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一個佳麗的姑娘
裊娉而端莊,
翹搖的稻?!l間,
睡蓮之花——臉上。
野花爛漫為衣,
群鳥隨之徜徉,
群鳥之樂洋洋,
猶如環佩之鳴鏘鏘。
華冠璀璨
耀繁星之夜景;
絹衣皎潔
乃月光之泛出云屏;
朗月的面孔
有迷人的笑影;
她像一個裊娉的姑娘,
剛要到成熟的年齡。
稻田上黃熟的稻草,
隨“微風”而飄搖;
在它那活潑的撫抱之中
戴花的樹木舞蹈;
它吹皺一一的蓮池,
蓮花兒吻接而又分了,
管教少年人的癡心
為愛人兒甜蜜的想象潦倒。
(郭沫若譯)
【賞析】
公元1世紀至12世紀一千多年的印度文學可以概括為梵語古典文學的時代,通常所說的古典文學或者梵語文學主要就是指這一時代的梵語作品。這一時代打破了以往有長期積累而產生的包羅萬象的作品的局面,出現了獨立的文人創作,文學作品反映了比以往更為復雜的社會生活,文學的形式也有了迅速的發展。戲劇、長詩和抒情短詩都有所發展。作家們開始重視形式的雕琢和修辭手法的運用。迦梨陀娑就是產生于印度古典時代的一位大詩人。
迦梨陀娑創作的作品很多,有民主性的進步思想和很高的藝術成就。除了長詩和戲劇,他的抒情小詩也非常值得品味。從這首歌頌秋天的小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創作的一些特色。
印度的秋天是色彩斑斕的,它在雨季之后來臨,迎來一年的收獲季節。這里的秋天如同一位少女,嬌羞可人。發間夾雜著稻梗,臉龐如同蓮花,可見這位秋姑娘滿身民間氣息,令人感到親切可愛。而秋天又是與成熟相聯系的,印度平原又將要迎來一季的豐收,秋姑娘承載著詩人的歡樂,跳起了活潑優雅的舞蹈。整首詩感情纏綿,想象豐富,比喻優美,韻律和諧,用語自然而富于音樂感,給人以美的享受。而詩中源于生活的那些新鮮想象,野花、稻田、樹木、姑娘,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滿了清新自然之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和敏銳的觀察力。他對印度的自然和人情非常熟悉,能用精煉、繁復而仍不失自然的語言表達出細膩的思想感情。而郭沫若的翻譯具有很強的音樂性,讀來余音繚繞,又不失原作的印度風味,歷來受到讀者的喜愛。
迦梨陀娑是一位藝術造詣很高的古典詩人,在表達思想感情上,他長于婉轉含蓄,往往意猶未盡。用我國古代文學評論的話來說,他的作品正是用情則“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用意則“溫柔敦厚”,用詞則“清新俊逸”。梵語在他的筆下充分發揮了作為文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詞與義結合得很好,音樂性很強,而又沒有陷入形式主義文字游戲的泥沼。他的確是一位語言藝術大師,不愧為梵語古典文學作家的杰出代表。
(王萍)
上一篇:《秋·卡拉姆津》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秘密深藏心中·魯達基》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