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丁尼生·鷹》經典詩文賞析
他用扭曲的手把崖抓住;
上頭近太陽, 地屬荒涼的區域,
環以蔚藍的廣宇, 他就立彼處。
起皺紋的海水在他下面爬;
他從峭壁處注目了察,
他象雷霆一般沖下。
(鮑屢平 譯)
《鷹》是丁尼生的又一名作。短短的六行詩, 一只勇武矯健的雄鷹形象便躍然紙上, 使人迎面感受到一股力度與速度碰撞出來的蒼勁雄風。 在詩中, 詩人熟練地運用了擬人、夸張、 借喻、 明喻、 對比等多種手法,通過洗練而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心中的“那一只”鷹。 詩風蒼勁有力, 有聲有色地完成了一曲 “強者的頌歌”。 詩的前三行意境深遠。 火紅的太陽, 蔚藍的蒼天, 荒涼的崖, 扭曲畸形的鷹爪……一幅幅圖畫, 在讀者的眼中組合成了一個蒼涼、 靜謐而又深遠的世界: 在一片荒涼而險峻的地方, 一只蒼鷹屹立于崖之上。 它站得那般的高遠,頭上已緊挨太陽;它是那樣的孤立無援, 深陷于無垠藍天的包圍圈……高遠深邃的背景,蒼涼靜謐的氛圍, 成功地烘托出了鷹不甘寂寥、 伺機出動而又耐心等待的生動情態, 從而為后三行的動態描寫作了極好的鋪墊。 詩的后三行, 畫面從無限的時空中一下濃縮到了瞬間眼前: 在雄鷹的腳下, 大海布滿了皺紋, 竟象一只年老力衰的動物在緩緩爬行; 而雄鷹則居高臨下, 俯瞰大海, 搜尋著, 然后撕破藍天的重圍, “雷霆一般”呼嘯而下, 沖向它期待以久的目標……一語“雷電”, 將雄鷹俯沖那動作之迅猛,以及它俯沖時形體之犀利與矯健, 勾畫得活靈活現, 從而將那只勇猛矯健的雄鷹深深地印在了讀者的腦海之中。
原詩從格律形式上講是一首規則的“三行詩” (即每節三行, 三行同用一個韻腳的格律詩) , 共分兩節。 這里采用的譯詩把它們合而為一, 使詩顯得更加緊湊、 簡短。這兩小節具有大不相同的意境:一節靜態描寫蒼涼冷峻,一節動態描寫生動激越;前一節的鷹似乎置身于無限的時空,后一節的鷹則完全表現在瞬間眼前。兩個小節具有截然不同的聲韻:前三行用一韻腳,后三行用一韻腳。這種前三句押一韻、后三句又另押一韻的情況,在中國詩中也不常見。
(曉佳)
上一篇:〔蘇聯〕勃洛克《風從遠方吹來》賞析
下一篇:〔墨西哥〕帕斯《黎明》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