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波·深谷睡人》經典詩文賞析
綠谷,那兒一條河流歌唱
瘋狂地向草叢披灑銀點;
那兒,傲然的山峰上,太陽
閃耀: 小小溪谷, 流光四濺。
一個年輕兵士, 張口, 光頭。
項頸浴于藍水蓮的清涼,
熟睡著, 云天下, 光雨如流,
他蒼白的臥在翠草床上,
腳枕菖蒲, 他熟睡著。微笑
象一個病孩微笑, 他睡覺:
天地啊, 溫撫他吧: 他冰涼。
芬芳刺激不了他的鼻孔;
手放胸上, 寧靜的, 陽光中
他熟睡。 他右旁兩點紅洞。
(施穎洲 譯)
以丑為美, 在悲劇與邪惡中點化出生命的真實, 似乎是法國現代詩歌的一個傳統。 蘭波作為波德萊爾之后法國的卓越詩人, 在審美追求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德萊爾《惡之花》的影響。 “他所描寫的對象是那在這光明的方寸四周浮蕩著的影和半影, 用他那直覺的頓悟來燭照他們。 ” (梁宗岱 《詩與真二集》 ) 《深谷睡人》 寫的是一個犧牲在河流邊的士兵,我們卻絲毫感覺不到恐怖與壓抑, 反而通過抒情的詩境獲得一種恬靜、 和諧與美的凈化。 關鍵是, 蘭波創造了一個安靜、 優美得叫人神往的畫境, 讓人渴望置身其中。
詩人先勾畫出一種自然景觀,碧綠的山谷, 有一條河流象一個流浪歌手在其間穿行, 河水激蕩到兩岸的草叢上, 經過陽光的照射, 閃爍出銀色的波光, 山谷四周到處都充溢著流光與濤聲的回響。 然后,詩人再在這個水乳交融的和諧靜謐的自然景物之中, 點染出一個年輕的士兵,他的“項頸浴于藍水蓮的清涼”中,仰臥在翠綠的草床上,任云天下的光雨如流,他熟睡著,腳枕在菖蒲草上,象一個生病了的柔弱的孩子般,年輕士兵的睡像與他所置身的自然達到這樣一種奇妙的和諧:整個草地是他的睡床,讓藍水蓮的清涼沐浴著他,讓陽光象照在水面一樣穿透他的身體,他還帶著微笑,而且象一個躺在母親親切呵護之中的生病的孩子一樣, 陶醉、舒坦、無力而又甘甜地微笑,他睡得多么舒暢呵!直到詩的結尾,詩人才交待這個士兵已經犧牲,可是,詩人的詩筆寫到死這個恐怖事件時,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那種優美的筆調,優美的態度,優美的想象:“他右旁兩點紅洞”,輕輕一筆帶出,連他被奪去生命的兩個槍洞也象紅色的花朵,紅色的小小的洞穴,在青山綠水之間產生出新的趣味,仿佛是一種新的更有魅力的景觀。讓我們在風景畫中接受死亡,讓我們在青山綠水之中,在微笑著的睡像中走近死亡,蘭波確實是鬼斧神工,創造了詩的奇跡。
整首詩,都在一種輕松舒緩的節奏中發展著,除了畫面的傳神,詩本身的語言和節奏都與詩所呈示的畫面達到一種奇妙的和諧,“流光四濺”、 “光雨如流”、 “象一個病孩微笑”等優美輕快的詩句,都能很好地激發人的審美想象,使整首詩在審美效果上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
(羊子)
上一篇:〔意大利〕夸西莫多《消逝的笛音》賞析
下一篇:〔英國〕·丁尼生《渡過沙洲》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