯,她開始考慮如何行動。
查莉并不軟弱。但她依然難以割舍長久以來對舅舅的情感,她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母親的感情。一段時間里,她和查理實際上都十分清楚對方在想什么。他們之間的每一個眼神實際上都在向對方透露著各自心中的秘密。而此時,查理已經暗下決心要除掉自己的外甥女。在此之前,他曾把查莉帶到一家酒吧里,試圖消除她對他的猜疑。他再一次搬出親情和他與查莉的特殊關系,努力使外甥女相信她的生活是平靜和溫暖的。她所發現的他那些小小的謊言和所謂的秘密是無關緊要的。然而言談中,查理的語調和眼神卻難以掩蓋他對周圍世界的刻骨仇恨。他說這個世界是地獄,是豬圈,周圍的人都是一群骯臟的豬! 查莉對舅舅的變態感到吃驚,她逃出了咖啡館,跑回家中。
一天,查理偷偷抽掉了閣樓梯子上的一塊樓板,企圖使查莉失足摔死。幸虧查莉機警,才算逃脫了一次災難。
又一天,姐姐一家外出散步。查理看到機會來了,他把查莉騙到汽車里,教她發動汽車,然后借機溜出來并關上了車庫的門。他知道,姐姐家車庫的門經常出現故障而無法打開。就在查莉被不斷積累的汽車廢氣中的一氧化碳熏得昏迷過去時,她家的鄰居華肯斯恰恰從此路過。他發現了車庫里冒出的煙霧,連忙大聲喊叫愛瑪一家。此時,查理為了掩蓋自己的陰謀,搶先沖進車庫救出了查莉。
查理的陰謀已經昭然若揭了。查莉開始和格雷厄姆共同商議如何揭開他的偽裝而又不致使母親的感情遭受打擊。而此時的查理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更如熱鍋上的螞蟻,開始謀劃如何逃跑。他告訴姐姐一家他準備去外地做生意,并讓姐姐一家為他送行。在車站,他假做最后的告別,把查莉騙上了火車。當火車開動時,他在兩節車廂的連接處向查莉“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并告訴她,由于她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因而不得不死去。然后,他抓住查莉等待著另一列火車從對面開過時把她推下車廂。
查莉和查理在狹小的車廂連接處扭打著,瘦弱的查莉顯然不是舅舅的對手。她的半個身子已經落入車廂外。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一列火車從對面高速駛來,查理的惡毒計劃眼看就要實現了。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們所在的火車突然緊急剎車,突如其來的慣性將查理甩了出去……
查莉逃脫了厄運。她在格雷厄姆的陪伴下重新和家人團聚。但他們并沒有把真相告訴家人。于是,查理作為一次事故中的死亡者被安葬了。查莉一家和小城圣羅薩的生活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鑒賞】
1995年,在電影誕生100周年之際,英國的一家權威性的電影雜志評選出了電影誕生一個世紀以來一系列的最佳人物。其中,最佳導演的名字就是在電影史上以懸念大師著稱的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這位幾乎和電影同時誕生的影壇大師在他的一生中不斷以緊張的情節,充滿懸疑的氣氛和精彩紛呈的懸念給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帶來無窮的刺激和愉悅,他也始終按照他自己的藝術理想和哲學探索著獨具魅力的電影語言和人生。影片《疑影》就是希區柯克的犯罪懸疑片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一,同時它也以希區柯克自己最喜愛的影片在這位大師的一系列名聲顯赫的作品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疑影》這個片名很容易使人想起希區柯克最擅長的影片類型——驚險和懸疑片。它也的確是一部典型的希區柯克式的杰作。影片描寫的是一個殺人犯查理在連續殺害了幾名寡婦之后,為逃避警察的追捕而躲到了位于圣羅薩的姐姐家。在那里,查理單純、善良的外甥女查莉由敬慕轉而愛上了他。但不久,查莉便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希區柯克電影中關于謀殺和逃脫的故事又開始了。
驚險和懸念一直是希區柯克抓住觀眾的法寶。而這一希區柯克式的電影元素大概從兒童時代起就已注入了他的心靈。那是他剛剛5歲的時候,父親讓淘氣的小希區柯克把一張字條帶給當地的警察局長。結果,警察按照他父親寫在字條上的要求,把小希區柯克在禁閉所里關了5分鐘。對于一字不識的希區柯克來說,那不明就里的5分鐘的恐懼的等待足以使他終身難忘“懸念”這兩個字。
