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喬爾杰·彼得羅維奇(Kara·Dorote·Petrovic,1768—1817), 塞爾維亞民族英雄, 1804年大起義的領袖,近代塞爾維亞國家的奠基者。
喬爾杰·彼得羅維奇誕生在塞爾維亞中部舒馬迪亞地區的波托拉村。雙親都是貧苦農民。童年時代,他曾給土耳其封建主放豬,被剝奪了上學的機會。
在喬爾杰生長的歲月,塞爾維亞已被土耳其人侵占了三百余年,土耳其封建主和土耳其蘇丹直轄的近衛軍是這里的主宰。土耳其統治者對塞爾維亞農民課以苛重的地租、人頭稅,還隨意打罵,抓差,霸占他們的妻女。鄉親們的悲慘境遇,使喬爾杰自幼就對土耳其奴役者滿懷深仇大恨。
舒馬迪亞地區自古就是塞爾維亞人民反抗異族侵略者的中心之一。這里的人民多次舉行反抗土耳其奴役者的暴動。先輩的壯舉深深激蕩著喬爾杰的心。1787年,奧地利同土耳其開戰。第二年,剛滿20歲的喬爾杰毅然離開家鄉,奔赴北方的斯列姆戰區①,加入奧地利政府招募的塞爾維亞志愿軍。他作戰奮勇當先,幾次立功,希望以自己的熱血早日促成驅除土耳其侵略者、光復祖國的大業。
奧土戰爭以土耳其人失敗告終。但是奧地利王室拋棄了昔日的同盟者塞爾維亞人,竟把已經趕走土耳其軍隊的塞爾維亞重又歸還土耳其人統治。然而,塞爾維亞人民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也迫使土耳其蘇丹不得不向塞爾維亞人民讓步。1793年蘇丹下達敕令:土耳其近衛軍和封建主必須立即撤出貝爾格萊德帕夏區②,不得再擅自進入這一地區,由塞爾維亞人組織武裝部隊保衛自己的邊界;準許塞爾維亞人選舉本族人擔任大公(權位僅次于土耳其蘇丹委派的帕夏)和區、 縣、 鄉、村各級行政首腦;保護塞爾維亞農民的生命財產,實行貿易自由。
此時, 喬爾杰回到家鄉操持起買賣牲畜的職業。經商以后,境況有所好轉。他仍舊過著儉樸的生活,不肯離開破舊的木房,不愿脫下簡陋的村民服裝。鄉親們都喜歡他,敬重他,因為他長著滿頭烏黑的頭發,大家都親熱地稱他“卡拉”(意為黑色的人)。
塞爾維亞人民安居樂業,引起那些被趕走的土耳其近衛軍和封建主的嫉恨。1801年,他們竄回貝爾格萊德帕夏區,繼續橫征暴斂, 燒殺淫掠。二、三年內, 當地居民的捐稅負擔連增數倍,整個帕夏區怨聲載道。近衛軍企圖壓制塞爾維亞人的不滿情緒,1804年1月,一次就殺害了幾十名抵制他們的地方首領,并策劃殺掉所有敢于反抗的塞爾維亞知名人士。這種暴行頓時激起了劇烈的反抗。數以千計的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紛紛手執兵刃,進入山林,組織了上百支游擊隊。卡拉就是最早的一批游擊隊的組織者之一。
形勢的發展向各支游擊隊提出了聯合的迫切要求。2月上旬,全帕夏區各支游擊隊的首領在舒馬迪亞中部的歐沙茨村聚會,共商發動全國總起義的大計。許多代表不約而同地提名卡拉為起義的領導人,因為他具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出色的組織才能。他不僅在勞苦大眾中素享盛譽,而且作為商業資產階級的一員,能夠獲得上層社會的支持。面臨祖國向何處去的轉折關頭,卡拉毅然承擔起發動總起義的重任。
卡拉向全國人民宣布總起義之后,立即從政治、軍事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針。他清醒地估計到,起義軍的力量是無法同龐大的土耳其帝國抗衡的,要取得勝利只能集中兵力先打擊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所以,在起義之初,卡拉并沒有向土耳其帝國宣戰,而是把土耳其蘇丹同駐扎在塞爾維亞的土耳其近衛軍區別對待,把打擊鋒芒首先指向萬民切齒痛恨的近衛軍。他宣稱:塞爾維亞人起義,完全是因為近衛軍逼迫得他們全無生路。起義軍只打擊近衛軍,并不反對土耳其中央政權。這一策略分化了敵人,使起義軍得以順利地發展。
