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埃利蒂斯·桑托林頌歌》經典詩文賞析
你從雷霆的腹中誕生
在懺悔的云里顫動
堅忍,大膽,嚴峻如石頭
你召喚太陽專作你的第一個見證
讓你面對強烈的光之輻射
打出去,引起海上一個戰斗的回聲
海醒了,起而反抗,
你挺起一個巖石的胸膛
上面記載著南風的靈感
讓痛苦在那里雕刻自己的內臟
讓希望在那里雕刻自己的內臟
用感化宇宙的言語
用火,用煙,用巖漿
你產生白晝的音響
你上升,
到視覺的綠色和玫瑰色的門廊,
崇高的理智把洪鐘敲起
把八月中陽光下的禽鳥來贊揚。
靠近海濤的訇鳴, 泡沫的哀嘆
在睡眠的圣餐品之間
當黑夜在星星的荒野中徘徊
搜尋著黎明的證言
你體驗誕生的歡忭
你是第一個跳進了寰宇,
為大海所產生, 斑巖所孕育
你向遙遠的天涯寄送
在海的警戒中養成的祝福
去把白日蘇醒時的柔發愛撫
心搏的女王, 愛琴海的羽翼,
用感化宇宙的語言
用火, 用巖漿, 用煙,
你發現了你命運的偉大設計。
如今正義昭彰地站在你面前
黑色的山岳在光輝中行駛
熱望在挖掘它們的噴火口
在心靈飽受折磨的境地
而從希望的斗爭中一個新的地球準備好了
可以披著滿身虹彩的晨曦
讓那復活夢想的人類
那個歌頌太陽懷抱的人類
大踏步前進,帶著山鷹和旗幟
懷著最大憤怒的女兒啊
大海生育的,赤裸著身體,
打開人類光榮的大門
好讓健康來美化土地
讓感官可以萬紫千紅地開花
可以張開它們的羽翼
讓自由可以從四面八方吹起
在風的宣告中
閃出個新的永恒的美人
當那三小時年齡的太陽升起的時候
她渾身蔚藍,演奏創造的風琴。
(李野光 譯)
桑托林是希臘的一個島嶼,地處愛琴海中心。柏拉圖在其未完成的對話篇《克利提阿斯》中曾敘述過的天堂阿特蘭提拉島,可能就在桑托林島附近。神秘的天堂阿特蘭提拉島后來在火山爆發中崩裂并沉入愛琴海底,科學家們在桑托林附近發現了證明島嶼當年沉沒地點的第一手資料。詩人說:“我曾在《公開信》中敘述過,我是如何在青年時代首次漫游愛琴海的中心桑多里尼(即桑托林)島的。我感到自己就象世襲國王,繼承了所有的大海。這種感覺在年輕時就特別強烈。”這首詩就是這種特別強烈的感覺的天才表現,是對自然的禮贊,對期待著復活夢想的希臘人民的頌歌。
該詩發表于一九四○年, 當時詩人二十多歲,充滿青春氣息,又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很深,自然和變形在詩人的早期作品中占主導地位。對桑托林島的自然風光作變形的夸張和激情的贊美,使全詩產生了巨大的情緒張力。
詩的第一節寫桑托林島在風云雷霆和咆哮的大海中堅如磐石的形象。它第一個迎來日出,沐浴陽光,同海浪搏擊。第二節緊接著寫它同海的搏斗。有飽含痛苦與希望的堅強胸膛,有撼天動地的轟響,有海天之際變幻的色彩,有陽光下的飛鳥,更有理智的洪鐘敲響。 在這里詩人調動視覺、 聽覺、 幻覺, 織成直覺的交響畫面, 令人神往。 第三、 四兩節寫夜景和黎明時分的桑托林。它在黑夜里為斑巖孕育, 在黎明時誕生, 在晨曦中撫摸太陽的柔發,充滿了詩人神奇的想象。 第五、 六節寫陽光下的桑托林的戰斗命運和必勝信念。 其中女王與羽翼的形象讓人聯想到展翅的勝利女神像。 正義的太陽高照, 山岳如同大海上行駛的船, 迎來為希望而斗爭的一個又一個虹彩滿天的早晨。 曾經創造了輝煌的古希臘文明的民族, 正為恢復古老的夢想, 為追求光明而揚旗奮進。 詩的最后兩節沿著前兩節的思想進一步深化, 歌唱自由和創造, 歌唱新生的桑托林——新希臘的象征。當希臘擺脫西方理性主義束縛, 恢復其自古有之的感覺與抒情的東方文化特色時; 當人類真正懂得了自己光榮的歷史, 懂得用健康來裝扮土地, 懂得讓感官萬紫千紅地開花, 讓感官展翅飛翔, 懂得自由的價值, 新的永恒的美人將在年輕的太陽照耀下, 在創造的風琴聲中, 一身蔚藍地向你走來。
這首詩集中代表了詩人的藝術特色和追求, 正如其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理由所說: 他的詩以希臘傳說為背景, 用感覺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銳, 描寫現代人為自由和創新而奮斗。 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詩人在西方理性主義中恢復東方感性價值, 在古典主義中融進現代氣息。 詩人在古與今、 東與西諸文化交融中所作的極其寶貴的探索, 是值得人們永遠學習、 永久紀念、 永遠珍視的。
(王川平)
上一篇:〔意大利〕鄧南遮《松林中的雨》賞析
下一篇:〔德國〕席勒《歡樂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