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意大利]但丁
類型:詩歌
背景搜索
但丁
本書成書于1307年—1320年。作者但丁·阿利吉那里(1265—1321)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在歐洲文學發(fā)展史上舉足輕重。但丁出身小貴族家庭。青年時期與鄰家少女貝雅特麗齊的愛情,對但丁影響頗深。死后的貝雅特麗齊甚至成為但丁的精神向導,以天使的面孔再次出現(xiàn)在《神曲》中。1300年,但丁一度擔任佛羅倫薩城的執(zhí)政官,對抗羅馬教廷,但不久即被反對黨擊敗遭受終身流放。《論俗語》《神曲》即作于流放時期。《神曲》是但丁對敵人、對假惡丑等惡行的詛咒,也是對真善美、虔誠、慈愛等德行的禮贊,表征了歐洲中世紀末期文化轉型和價值標準的變革。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田德望翻譯的《神曲》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我(但丁)在一個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時分,3只怪獸跳出來攔住了我的去路。我大聲呼救。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突然出現(xiàn),表示愿作向導,引導我游歷地獄、煉獄。
地獄共分九層,形似漏斗直達地心。罪人的靈魂按生前罪惡的大小被發(fā)配在不同的獄層中,受不同的酷刑。第一層又稱候判所,那些在耶穌之前出生的古代異教徒如荷馬、蘇格拉底等都在此等候上帝的判決。第二層里被狂風吹來吹去不得安歇的,是生前犯了色欲罪的靈魂。第三層里關著犯貪暴罪的,他們躺在惡臭的污泥里,聽任有3個狗頭的惡魔的撕咬。第四層里,我看見兩隊幽靈胸前堆著重物,面對面相打罵,其中有些是貪得無厭的教皇、主教和教士。在第五層里,生前易怒者在黑水中赤身露體相搏斗,直至皮破肉爛。第六層是狄司城,各種異教徒在烈火燃燒的墳中哀號。第七層分為3環(huán):第一環(huán)中,暴君在沸騰的血湖中受煮;第二環(huán),信仰不堅定而自殺者被變成毒樹;第三環(huán),污辱上帝和重利盤剝的人在火雨和熱沙之中受刑。
過了沙漠,順著小溪,維吉爾和我被一人面蛇身的怪物送到了一個深淵。這里有地獄的第八層——惡溝。惡溝有10條,誘奸者、阿諛者、貪官污吏、偽君子都在此受罰。因為買賣圣職,剛去世的教皇尼古拉三世和當時在位的明尼法斯八世被關在第三條溝內,身子倒栽在石縫里,只露出著火的腳和小腿。
但丁和維吉爾
地獄第九層是一片冰湖,賣國賣主者凍在里面。湖中心是惡魔撒旦,他有3副嘴臉,正面嘴中咬著猶大,左右嘴中則叼著謀殺凱撒大帝的卡魯圖和卡西奧。
走出地獄,維吉爾帶我來到了空氣潔凈的煉獄島。我們看見一位天使駕船把一些靈魂送到煉獄中來,其中一位是我的朋友。經過精靈指點,我倆沿著小路往山坡上爬,又遇到一些精靈。他們懇求我返回地面后去請他們的家人多為他們的靈魂禱告。
走進山門時,守護天使用劍在我額頭刻了7個“P”字,表示驕、妒、怒、惰、貪財、貪食、貪色7大罪過。以后每上升一層,天使便為我抹去一個“P”字。煉獄中的靈魂和地獄中的靈魂罪過相似但程度輕并已懺悔,他們得到了上帝的寬恕,在此修煉、洗滌罪過,一層層提升。
到達山頂樂園中,維吉爾隱退了。貝雅特麗齊——我年輕時愛戀的高雅女子,這時被象征各種美德的一群年輕女子簇擁著,載歌載舞而來。她責備了我的移情別戀,看我悔悟了,就親自帶我游歷天堂。
天堂充滿了歡樂和愛。在第4重天,神學家、哲學家的靈魂放射出光輝,他們向我講述了有關教派智慧的問題。第5重天火星,有許多我認識的殉教的勇士和十字軍騎士。6重天木星上,住著那些在人間公正執(zhí)法的靈魂。在第8重天恒星區(qū),我被眼前的光輝照得眩暈,圣彼得考問了我對忠誠的意見,圣約翰考問了我對愛情的意見。
貝雅特麗齊又帶我來到了9重天。這里,我被允許觀看神的本質,并聆聽天使們的合唱。她領我到達天府,借助她的視力,我看到了在天國享福的靈魂。光華讓我眩暈,醒來時,貝雅特麗齊已經不在身邊了,站在身邊的是一位老人,他告訴我,如想看到更多的天堂幻象,必須為圣母瑪麗亞祈禱。我照作了,剎那間,我瞥見了最偉大的三位一體。
知名篇章
在地獄第2層受罰的是生前犯了色欲罪的情人們,但丁對荒淫者深惡痛絕,但對因為真誠相愛而受罰的人卻滿懷同情。以下,是但丁與一對因愛而獲罪的情人的對話,凄婉動人。
猶如斑鳩受情欲召喚,在意愿的推動下,伸展著穩(wěn)健的翅膀,凌空而過,飛向甜蜜的鳩巢,同樣,那兩個靈魂走出狄多所在的行列,穿過昏暗的空氣向我們奔來,因為我那充滿同情的呼喚是如此強烈動人。