卡拉領導的起義部隊,不但明確提出了抗暴虐、爭人權的綱領,迅速把廣大農民吸引到起義軍一邊,而且賞罰嚴明,軍令如山,步調一致。這支以農民為骨干的起義大軍,同仇敵愾,士氣高昂,一個多月之內就把帕夏所屬12個區中9個區的近衛軍掃除干凈。全國最大的城市貝爾格萊德,連同斯梅德雷沃、波扎萊瓦茨等戰略要點,也被起義軍包圍。到1805年春天,起義軍徹底肅清了負隅頑抗的近衛軍殘部。卡拉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統帥。
1805年4月,土耳其蘇丹塞里姆三世無視塞爾維亞人民的民族意識急劇增長的現實,下達“解除起義軍,一切權力交給土耳其新帕夏”的敕令。塞爾維亞舉國民眾莫不對此義憤填膺。卡拉深深地了解民眾的情緒,立即召開塞爾維亞民族自古即有的最有權威的“民眾議會”。與會的近千名代表一致通過了向土耳其中央政府要求完全自治的決議,表達了全國人民的心愿。塞里姆三世認為這是“犯上作亂”,立即派尼什帕夏帶領重兵前來鎮壓。卡拉及時把抗暴起義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在這次戰爭期間,卡拉指揮的廣大官兵,接連贏得了數十次戰役的勝利。其中包括1805年8月的伊凡科瓦茨戰役、1806年8月的米沙爾戰役和1806年12月的攻克貝爾格萊德戰役。 米沙爾戰役是卡拉克敵制勝最出色的一仗。他在地形復雜的摩拉瓦河谷設下埋伏,然后以佯敗將敵人的大軍誘入。敵軍眾多的騎兵和大炮在狹窄地帶難于施展。熟悉地理,占據險要的起義軍出敵不意地發動猛烈的攻勢,打得土耳其人幾乎全軍覆滅。此時,土耳其由于同俄國爭奪巴爾干即將開戰,無力增兵塞爾維亞戰場,被迫求和。1807年土耳其政府答應了塞爾維亞談判代表彼得·伊奇科的各項要求:塞爾維亞實行內部自治,自行選舉長老治理國家; 土耳其軍隊立即從塞爾維亞全部撤走;塞爾維亞應上交土耳其的稅額必須確定下來。這個協定史稱伊奇科協定,它是卡拉領導的民族解放戰爭的成果,是塞爾維亞基本上獲得獨立的標志。
隨著大片國土的收復,建立塞爾維亞民族獨立國家的任務提上了日程。早在1805年9月,卡拉就在戰爭間隙,通過民眾會議建立了最高國家權力機構——塞爾維亞人民政府委員會。為了保證新國家名副其實的獨立地位,卡拉同暗地投靠沙俄的政府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奈納多維奇反復進行斗爭,阻止了他把塞爾維亞納入沙俄勢力范圍的罪惡圖謀。卡拉的斗爭受到絕大多數官兵的熱烈擁護,1808年,他們推戴卡拉擔任塞爾維亞大公,使他有權過問政府的各項重要決策。1811年,卡拉改組政府委員會,兼任主席,把馬特維趕下政治舞臺。卡拉挑選了不少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分掌財政、貿易、立法、司法、文教、民政大權。他執政期間頒布的憲法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塞爾維亞發展起來,近代的輕工業企業出現了,貝爾格萊德成為歐洲的重要貿易中心之一。統一的近代民族語言逐步形成。全國第一座大學貝爾格萊德大學也創建起來了。繼十四世紀杜尚帝國①之后,塞爾維亞又呈現出繁榮興旺的局面。