希區柯克式的懸念是多種多樣的。他有時是始終不暴露罪犯的身份,讓驚險的場景一次次發生,觀眾和影片中的人物都不知道危險來自何處,而使觀眾為誰是罪犯和即將發生什么永遠保持著一種猜測和懸疑。有時則是讓觀眾事先知道了危險的存在,而片中的主人公卻毫不知情,從而使觀眾始終為片中人物的身處險情而捏著一把汗水,他們只能屏住呼吸,眼看著罪犯如何一步步實施犯罪和受害人最終如何逃脫災難。對此,希區柯克曾經有一句名言:知道炸彈在哪里而又不知道它何時爆炸是一種更加令人坐立不安的懸疑。在本片中,希區柯克制造懸疑和緊張氣氛的方式顯然就是這種“讓觀眾先于主人公成為知情人從而使其陷入緊張期待”的“定時炸彈法”。影片一開場,觀眾實際上就已經知道了查理的殺手身份。盡管希區柯克在這里使用的是一種電影化的方式——通過查理房間里的重重陰影、收音機里關于系列殺手的報道和一份有關這一案件的報紙新聞向觀眾暗示出來的。接著,隨著查理來到小城圣羅薩,當愛瑪一家、特別是天真善良的查莉滿心喜歡地歡迎查理的到來時,人們實際上已經會對后來的危險有了預感。此后,從餐桌上的陰謀、樓板事件、車庫里的謀殺一直到最后火車上的高潮段落,查理在察覺到了外甥女對自己真實身份有所了解后幾次對她暗下毒手,而單純的查莉并不知道自己的發現已被這位兇狠的舅舅察覺,屢屢險遭暗算。在這一系列跌宕起伏、險象環生的故事發展之中,邪惡和純潔、陰險與善良之間的對比在力量上構成了一種明顯的不平衡,單純、善良的查莉作為一個女性不僅在力量上成為弱者,而且,她所處于的“不知情”的地位使得站在她一邊而又預先“知情”的善良的觀眾不得不在整個劇情的發展中飽受懸念的 “折磨”。
希區柯克在影片中不但以孤立無援的女主人公和一個個懸念調動著觀眾的神經,也通過他那嫻熟的電影語言的技巧制造出懸疑和令人緊張的氣氛。從影片一開始那籠罩在查理房間里的陰影到利用樓梯、家具等形成的獨特的構圖,都制造著一種令人緊張不安的恐怖的氣氛。同時,希區柯克也通過這部影片表明了自己不僅是一位能不斷給觀眾娛樂和緊張氣氛的懸念大師,他在片中也試圖表達一個他心儀已久的主題:即罪惡就存在于每一個普通人身上,而犯罪和死亡則可以隨時發生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疑影》這部影片若從其創作動因上看,仿佛是希區柯克的偶然所得。其時,已準備離美回國的希區柯克由于戰火的阻隔被迫留在了美國,于是他決定拍攝這個已被擱置了一段時期的故事。這也是他在美國拍攝的第6部影片。故事的素材來自于生活中的一個真實的犯罪事件。原主人公是20年代一個叫厄爾·萊奧納德·納爾森的系列殺手,他相片中的主人公一樣連續在富人區殺害了多名有錢的寡婦,被稱作“快樂的寡婦殺手”。然而,希區柯克并沒有在這名殺手原有的犯罪中尋找故事的懸念和驚栗因素(在影片中,查理以前的犯罪紀錄只是通過暗示表達出來),他只是借用了納爾森的犯罪背景而構制了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犯罪和日常生活中的死亡陰影”的威脅。他把一個系列殺手的又一次謀殺的故事放入一個小城中溫暖的中產階級之家平靜的環境中,同時,又使殺手成為被威脅的對象最親近的人。這很好地體現了希區柯克影片中經常表現的“來自我們身邊的威脅”的主題,從而使他所努力制造的那種死亡的恐怖感更加深入人心。實際上,這一為希區柯克所鐘愛的主題也是來源于他幼年生活中的一次終身難忘的體驗。當時,他家的附近住著一個漂亮的女孩兒,希區柯克在去學校的路上經常看見他。但又一段時間,那個女孩兒不見了。后來,小希區柯克從母親口中得知,那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兒得了一種不治之癥,已經去世了。這一經歷給希區柯克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后來告訴他的友人,從那時起他就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就可以來自自己的身邊,并可能隨時降臨。
因此,在這部影片中,希區柯克采取了一個與他以往在好萊塢電影中所使用的不同的做法,即力求追求每一個生活細節的準確和真實。在拍攝前,他特意選擇了一個普通的美國小鎮,親自到那里去考察,并選中了一位和片中兇手的姐姐同樣為銀行職員的一家人家的房子作為故事的真實景地。片中的一些角色也使用了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這一切都是為了把犯罪和威脅放回到我們的真實生活之中。但顯然有很多人無法理解他的這一番苦心。例如那位提供了景地的房主,就曾以其過分的熱情令希區柯克啼笑皆非——當他準備好了一切,帶領著他的劇組重新回到他選定的那幢房子里準備拍攝影片時,希區柯克才發現,房子的主人因為知道要在他家拍電影,興奮之下,已把整幢房子重新粉刷了一遍,使其完全失去了希區柯克當初所看中的效果。結果,希區柯克不得不讓手下的人又把它恢復成原樣。這個小插曲大概又一次讓這位懸念大師知道了什么叫做 “懸念”。
此外,對于片中的殺手查理,希區柯克也努力使他靠近一個生活中的普通人。通過其姐姐愛瑪的口和查莉對他的崇拜,我們可以知道查理過去曾是一個聰明、懂事,舉止文雅和性格甚至有點羞澀的人,而絕非是個天生的兇殘殺手。他的犯罪對象也顯露出他對社會的貧富不均而產生的憤世嫉俗的仇恨乃至變態的心理。同時,查理也完全知道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然而他卻沒有能力來克服它。片中在餐桌上查理和姐姐一家那段關于那些被害的寡婦的對話就顯示出查理作為一個普通生活中的系列殺手的難以抑制的心理疾患。
上一篇:《畫師的合同》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白晝美人》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