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哈利斯·黎莫斯的故事:·白兔和他的敵人》全文|賞析|讀后感
販奴船把一個心中珍藏著大量非洲童話故事的黑人黎莫斯,賣給了一個莊園主。美國19世紀末的作家和兒童文學研究者喬埃爾·錢德萊·哈利斯(1848—1908)把從黎莫斯那里聽來的富于傳奇色彩的故事轉述出來,寫成了黑人童話故事集《黎莫斯的故事》(1880)。“它們成了南方每個家庭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哈利斯語)。這部童話故事集在美國當時產生的轟動效應,有馬克·吐溫的評述為證,他說:1880年哈利斯發(fā)表的童話在全國獲得了廣泛的聲譽,當時所有的孩子如同聽什么哲人和先知的故事那樣聽了這些故事。
《黎莫斯的故事》中特別生動、特別逗人喜愛的是講述動物的那部分故事,尤其是那部描寫永不氣餒的白兔和狐貍智斗的中篇童話《白兔和他的敵人》(中譯名)。
白兔憑著自己的智慧、機敏、勇敢和沉著,同設下圈套和陷阱傷害他的狐貍、狼和熊作不屈的斗爭,非但沒有被他們捉住,相反戰(zhàn)勝了他們。
這里所選“瀝青孩兒的故事”和“白兔的坐騎”兩節(jié),集中描寫白兔臨危不懼,在與敵周旋的同時急中生智,變劣勢為優(yōu)勢,轉下風為上風。在“瀝青孩兒的故事” 中,狐貍所設下的圈套挺“絕”,可謂機關算盡,可惜白兔的脫身之計令人信服的力量不夠強大。但到“白兔的坐騎”中,就輪到白兔“絕”了,白兔能用馬鞍和馬勒把會神機妙算的狐貍治住,迫使它成了這一出精彩喜劇中的丑角。
這兩節(jié)故事把讀者的注意力牢牢拴在算計、反算計,陷害、反陷害的緊張情節(jié)之中,所以它們是兩段有著鮮明的非洲色彩的、可讀性很強的幻想故事,而后一段尤其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韋葦 王新志·
白兔和他的敵人
瀝青孩兒的故事
狐貍未能捉到白兔,他永遠也不會捉到白兔的。但是,有一次,白兔的遭遇可真夠危險的了。這件事是這樣發(fā)生的:
一天,狐貍決定把白兔用到響尾蛇身上的一條計謀施展到白兔身上。他搞了些瀝青,細心地動手干起來,很快就做了一個假人。這個假人看起來像個小孩兒,狐貍就管它叫 “瀝青孩兒”。
然后狐貍拿起瀝青孩兒,把它放在大路旁,他自己就藏在附近的樹叢里。沒等多長時間,白兔走過來了,并且看見了瀝青孩兒。這個小家伙孤零零蹲在路旁,頭上還帶著一頂帽子。白兔想同這個黑油油的可笑的小家伙說說話。
“早安!” 白兔先打招呼,“今天天氣真好啊,是不是?”
瀝青孩兒一言不發(fā),白兔靜靜地等待。
“你今天身體可好啊?” 白兔問。
白兔又等了一會兒,瀝青孩兒仍然緘默不語。
“你身體到底怎么樣啊? 你聾嗎?!”白兔問。“如果你聾的話,我說話的聲音可以再加大一點。”
瀝青孩兒仍然閉口不答,狐貍在一旁藏著仔細察看動靜。
“你太不禮貌了,” 白兔說,“如果你不脫掉你那個帽子并回答‘你好’,我就狠狠地揍你一頓,算是對你的教訓。”
狐貍暗自發(fā)笑,瀝青孩兒仍然不語。
白兔問 “你好”,接著又重復了三、四遍,瀝青孩兒始終不做聲。
白兔動怒,給了它一拳。這就是個危險的開端。他一打,手就粘上了。瀝青孩兒太重,白兔無法掙脫,心急如焚。瀝青孩兒既不動,也不吭。狐貍暗喜,繼續(xù)在一旁等待時機。
“放開我!” 白兔大吼道,“不然我就用頭撞你,那你可吃不消。”
白兔一急之下就用頭去撞瀝青孩兒,他的頭也粘上了。
這時狐貍從樹叢里爬出,走上前,問:
“你好哇,白兔老弟? 你在這里干什么呀?”
