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時候,人們使我感到痛苦。這時我就躲進山中某個僻靜的所在,傾聽樹林的嘆息,同喋喋不休的溪水低聲細語,頭靠在露濕的青草上清涼一下。于是我的心里便感到了幸福。不久前,僅僅幾天之前,我就是這樣感到了幸福,在溫柔的大自然的懷抱,正是在這么一條愛饒舌的小溪旁。小溪從碧綠的羊齒草的陰影下歡笑著蹦進世界,快樂地奔跑著,去追逐小石子和毋忘我花,濕潤的眼睛里閃爍著幾千顆銀色的星星。我怎么也不曾料到,當我的心漸趨平靜的時候,一場真正的暴風雨卻正在突然發生,當我開始感到幸福的時候,幾十萬同胞卻正在陷入無盡的不幸。那幾天,我對捷克遇到的新災難一無所知,這是否叫做善意的巧合,我不敢說。可是,我承認,當我知道了消息,開始讀報時,有很長時間我讀不下去,無法讀下去。現在,我親自來到這些經歷浩劫、留下殘骸的地區看了一下。是的,上帝的預言證實了:“我將把七倍的災難降到你的頭上!”
我們經受的痛苦早已比其他任何民族、任何地域大了七倍!我們的災難是個巨大的怪物,它瘦骨嶙峋的手緊按在我們的胸口上,使我們無法休息,無法入睡。刺骨的寒冷逼得我們屏住了呼吸。我們勤勤懇懇,可是多年的勞動頃刻之間盡付東流。我們無比艱辛地為自己筑了個巢,然而當我們要躲進這安全的蔽身之所時……你們也曾見過小鳥同暴風雨的搏斗吧?它焦急萬狀,拼命要飛回巢去,但暴風雨一次又一次攫住它,將它拋向后面。小鳥哀鳴著,再度同狂風拼搏,再度被拋向后面。捷克的災難嗜好眼淚,火熱的捷克眼淚,使捷克人的眼睛由此而失明!災難浸透了整個捷克土地,蒸發出黃色的煙霧,它騰騰升起,染污了天空,直至再次凝聚成烏云,落下新的災難。那天晚上的情景一定是非常恐怖的: 捷克上空,可怕的天裂開了,狂怒的暴雨嘩嘩傾瀉,掩蓋了人們嘆息和哭泣的聲音。災難在我們的頭上飛翔,手里拿著紅色閃電的旗幟。火蛇鞭撻大地,死神用震耳欲聾的巨雷宣告,它正在獵取人的生命!它找到了人,將他們殺死在平原上,它從隱蔽的高處捶打下來,將他們扼死在床上,用他們的舒適小屋制成一口口的棺材。這些棺材至今仍聳立在那里,遍地皆是,散發著墓地的氣息。棺材腳陷在冒著水汽、又滑又粘的泥漿里。
我們的災難大七倍。“火、雹、雪、冰和狂風執行著上帝的命令。”古代圣詩這樣悲嘆。可是在捷克的圣詩里,卻可讀到其他種種可怕的災難!那曾經是我們的福祉、“給我們降下奶和肉”的力量,如今卻奉命制造新的瘟疫。那條曾經給我們帶來幸福并給這一地區平添秀色的小河,卻突然打碎了它自己圍上的堤岸的鎖鏈,闖出來沖走了幼苗,用它一度灌溉良田的手指推倒了磨坊和昔日自己帶動的機器,卷走了橋梁和它曾經安詳環抱的橋墩,從這許多人的眼睛里永遠趕走了睡眠,而在過去它卻使他們那樣的神清氣爽。夜雨,平時多么喜人!它在安睡者的窗戶上敲打著親切的催眠曲,干渴的土地盡情將它痛飲,待到東方破曉,大自然閃爍著快樂的眼淚,陽光將淚水一一吻干,大地在微笑,樹林一片歡騰。而今,經過了星期六至星期天的那個夜晚呢?!唯有傷心的哭泣,唯有無聲的絕望!
洪水已退,可是捷克人民的眼睛里,依然淚水未干——永恒的捷克眼淚啊!據說患病一日不愈、一年不愈是謂不幸,可是這次的災難我們20年也難以復元!