在形勢很好的時候,卡拉并沒有放松警惕。多年來的斗爭經驗告訴他:土耳其絕不會善罷甘休。他提醒人民:土耳其的威脅不容忽視,同時積極進行外交活動,為塞爾維亞爭取盡可能多的盟國,以抗御土耳其。對于歐洲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卡拉作了準確的估量。還在1804年9月,卡拉就派出一個代表團前往俄國試探合作的可能性,并得到俄國外交上的支持。他認為,只要不損害國家領土完整和權益,就應該利用俄、土之間爭奪巴爾干的利害沖突,進一步聯合俄國。1807年6月,塞、俄簽訂了軍事同盟協定,規定俄國軍官幫助塞爾維亞訓練軍隊;一旦塞爾維亞遭到土耳其進攻,俄國有義務對土作戰。卡拉還注意到同遭受土耳其欺壓的黑山等國家、部族結盟修好。這些外交活動都產生了顯著效果——俄土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伊奇科協定的簽訂。1809年春土軍犯境,根據軍事同盟協定入境助戰的俄軍,阻止了土軍向腹地深入;黑山也攻打土耳其軍隊的側翼。
堅決捍衛祖國神圣的主權,這是卡拉執政的一條指導性的原則。1812年5月,俄國為了與法國爭雄歐洲,違背塞俄軍事同盟協定,單獨與土耳其簽訂了布加勒斯特和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竟背著塞爾維亞,在和約的第八條中任意削減塞爾維亞的自治權——允諾土耳其有權在塞爾維亞駐扎衛戍部隊,完全違背五年前簽訂的伊奇科協定。卡拉代表祖國,嚴詞譴責這一條文的非法性。他指示正與土耳其談判的代表團,堅持要求比伊奇科協定更充分更徹底的自主權。此外,應邀前來協助塞爾維亞政府工作的俄國顧問超越職權范圍,企圖在塞爾維亞新憲法中加進有礙自治傳統和剝奪高級將領參政權力的條文。這種干涉塞爾維亞內政的做法遭到卡拉的否決。
布加勒斯特和約使土耳其侵略者免除了后顧之憂,又給他們提供了塞爾維亞“違抗”和約的借口。1813年夏,土耳其以傾國之力侵入塞爾維亞。此時塞爾維亞存在許多不利的因素:剛剛掌權的資產階級力量還很薄弱,他們的階級利益又使他們無法有效地聯合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作為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卡拉,不能不受到本階級的局限。他擔任國家元首以后,就逐漸脫離了廣大群眾,首先是基本群眾——農民。他沒有認真解決農民最迫切的土地問題,造成農民革命積極性下降。他開始積聚私人財產,變得高高在上,對部下由嚴厲而變為驕橫專斷,他同官兵的關系有所疏遠。一些將領也由于爭名奪利,互相傾軋,遇到危難互不救援。有些人甚至沉溺酒色,使所轄要塞防務松弛。在這種情況下,塞軍面對強敵,連戰不利,即使身患斑疹傷寒的卡拉抱病上陣,也未能挽救頹勢。為了保存實力,卡拉于10月初率部退入匈牙利,后又去俄國求援,以圖重振旗鼓。
卡拉領導的為期10年的革命戰爭,給予土耳其奴役者以沉重打擊,極大地提高了全國人民爭取自由的信心和勇氣。正是在此堅實基礎上,卡拉的部將米洛什能于1815年再次發動起義,使塞爾維亞擺脫了異族統治。
滿懷為國家效力熱望的卡拉于1817年6月底回國。當時,已迅速演變為新貴的米洛什集團,由于鎮壓農民運動,屈從列強的擺布,搞得聲名狼藉。他們唯恐德高望重的卡拉被人民擁上國家元首的席位,匆忙派刺客于7月13日暗殺了卡拉。
但是,卡拉的名字在塞爾維亞人民的心中是不可磨滅的。通過他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戰爭,塞爾維亞人民開拓出巴爾干半島第一塊自由解放的國土,直接促成了塞爾維亞的最終獨立,并且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本世紀希臘、保加利亞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每一位公民,為了你們自身的自由,也為了你們自己子女的命運,只有拿起武器,在保衛祖國和信仰的攸關的斗爭中不惜犧牲地戰斗,全民族的復興在呼喚著我們!
——卡拉·喬爾杰·彼得羅維奇
上一篇:喬叟
下一篇:喬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