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法國]加繆》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作品提要】
讓在背井離鄉廿五年之后,攜帶妻子及一大筆錢財來到故鄉,卻一人獨自來到母親和妹妹開設的山區小客棧,為的是給親人一個驚喜。
來到客棧,讓故意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同時卻“不經意地”露富。誰知生活艱難的母女倆開的是黑店,每當有錢人前來投宿,兩人就會用毒藥將其謀害,并一起將尸首拋入店后的河流之中。讓到來之后,她們故伎重演,孰料這一次的受害人卻是骨肉至親。等到真相大白之后,母親無法承受,旋即轉身追隨兒子而去,妹妹則在冷漠地與嫂嫂交談之后不久同樣陷于絕望……
【作品選錄】
第三幕
第一場
母親、瑪爾塔和仆人在場上。老人正在掃地,整理店房。妹妹坐在柜臺后面,正往后邊攏頭發。母親穿過舞臺,朝店門走去。
瑪爾塔瞧見了吧,黎明來到了。
母親對。到了白天,我會認為了結是件好事。但是現在,我只感到累。
瑪爾塔多少年來,這是我呼吸暢快的第一個早晨。我仿佛已經聽見大海的聲音。我心里充滿喜悅,真想高聲喊叫。
母親這就好,瑪爾塔,這就好??墒牵椰F在感到十分衰老,什么也不能同你分享了。到了白天,一切都會好的。
瑪爾塔對,一切都會好的,我希望如此。不過,您先別唉聲嘆氣,讓我盡情地體味幸福吧。我重新變成原先的少女,身體重新燃燒,我真想奔跑。啊!只告訴我……
她突然停住。
母親怎么啦,瑪爾塔?我簡直認不出你來了。
瑪爾塔媽……(猶豫一下,然后火熱地)我還漂亮嗎?
母親今天早晨你漂亮。罪惡是美的。
瑪爾塔現在,罪惡又有什么關系!我第二次誕生了,我要到我會幸福的土地上去。
母親好吧。我要去休息。但是,知道你的生活終于開始了,我很高興。
老仆人在樓梯上,這時走下來,把護照遞給瑪爾塔,一句話沒講又出去了。瑪爾塔翻開護照,看了看,毫無反應。
母親那是什么?
瑪爾塔(聲調平靜地)他的護照。看看吧。
母親你還不知道,我的眼睛累了。
瑪爾塔看一看!您會知道他的姓名。
母親拿起護照,來到桌旁坐下,翻開護照,看起來,定睛看了半晌。
母親(聲調平淡地)哼,我就知道,遲早有一天要自作自受,這才罷休。
瑪爾塔(走到柜臺前,站定)媽!
母親(同上)算了,瑪爾塔,我活到頭了,活得比我兒子的時間還長。我沒有認出他來,還殺害了他。現在,我可以到河底去找他了,想必水草已經蓋住他的臉面。
瑪爾塔媽!您不會丟下我孤單單一個人吧?
母親我得到你的很大幫助,瑪爾塔,真舍不得離開你。我應當證明,你盡了心,是個好女兒,如果這話還有意義的話。你對我始終保持應有的尊敬。但是現在,我厭倦了,原以為我這顆衰老的心對一切都漠然了,不料又重新感到痛苦。要是年輕,還可以解脫,我卻不行了。當母親認不出自己兒子的時候,不管怎么說,她在大地的使命結束了。
瑪爾塔沒有結束,如果還有她女兒的幸福需要創建的話。我不明白您對我講的,這不像您說的話。您不是教過我蔑視一切嗎?
母親(以同樣平淡的語氣)對,然而,我剛剛明白我錯了,在這片一切都無定準的大地上,我們有自己確信的東西。(辛酸地)母親對兒子的愛,就是我今天確信的。
瑪爾塔難道您不確信母親能愛女兒嗎?
母親瑪爾塔,我現在不愿意挫傷你,但這的確不是一碼事兒,這不那么強烈。我怎么能失卻兒子的愛呢?
瑪爾塔(憤然地)忘掉您二十年,多美妙的愛呀!
母親對,是美妙的愛,斷絕音信二十年還依然存在。其實又有什么關系!對我來說,這種愛相當美好,既然沒有它我不能生活。
她站起來。
瑪爾塔您講這話的時候,心里不可能一點兒抗辯沒有,不可能一點兒不想您女兒。
母親不,我什么也不想,更談不上抗辯。這是懲罰,瑪爾塔,我猜想,所有兇手同我一樣,都有內部掏空、人所不齒、毫無前途的時刻。正因為如此要除掉他們,他們已經毫無用處。
瑪爾塔這種話,我嗤之以鼻,您談論犯罪與懲罰,我聽不進去。
母親我是隨口講的,不過如此。噢!我喪失了自由,開始墮入地獄!