狐貍笑啊,笑,笑得在地上滾來滾去。
“我想,你今天將會跟我一起去共進午餐了吧? 這一次我還準備著甜菜呢!我相信你一定會很喜歡的。”狐貍又笑了:“哈哈,我現(xiàn)在就去撿些柴來,生起一堆大火,今天我要吃烤兔子肉,也不用什么炒鍋了。” 狐貍說。
白兔的處境很危險,但是他不怕。他只是假裝害怕,便懇求說:
“狐貍大哥呀,你拿我怎么辦都行,但是請不要把我扔到樹叢里去。你可以燒我,但是,你千萬別把我往樹叢里扔。”
狐貍想好好處治白兔一番,想狠狠地傷害他一家伙。聽了白兔說的話,他又不喜歡他的第一號方案了,于是他說:
“生一堆大火太麻煩了,我想我還是把你活活吊死為好。”
“你把我吊死也好,溺死也好,” 白兔說,“可是你無論如何不能把我扔進樹叢里。”
狐貍記起法官老熊未能把白兔淹死的事,所以他說:
“我沒有吊你的繩子,附近也沒有水。我想,還是剝你的皮吧!”
“剝我的皮也行,狐貍大哥,” 白兔說,“砍我的腿也可,不過,你千萬別把我扔進樹叢里。”
聽罷,狐貍拽住白兔的后腿,把他同瀝青孩兒分開,用力把他扔進了樹叢里。只聽樹叢里響了一聲,狐貍眼睜睜地站在那里等著看熱鬧。他想: “將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后來他聽到一個聲音,是有人在叫他。他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白兔已到達樹叢的另一邊。白兔正坐在一根木頭上刷他毛上的瀝青哩! 他抬起頭對狐貍喊:
“狐貍老兄啊,狐貍老兄,難道你還不知道我從小就常在樹叢里玩耍嗎? 你把我扔進樹叢里,就算你老兄送我到家啦!”
這時狐貍才明白過來,剛才他被白兔給攪糊涂了,上當受騙了。“白兔太聰明了,我收拾不住他。”他對自己說。他決定目前暫且不理他,等個好機會再說吧。
這段離奇的故事就結束了; 這是白兔所受到的最后幾次教訓當中的一次,但是他給狐貍的教訓才僅僅是開始。
白兔的坐騎
米杜太太是白兔的一位好鄰居。她為人和氣,人人都喜歡拜訪她。她有三個女兒,她們喜愛跳舞、唱歌,好聽各種各樣的故事。有一天,有人在她們面前講了瀝青孩兒的故事。那人講完走后不久,白兔也來看望米杜太太了,米杜太太問明了白兔有關瀝青孩兒的故事后,姑娘們都笑了,可是白兔坐在那里卻不動聲色。他想讓她們笑個痛快。最后,白兔大腿壓在二腿上,微微一笑,說:
“女士們,女士們,狐貍曾經當我爹的坐騎達三十年之久。也有可能更長些,不過,我只知道這么三十年。后來,因為狐貍年邁,腿腳不靈,不能當一匹好的坐騎了,我爹便打發(fā)他走了。”
次日,狐貍來看望米杜太太。當他再次恥笑白兔時,米杜太太和姑娘們向他重復了白兔說過的那些話。狐貍齜齜牙,看來很生氣。他離去的時候說:
“女士們,我現(xiàn)在不予辯駁,但是我要讓白兔來到這里,當著大家的面,把他自己的話收回。”
狐貍憤憤地辭別了米杜太太,徑直奔向白兔家。白兔正在等候著他,但是卻關著門兒。狐貍叩門,無人應聲。狐貍再叩門: 嘣! 嘣!
