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間童話·不聽話的小山羊》全文|賞析|讀后感
這是一則很有典型意義的低幼童話。蒙古是畜牧業占重要地位的國家,以羊作為童話四腳主人公,講起來格外地道。《不聽話的小山羊》中這只嬌滴滴的小山羊是一部分孩子的寫照。差點 “喂了狼”的危險結局是一個童話方式的警告,會喚起父母和孩子的深思。
這篇童話中,母羊的心理刻畫特別合乎情理。小羊這般嬌里嬌氣,母羊就不好做了——它不可避免地時時帶著一種驚恐的心情過日子。
小羊是一類孩子的投影,老羊是一類母親的投影。把人類生活的“影”投到童話中的四腳主人公身上,童話才有社會生活的意蘊和韻味。
·韋葦·
不聽話的小山羊
春天,一頭老山羊和一頭小山羊在草場上吃草。它們始終在一塊吃。春天里有一種“羊耳草”,是細軟的白花草,星星點點布滿了草原。老山羊就帶著小羊揀這種草吃。吃著吃著,這種草吃光了,老山羊就到別處去找好草給小羊吃,臨走,對小羊說: “你在這里別走遠,我到別處去找個好草場。這小鈴鐺給你。你要是遇到什么不幸,就搖搖鈴鐺。”
老山羊邊說,邊把鈴鐺拴到小羊脖子上。這是一個圓圓的小鈴鐺,上頭有個小眼眼,還鐫著個圖案。老羊把鈴鐺系好,就走了。
老山羊走不多遠,就聽見鈴鐺聲朗朗響了。它心想,怕是狼來了,于是飛也似地跑回去。回去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
“你怎么啦?”老羊驚慌地問,“你要我回來做什么?”
“蒼蠅叮到我角上了,你給趕趕。” 小羊回答說。
老羊說了它一通,又走了。
“沒事別找我!” 它臨走時吩咐說。
可老羊走得不太遠,還沒拐彎兒哩,鈴鐺又響了,老羊急忙回頭跑。跑近一看,小羊瞇著一只眼站著。
“你怎么啦?” 老羊問道。
“眼里落進了一粒塵土,” 小羊回答說,“你吹掉它!”
老羊給小羊吹掉塵土,說: “好了,我走了,別為一點小事就搖鈴鐺。”
可當它才轉過近處的一個小山包,又聽到鈴鐺響了。
“回去還是不回去?”老羊心里琢磨著,但總是怕小羊出事,跑了回去。跑近一看,小羊呆呆地站在那里,嘴啃著去年的枯草。
“有什么事?” 老羊問,“又是為一點小事叫我回來的吧?”
“一根枯草礙我走路,你把它撥撥開!” 小山羊回答說。
老羊生氣了。
“你自個兒不好撥嗎!” 它說,“別再為一小點蠢事叫我!”
說完就走了。
老羊在山那邊找草場,找呀找呀,找了好久好久。它躺下來歇口氣。它剛一合上眼,鈴鐺又響了。“準是又為一小點蠢事搖鈴鐺。” 老羊這么想著又合上了眼。
然而鈴鐺越響越緊,不一小會兒,幾只狗也叫了起來。
“會出什么事?”老山羊想,撒腿飛跑回去。
跑近一看,幾只狗在追一條狼,小山羊站在那兒瑟瑟發抖,它差點遭狼吃了。
老山羊瞅了瞅小山羊,說: “算你運氣,還好狗來得快,要不然,你已經喂了狼了。”
(韋葦譯)
上一篇:《【葡萄牙】·民間童話·驢耳朵王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西班牙】·民間童話·能使東西跳舞的笛子》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