瑪爾塔(朝母親走去,激烈地)您從前可不這樣講。這么多年來,您始終跟我寸步不離,緊緊抓住來送死的人的雙腿。那時您卻沒想自由和地獄。您一直干下來。這種情況,您兒子能改變什么呢?
母親我一直干下來,的確如此,可這是因循舊習,就像一個死人。只要一陣痛苦,就能使一切變易。我兒子來改變的正是這一點。
瑪爾塔要開口講話。
我知道,瑪爾塔,這話不合情理。對于一個犯罪者來說,痛苦意味什么呢?而且,你也看到了,這不是母親的真正痛苦: 我還沒有呼天搶地。其實,這不過是恢復愛所感到的傷痛,可這傷痛就叫我吃不消。我也明白,這種傷痛同樣沒有道理。(改變聲調)但是,人世本身就不合理,這話我完全可以講,因為從誕生到隕滅,我嘗到了它的全部滋味。
她毅然朝房門走去,但是瑪爾塔搶先一步,橫在門口。
瑪爾塔不行,媽,您不能離開我。不要忘記,我是留下來的,他已經走掉,我陪伴您一輩子,他卻一去杳無音訊。這應當酬報,這應當計算在內。因此,您理應到我這邊來。
母親(輕輕地)是這樣,瑪爾塔,可是他呢,是我把他害死啦!
瑪爾塔偏點兒身子,仰頭仿佛凝視門。
瑪爾塔(沉默片刻,然后更加激烈地)生活可能給予一個男人的,都給予他了。他離開這地方,了解了別的地區、大海、自由的人。而我呢,死守在這里。我死守在大陸中心,在寂寞中又渺小又可憐,我是在土地深層長大的。誰也沒有吻過我的嘴唇,甚至您也沒有,而您卻見過我沒穿衣裳的身子。媽,我向您發誓,這些一定要得到酬報。我即將得到本應享受的東西,您不能借口一個男人死了,就逃避那個時刻,這是徒勞的。要知道,對于一個經歷了人生的男人,死不過是件區區小事。我們能忘掉他,我忘掉哥哥,您忘掉兒子。他這次遭遇無關緊要;他再也沒有任何東西需要了解的了。可是我呢,您剝奪了我的一切,不讓我享受他享受過的東西。難道他還要從我這里奪走母愛,把您永遠拖進冰冷的河中嗎?
(母女默默相覷。女兒垂下眼瞼。)
(聲音很低地)
有一點點我就會滿足。媽,有些話,我向來講不好,但是我覺得,重新開始我們每日的生活,是很甜美的。
母親朝女兒走去。
母親你認出他來了?
瑪爾塔(猛然仰起頭)沒有!我沒有認出他來。他的相貌沒有給我留下一點兒印象,事情該著如此。您自己也講過,人世是不合理的。不過,您向我提這個問題并不完全錯。因為,我現在清楚,即使我認出他來,事情也不會有絲毫改變。
母親我情愿相信這不是真的。最殘忍的兇手,也知道有于心不忍的時刻。
瑪爾塔我也知道。但是,面對一個陌生而冷淡的哥哥,我是不會低下頭的。
母親那面對誰才能低頭呢?
瑪爾塔低下頭。
瑪爾塔面對您。(冷場)
母親(慢吞吞地)太遲了,瑪爾塔,我再也不能為你做什么了。(轉身走向女兒)你哭了嗎,瑪爾塔?沒有,你不會哭了。你還記得我什么時候吻過你嗎?
瑪爾塔不記得了,媽。
母親說得對。那有很久了,我很快就顧不上向你張開手臂了。然而,我一直是愛你的。(她輕輕推開瑪爾塔,瑪爾塔漸漸讓開路。)現在我知道這一點,因為我的心講話了;在我要活不下去的時候,我又重新生活了。
路完全讓開了。
瑪爾塔(雙手捂面)但是,難道還有什么比您女兒的悲痛更有力量的嗎?
