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圣-埃克絮佩利·小王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又是職業飛行員,又是著名作家,《小王子》(1943)的作者安托萬·德·圣-埃克絮佩利(1900—1944)是絕無僅有的一例。
《小王子》是一部詩意洋溢的諷喻性童話。小王子為尋覓真誠的愛和友誼,先后訪問了六顆行星。第一顆行星上只住著一個可笑的權欲迷; 第二顆行星上只住著一個虛榮迷,他老舉著一頂滑稽的帽子以便向喝采的人還禮,可惜總也沒有一個人來; 第三顆行星上住著一個酒鬼; 第四顆行星上住著一個占有全部星星而終日忙碌的商人,他已經把星星數到五億零一百六十二萬二千七百三十一顆; 第五顆行星上住著一名辛勤工作的燈夫; 第六顆行星上住著一個不知海洋、山脈為何物的老地理學家。小王子覺得只有燈夫的生活才有意義。
孩子的處世態度和看問題的觀點是區別已獲得“健全思維”能力的成人的。成人都接受“流行的、統一的信仰”,而小王子堅持以“兒童的”、與成人不一致的觀點來看待世界。“小王子”從外星球來,而作者常離開地球表面工作,某種意義上講,“小王子”也就是作者本人。
這里選三章,章節的標題系編者所加。第一章(“小王子放棄畫家生涯”)介紹小王子同成人之間矛盾對立的看待事物的眼光。這一章讀來撲朔迷離,似懂非懂,所含理義難于琢磨透徹。第十三章(“小王子在第四顆星球”)和第十五章(“小王子在第六顆星球”)是分別對商人和老地理學家的幽默諷刺。前者醉心于占有所有的星星,商人的占有欲被寫得透骨入髓; 后者醉心于地理著作,而從不打算自己去探險,去發現,是對一類“學者” 的入木三分的嘲諷。作家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在創造和想象的幽默中體現得殊為充分。
這部童話的底蘊在狐貍的闡釋中透露出來: 愛和友誼就應在你身邊尋覓。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努力把好的變得更好,這樣你就會感到幸福; 如果你使別人的心感到親熱,那么你對周圍的存在都不會感到空虛。
作者通過這部童話表達了一種熱愛人們的信念。
這是一部長于沉思遐想的作家寫的童話。這部作品也像他的其他兩部優秀代表作一樣,在沉思遐想中探討人生的真諦。作者以高超的寫景狀物的藝術才能,真實、生動而又精微地描繪了非人間的人事和景物,用純凈的散文語言刻畫了各種人物形象,表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充溢詩意的思緒。
·韋葦 潘延·
小王子
小王子放棄畫家生涯
我六歲的時候,看到過一本寫原始森林的書,名叫《真實的故事》,書中有一張非常美麗的插圖。上面畫著一條蟒蛇正在吞食一只猛獸。
書中是這樣寫的:“蟒蛇捕到了野獸,就囫圇吞下,連嚼都不嚼。隨后就再也不能動彈了,要一直睡上六個月來消化肚里的食物。”
那時,我腦子里總想著原始森林中的那些驚險故事。于是,我用彩色鉛筆畫出了我的第一張圖畫。我的第一張圖畫是這個樣子。
我把我的杰作拿給大人們看,并問他們看了害怕不害怕。
他們回答我說: “一頂帽子有什么好怕的?”
我畫的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條蟒蛇,它正在消化肚里的那頭大象。為了讓大人們都能看懂,我干脆把蟒蛇肚里的東西也畫了出來。這些大人啊,總得要別人給他們解釋呀解釋。下面就是我的第二張圖畫。
大人們勸我,還是把那些剖開的,或者完整的蟒蛇畫丟到一邊去吧,多關心點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為好。就這樣,在我六歲那年,我只好放棄了美好的畫家生涯。由于我的第一張和第二張圖畫都不成功,我自己也就灰心喪氣了。大人們自己總是什么也弄不明白,還得要孩子們給他們反來復去地解釋,真是煩死人了。
我不得不選擇另外一種職業,于是我就學會了駕駛飛機。我差不多飛遍了整個世界。說真的,地理知識可真幫了我的大忙。哪兒是中國,哪兒是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我一眼就能辨認出來。假如夜間迷航的話,那地理知識就顯得更有用了。
這樣,在我的生活經歷中,我就和許許多多嚴肅的人頻繁來往。我在大人圈子里生活了好長一段時間,并對他們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盡管如此,我對他們的看法也沒改變多少。
每當我遇到一個我認為頭腦稍微清醒的大人們時,就拿出我一直保存著的第一張畫試他一試,看他是不是真的能看懂。但是,回答我的總是老一套: “這是一頂帽子。” 于是,我就再也不跟他談論什么蟒蛇啊,原始森林啊,星星啊,而是說些他能夠聽得懂的事情。我跟他談談打橋牌呀,說說打高爾夫球呀,聊聊政治呀,要么就把話題扯到領帶上去。這么一來,這個大人倒挺高興,因為他結識了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小王子在第四顆星球
第四顆是商人的星球。這個人可真夠忙的,小王子來到時,他甚至連頭都顧不得抬一抬。
“您好,” 小王子對他說,“您的香煙滅了。”
“三加二得五。七、五得十二。十二加三等于十五。你好。十五加七,二十二。二十二加六,二十八。我沒工夫點煙。二十六加五,三十一。喔唷! 總共是五億零一百六十二萬二千七百三十一。”
“五億個什么呀?”