不過,我承認,到處開展的捐贈活動在我看來畢竟像彩虹一樣美麗,這邊還陰云密布,那邊已是陽光明媚。詩人說,彩虹是由一顆顆愛的寶石構成的。那么捐贈該是最最美麗的彩虹了。要說在捷克之外的某些地方,捐贈并非純粹出于仁慈,這話也有道理。可是,讓我們想一想那句古老的至理名言吧:“每一件善行都是救世主,而每一位救世主都有自己的荊棘冠冕。”在這種情況下,接受就沒有什么可恥,施與時的慚愧心情也并非虛假。至于我們國內,我們的捐贈活動還應更加有效地鋪開。要知道,我們自己是唯一了解和感受全部災情的人。我們共同承受著災害,而不幸人最能理解不幸人——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先知是怎么說的呢?“若要上天報答你的兒女,那就報答自己父母的恩人吧!”
我們必須援助,這是自己援助自己,但必須趕快,以使創傷早日愈合。我想,捷克的災難永遠不會滿足,它不久會前來叩我們的大門了。
(1872)
(楊樂云 譯)
【賞析】
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夜間使幾十萬捷克人陷入了無邊的災難。而隱居山林、遠離塵囂的作者得知同胞遭此浩劫,悲痛萬分。守望著那片滿目瘡痍的廢墟,捷克詩人聶魯達寫下了這篇交織著悲慟與希望的短文《烏云與彩虹》。
作者先以自己閑適、安靜的生活開篇。在這世外桃源中,作者享受著生活,“開始感到幸福的時候”,卻不知一場浩劫已經降臨到自己同胞的頭上——一場真正的暴風雨突然發生。當作者通過報紙驚獲這一哀訊,有如晴天霹靂,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都刺痛作者的心靈,以至“無法閱讀下去”。
這場災難讓捷克的天空籠罩在陰霾之下,一代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文明與財富被這肆虐的洪水毀于一旦。面對民族的苦難,作者深感人類命運的飄搖,就猶如一只同暴風雨搏斗的小鳥,哀鳴著,不停地拼搏,卻被無情的狂風一次次地拋在雨中。他想象著洪水到來時的情景: 天空開裂,暴雨傾盆,閃電劃破長空,火蛇鞭撻大地……那一刻末日的審判有似降臨在這個苦難的民族,使這里成為一座尸橫遍野的墳場。
巨大的災難總是使人心生敬畏。這個時候作者想起了那古老的預言,“我將把七倍的災難降到你的頭上”,那賜福于我們的神,那“給我們降下奶和肉的力量”,今日則要將曾賜給我們的通通收回。靜謐的夜雨在那個風馳電掣的夜晚釀成了一場噩夢,以往滋養著那片土地的河流猶如蜿蜒巨蛇般吞噬了那里的一切。待到東方破曉,烏云散去,洪水被太陽吸干,而留下的只有作者和這些災難中人們的眼淚。
文章的前半部分,便是作者那悲慟淚水的記錄,一幕幕的慘狀浮現于作者的筆端,給我們帶來心靈的震撼,同時也讓我們與作者一同站在這一片廢墟之上,對于生命和文明進行深沉而哀痛的反思。
災難總會過去,暴風雨過后彩虹將會出現,那是上帝與人和好的約定,也是人類的希望所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對洪水災難后救援和重建的展望和號召。他號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奉獻出自己的愛心,伸出援助的雙手,用愛編織成那雨后的彩虹,去拭干人們眼中的淚水,去撫平那心靈的傷痕。而同時他指出,國內的同胞更應該團結起來,共同承受這巨大的災難,因為“不幸的人最理解不幸人”。
這篇短文文筆平實,感情深摯。悲憫的情懷,在作者的筆端自然地流露。文中充滿哲思,浸含著作者對生命的追問和對上帝的敬畏。文章的題目也頗具寓意,烏云與洪水讓我們想到諾亞方舟的古老故事,而彩虹則是上帝與人永久為好的見證,在作者看來,到處開展的捐贈活動“畢竟像彩虹一樣美麗”。文章在悲慟中蘊涵著生的希望。作者深情寫道:“我們共同承受著災害”,“我們必須援助,這是自己援助自己,但必須趕快,以使創傷早日愈合”。號召大家要相互關愛,伸出援助之手。作者深摯真誠的愛國情感在文中自然流淌,感人肺腑。
(于 京)
上一篇:為了看的詩歌 [墨西哥]帕斯
下一篇:人:一種無常的存在 [印度]阿羅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