“啊,溫厚仁慈的活人哪,你前來訪問我們這些用血染紅大地的陰魂,假如宇宙之王是我們的朋友的話,我們會為你的平安向他祈禱,因為你可憐我們受這殘酷的懲罰。在風像這里現(xiàn)在這樣靜止的時候,凡是你們喜歡聽的和喜歡談的事,我們都愿意聽,都愿意對你們談。我出生的城市坐落在海濱,在波河匯合它的支流入海得到安息的地方。在高貴的心中迅速燃燒起來的愛,使他熱戀上我的被奪去的美麗的身體;被奪的方式至今仍然使我受害。不容許被愛者不還報的愛,使我那樣強烈地迷戀他的美貌,就像你看到的這樣,直到如今仍然不離開我。愛引導我們同死。該隱環(huán)①等待著害我們性命的人。”他們對我們說了這些話。
聽了這兩個受傷害的靈魂所說的話,我低下頭來,一直沒有抬起,詩人對我說:“你在想什么?”我向他回答時說:“哎呀,多少甜蜜的思想,多么強烈的欲望把他們引到那悲慘的關口啊!”接著,我又轉身對著他們,開始說:“弗蘭齊斯嘉,你的痛苦使得我因悲傷和憐憫而流淚。但是,你告訴我:在發(fā)出甜蜜的嘆息時,愛通過什么跡象、什么方式使你們明白了彼此心里的朦朧的欲望?”她對我說:“再沒有比不幸中回憶幸福的時光更大的痛苦了;這一點你的老師是知道的。如果你有這樣熱切的愿望,想知道我們的愛的最初的根苗,我就像一面哭,一面說的人那樣說給你聽。
“有一天,我們?yōu)榱讼玻餐喿x朗斯洛怎樣被愛所俘虜的故事;只有我們倆在一起,全無一點疑懼。那次閱讀促使我們的目光屢屢相遇,彼此相顧失色,但是使我們無法抵抗的,只是書中的一點。當我們讀到那渴望吻到的微笑的嘴被這樣一位情人親吻時,這個永遠不會和我分離的人就全身顫抖著親我的嘴。那本書和寫書的人就是我們的加勒奧托:那一天,我們沒有再讀下去。”
(選自《神曲》之《煉獄》卷,田德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現(xiàn)在您的話印在我的腦海里,如同封蠟上蓋了印章,印證永遠不變一樣。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她來滿足十年的渴望,致使我的其他感官通通失去了效用。我的眼睛這邊和那邊都有一堵漠不關心的墻——圣潔的微笑用舊時的情網把我的眼光吸引住了。
閱讀指導
《神曲》是想像的,但不是后來的浪漫主義式的想像,而是一種在現(xiàn)實社會和宗教信仰推動下的對靈魂境況的想像。這一想像,處處烙有中世紀宗教神學、倫理學的痕跡:《神曲》共3篇,每篇33章,天堂、地獄、煉獄各10層,統(tǒng)篇結構布局,符合中世紀宗教神學對神秘數字“三”“十”的尊崇:崇敬荷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卻又讓他們呆在地獄門口,聽候上帝的審判;讓因為互相愛戀而大膽結合的情侶飽受地獄里的狂飆;把貪污瀆職的教皇打入地獄,讓那些虔誠的基督徒和隱修士進入天堂……諸如此類的道德價值評判,只能是處于中世紀末尾新時代開端的詩人但丁的人為安排。對于今日中國的讀者而言,《神曲》更多的是了解歐洲文化思想發(fā)展史的寶貴資料和方便門徑,它更像是歐洲文化的一塊彌足珍貴的化石,記錄了那個時代精神氣候的大變遷,保存了遺傳和變異的全部符號信息。
德國大詩人歌德看過《神曲》后,評價說,但丁和同時代大畫家喬托一樣,“主要是具有造型感的天才,因此能運用想像力的目光把事物看得那樣清晰,從而能用鮮明的輪廓把它勾畫出來,即使是最隱晦、最離奇的事物,他描繪起來,都仿佛是對著眼前現(xiàn)實中的事物一樣”。的確如此。但丁對地獄、煉獄、天堂的精密“設計”,對幻景的想像、對人物的刻畫簡直都能和杰出的建筑師、雕塑家、畫家相比。巧的是,法國畫家杜雷(1833—1883)為《神曲》每一章都制作了版畫插圖,和詩文相輝映,為《神曲》的閱讀又增加了一種特別的樂趣。
和許多中古文學相仿,《神曲》大量運用了象征手法,并在文字意義之外富含神秘的寓言意義、哲學意義。如詩中的維吉爾就象征理性和哲學;維吉爾引導但丁游歷地獄和煉獄,象征人憑理性和哲學認識罪惡的后果,從而悔過自新,通過鍛煉,達到道德上的完美境界獲得現(xiàn)實生活的幸福;貝雅特麗齊則象征信仰和神學。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象征、比喻手法的運用,使恐怖、憂傷、希望、德性等抽象的情感都具有了“客觀對應物”,和現(xiàn)代派詩人對客觀意象的刻意追求遙相對應,耐人尋味。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在總體構局上是對但丁《神曲》(即《神圣的喜劇》)的模仿,歌德的《浮士德》則也多少帶有《神曲》的影子。
閱讀建議
讀者不妨根據書中“地獄”、“煉獄”、“天堂”的構圖和人物安排,有選擇地閱讀。中世紀的宗教觀念可能成為閱讀的障礙,但其中“地獄”部分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性,描寫十分生動,也比較易于理解。
上一篇:《百年孤獨》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神秘島》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