“嗯? 你還在這兒? 五億零一百萬……我也不清楚……我的工作多極了! 我是非常嚴肅認真的,我,我沒工夫跟你說廢話! 二加五等于七……”
“五億零一百萬個什么呀?” 小王子又問道,他生來就是這樣,非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可。
商人這才抬起頭來:
“我在這個星球上已經住了五十四年了。五十四年來,我只被打攪過三次。第一次是在二十二年前,天知道從哪兒掉下來一只金龜子,發出駭人的巨響,害得我在一次加法運算中出了四個錯。第二次發生在十一年前,那是因為我的關節炎發作。我缺乏鍛煉,可我哪有時間去閑逛呀。我是嚴肅認真的。第三次嘛……就是現在。我剛才是說,五億零一百萬……”
“一百萬個什么呀?”
商人明白了,不回答小王子他就休想得到安靜:
“一百萬個有時能在天空中看得見的小東西。”
“是蒼蠅嗎?”
“不是。是一些閃閃發光的小東西。”
“是蜜蜂啦?”
“也不是。是一些使懶漢們想入非非的金黃色的小東西。但我是個嚴肅認真的人! 我可沒有時間胡思亂想。”
“啊! 是不是星星?”
“正是星星。”
“那么,你把這五億顆星星做什么用呢?”
“是五億零一百六十二萬二千七百三十一顆。我是個嚴肅認真的人,我,我講究準確。”
“你把這么多星星做什么用呀?”
“我把它們做什么用?”
“對呀!”
“什么也不做,我占有它們。”
“你占有星星?”
“是呀!”
“我曾經見到過一個國王,他……”
“國王不占有。他們只‘統治’。這是絕然不同的兩碼事。”
“你要這么多星星有什么用呢?”
“可以使我發財致富哇!”
“發財致富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有人發現了星星,我就把它們買下來。”
小王子心中暗想,這個人哪,說起話來真有點兒像那個酒鬼。
盡管這樣,他還是向他提了一些問題:
“怎么才能占有星星呢?”
“你說它們屬于誰的?” 商人不耐煩地反問道。
“我不知道。不屬于任何人。”
“那好啦,星星是屬于我的,因為我第一個有這種想法。”
“這就是理由嗎?”
“當然啦。當你撿到一顆不屬于任何人的鉆石,那它就是你的。當你發現一個無主的海島,它也是你的。當你第一個有了某種創見,你就申請發明專利證: 它是屬于你的。而我占有星星,就是因為在我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占有它們。”
“這倒是真的,” 小王子說,“那你用它們做什么呢?”
“我管理它們。我統計它們的數目,反反復復地計算,”商人說,“難哪。不過,我是個嚴肅認真的人。”
小王子對這樣的回答并不滿意。
“要是我有一條圍巾,我把它圍在脖子上。要是我有一朵花,我把它摘下來戴上。可是你不能去摘星星呀!”
“是不能,但是我可以把它們存在銀行里呀!”
“這是什么意思?”
“這就是說,我把星星的數目寫在一張小紙片上,然后就把它鎖在抽屜里。”
“這就行了嗎?”
“這就行了。”
真有意思,小王子心想: “可就是不太嚴肅。”
在重大的事情上,小王子與大人們的想法截然不同。
“我呢,” 小王子說,“我有一朵花,我每天給它澆水。我還有三座火山,每個星期我清理一遍火山口,就是那座死火山,每次也要通一通。誰能保證它不爆發呢! 我占有它們,這對火山口和花兒都有好處。可是你對星星有什么好處呢? ……”
那商人被問得張口結舌,無言對答。于是小王子又離開了。
這些大人簡直古怪得出奇,一路上小王子總這么想。
小王子在第六顆星球
第六顆星球比第五顆大十倍,上面住著一位老先生,他正在寫長篇著作。
“瞧哇! 來了一個探險家!”他一看到小王子就喊了起來。
小王子坐在桌子上,稍微喘了口氣。他這段旅程可不近啊!