這時白兔假裝著聲音虛弱地低聲問:
“是你嗎,狐貍大哥? 我一個人在家呀,我生病了。快去給我請醫(yī)生吧,狐貍大哥,跑快點。”
“白兔弟弟,”狐貍說,“米杜太太要舉行一個宴會。姑娘們都到齊了,我答應把你帶去。宴會上少了你,姑娘們可不高興,她們讓我來請你了。”
“我病得太難受了。” 白兔回答說。
“哦,沒那么嚴重吧。”狐貍說。
“我走不動啊。” 白兔說。
“我送你。” 狐貍回答說。
“怎么個送法?”
“抱住。”
“但是,你會失手的。”
“不,我不會失手。我會很細心的。”
“不行,不行。” 白兔說。“如果你樂意送我去的話,你就得背著我。”
“好吧,我就背著你。”
“不過,沒有鞍子我可騎不好。”
“我家有馬鞍,我可以把它拿來。”
“沒有馬勒我還是不能騎。如果不拉住馬勒,我會從馬鞍上摔下來的。”
“馬勒我也有。”
“好吧,雖然我大病在身,如果你戴上馬鞍和馬勒把我背到米杜太太家,我就能去參加宴會了。”
“我不能把你背到米杜太太家。我可以背你,快到她家,然后你就屈尊走幾步吧!”
“可以吧! 這問題不算太大。” 白兔說。
白兔應允之后,狐貍就回家戴馬鞍和馬勒。
“他想戲弄我,” 白兔想,“然而我懂得怎樣對付他。” 然后他起了床,梳梳頭,準備去赴宴。狐貍很快就回轉來,身上佩戴著馬鞍、馬勒,活像馬戲團里的小矮馬。他停在門前,就同一匹真馬一樣站在那兒等候著白兔。白兔開了門,跳上鞍,就出發(fā)了。
因為狐貍的頭上拴住馬勒,他看不見騎在馬鞍上的白兔在干什么。但當白兔抬起一只腳的時候,狐貍覺察出了這個動作。
“白兔弟弟,你在干什么呀?”狐貍問。
“我把左褲管向下拉一拉,狐貍大哥。”
后來白兔又把另一只腳向上抬了抬。
“現(xiàn)在你在干么呀,白兔弟弟?”
“我把右褲管向下拉一拉,狐貍大哥。”
但是,事實上白兔一直在戴踢馬刺。當他們距米杜太太家很近時,白兔把馬刺深深地刺入狐貍的兩肋,狐貍被刺疼了,無法忍耐,就拼命地奔跑起來。他一生中還沒跑過這么快過呢!當他們到達時,米杜太太和姑娘們都在門廊下坐著,但是,白兔并不在大門口下鞍。他又向里邊騎了點,才跳下來把狐貍拴在籬笆上。然后,他走過去跟米杜太太和姑娘握手,進屋坐下,點上煙斗,高聲說道:
“女士們,我不是同大家講過,說狐貍曾當過我家的坐騎這件事嗎?他現(xiàn)在跑不太快了。不過,如果我每天騎著他遛一遛,一個月之內他便會大大改觀的。”
說到這里,白兔咧著嘴笑了,姑娘們也都大笑起來。米杜太太說:
“好嘛,白兔弟弟,你有一匹好馬,當然每天都要騎一騎羅!”
他們聊著天,唱著歌,姑娘們還彈著鋼琴。狐貍卻一直被拴在籬笆上,無法掙脫。
最后白兔向大家一一告別,解下“馬”,跳上鞍,揚鞭而去。
狐貍忍氣吞聲,他順著路向前走,一句話也不說。但是白兔很了解他的坐騎這時心里在想些什么,所以他這時倒有幾分擔心。狐貍順著大路慢慢地走著,待遠離米杜太太的房屋,姑娘們再也看不到他時,他就像一匹野馬一樣狂蹦亂跳起來,企圖把白兔從鞍上掀到地上。但他狂跳一次,白兔就用踢馬刺刺他一次,他只好繼續(xù)往前奔跑。
狐貍走著走著又想出了一個點子。他停下腳步,躺在地上打滾,這樣一來白兔便不得不從馬鞍上跳下來逃跑。
(柴紀堂譯)
上一篇:《【美】·勞伯爾·信》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美】·塞爾登·蟋蟀在時報廣場》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