“你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呀?” 老先生問他。
“這大厚本子是什么書哇?” 小王子問道: “您在這兒干什么呢?”
“我是地理學家。”老先生說。
“地理學家是干什么的呀?”
“地理學家是個學者,他知道海洋、河流、城鎮、山脈和沙漠在什么地方。”
“這倒挺有意思,” 小王子說,“這才是真正的職業。”他站在老地理學家的星球上,環顧四周。他至今還不曾見過如此壯麗的星球呢。
“您的星球可真美呀。這兒有海洋嗎?”
“這我可不知道。”地理學家說。
“哦!” 小王子有點失望,“那么有山脈嗎?”
“這我怎么能知道呢。”地理學家又說。
“那么城鎮呢? 河流呢? 沙漠呢?”
“這些我更是無從知道。”地理學家還是那樣說。
“可您是地理學家呀!”
“一點兒也不錯,” 地理學家說,“可我不是探險家! 我缺少的恰恰是探險家。地理學家是不跑出去統計有多少城市、河流、山脈、海洋和沙漠的。這不是地理學家的事兒。地理學家身負重任,哪有工夫悠哉悠哉地去閑逛。他不離開自己的辦公室,而是在辦公室里接待探險家們,向他們提出問題,然后把他們記得的東西記錄下來。如果地理學家對其中某個探險家發現的東西感興趣的話,他就派人去調查一下這個探險家的品德。”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因為說謊的探險家會給地理學家的著作帶來災難,同樣,一個喝得酩酊大醉的探險家也會如此。”
“這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在醉漢眼里,什么東西都是成雙成對的。于是地理學家將會記錄下兩座山來,而實際上那里只有一座。”
“我認識一個人,” 小王子說,“他大概是一個很蹩腳的探險家。”
“這很可能。所以嘛,即使探險家的品德是好的,還得對他的發現做一番調查。”
“要親自去看一看嗎?”
“那倒不必。這樣太費事。只要求探險家提供證據就行。比方說他發現了一座大山,那就要求他帶回一些大塊石頭來。”
地理學家突然激動起來:
“就說你吧,你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你就是個探險家!你來給我描述一下你那個星球吧!”
說話間地理學家打開了記錄本,削好了鉛筆。他總是先用鉛筆記錄下探險家們的談話,等到探險家提供了證據后,再用墨水筆記錄下來。
“你說呀,啊?” 地理學家問道。
“哦! 我那兒,” 小王子說,“我那兒沒多大意思,又特別小。我有三座火山。兩座活火山,還有一座死火山。誰也說不準它今后會不會爆發。”
“誰也說不準。”
“我還有一株花兒。”
“我們不記錄什么花呀草的。” 地理學家說。
“那是為什么呀! 這花美麗極了!”
“因為花草是轉瞬即逝的東西。”
“‘轉瞬即逝’是什么意思?”
“地理學著作,”地理學家說,“是群書之中最珍貴的書籍。它永遠不會過時。火山搬家古今罕見,大海干涸世上未聞。我們只記載永恒不變的東西。”
“可是死火山也會復活的呀,” 小王子說道,“‘轉瞬即逝’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死火山還是活火山,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回事。”地理學家說。“重要的一點,它是山。山是不會變的。”
“可是什么叫‘轉瞬即逝’呢?” 小王子又一次追問,他生來就好刨根問底,不問出個究竟來是不肯罷休的。
“意思就是: 受到眨眼間就要消亡的威脅。”
“我的花受到眨眼間就要消亡的威脅嗎?”
“那當然啦。”
“我的花的生命也是轉瞬即逝,”小王子自言自語地說。“面對著這么大一個世界,她只有四根刺兒來進行自衛呀! 而她卻被我拋下,孤零零地留在家里!”
這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件憾事。然而,他又重新鼓起勇氣問道:
“您能告訴我應該去看些什么嗎?”
“去看看地球吧,”地理學家回答他。“它的名聲很好……”
小王子心中想著他的花,離開了。
(胡雨蘇譯)
上一篇:《【比利時】·貝克·小熊星》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法】·塞居爾夫人·毛驢自傳》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