母親也許是疲倦吧,還有渴望休息。
母親走出去,女兒沒有再阻攔。
第二場
瑪爾塔跑到門口,啪地關上門,伏在上面,狂叫起來。
瑪爾塔不!我并沒有守護哥哥的責任,可我現在卻被流放在自己的家園,連母親也把我拋棄了。然而,我并沒有守護哥哥的責任,這是欺侮無辜的不公。他當然得到了自己向往的東西,而我卻孤零零的,同我渴望的大海天各一方。噢!我恨他。我終生等待會把我載走的波濤,現在知道它不可能來啦!我必須困守在這里,前后左右全是人民與國家,平原與高山,阻斷海風,也把大海頻頻的呼喚淹沒在它們的喧鬧聲中。(壓低聲音)有的人運氣要好!有的地方盡管遠離海洋,晚風卻時常送去海藻的氣味,向那里講述回蕩著海鷗鳴聲的潮濕海灘,或者一望無際的黃昏中的金色沙岸。但是,風還沒有吹到這里就衰竭了,我永遠也不會得到本應享受的東西。即使我耳朵貼在地面上,我也聽不到幸福的大海的浪濤拍擊,或者均勻的呼吸。我與我喜愛的相隔實在太遙遠,根本無法補救。我恨他,我恨他,就因為他如愿以償!而我呢,只能把這偏僻蔽塞的狹窄天地認作家園,只能用這地方的酸澀的李子充饑,只能用我拋灑的鮮血解渴。這就是報答母親的溫情所要付出的代價!
她死就死吧,反正我沒有得到愛!讓門在我的周圍重新關上吧!我要發泄義憤,不用她管!因為,至死我也不會抬眼祈求上蒼。那里,人可以逃匿,可以解脫,自己的身體可以靠著另一個身體,可以在波浪中翻滾,在那個有大海守衛的地方,神是不會登岸的。然而這里,目光四處受阻,整片土地的形狀,只適于腦袋仰起,眼神哀求。噢!我恨這世界,因為我們在這里只能屈從于上帝??墒俏遥墒茉┣?,沒有得到公正待遇,我絕不跪下。在大地上的生存位置被剝奪,被母親拋棄,在我的罪惡中孑然一身,我不求重新祝圣就離開這個世界。
有人敲門。
第三場
瑪爾塔誰呀!
瑪麗亞一個旅客。
瑪爾塔不接客了。
瑪麗亞我來找我丈夫。(上)
瑪爾塔(打量瑪麗亞)您丈夫是誰?
瑪麗亞他昨天來到這里,說好今天早晨去找我,可是沒有去,我很奇怪。
瑪爾塔他曾說他妻子在外國。
瑪麗亞他這樣講是有原因的?,F在,我們本來應當見面。
瑪爾塔(始終凝視她)這可就難了,您丈夫不在這里了。
瑪麗亞您說什么?他不是在這店里要了一間客房嗎?
瑪爾塔是要了一間客房,但是深夜又走了。
瑪麗亞我真難以相信,他要留在這里的種種緣由我都知道。不過,您的語氣令我不安。您有什么話就對我講吧。
瑪爾塔我沒有什么好講的,只能告訴您,您丈夫不在這兒了。
瑪麗亞他不能一個人走,把我丟下呀,我真不理解您的話。他一去不復返了,還是打算再來?
瑪爾塔他一去不復返了。
瑪麗亞請聽我說,從昨天起,我在這異國他鄉,容忍等待,耗盡了全部耐心。由于擔心,我來了;不見到我丈夫,或者不知道上哪兒能找到他,我絕不走。
瑪爾塔這不關我的事。
瑪麗亞您說錯了,這也是您的事情。不知道我丈夫是否同意我把情況告訴您,可我實在厭倦了這種故弄玄虛。昨天上午來到你們這里的那個男子,就是您多年失去音訊的哥哥。
瑪爾塔您沒有告訴我什么新鮮消息。
瑪麗亞(憤然地)那他怎么啦?您哥哥為什么不在這里?你們沒有承認他嗎?您母女二人和他重逢不感到高興嗎?
瑪爾塔您丈夫不在這兒,因為他死了。
瑪麗亞驚跳一下,半晌沒講話,定睛看著瑪爾塔。然后,她又湊上前去,臉上泛現笑容。
瑪麗亞您在開玩笑,對吧?讓經常向我說起,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捉弄人。我們差不多是親姐妹了,因此……
瑪爾塔別碰我,呆在原地。我們倆之間毫無共通之處。(停頓)您丈夫是昨天夜里死的,我向您保證這不是開玩笑?,F在,您沒必要呆在這兒了。
瑪麗亞您瘋了,該送進瘋人院!這太突然了,我無法相信您的話。他在哪兒?人死留尸,讓我看看,見了尸體,我才會相信我連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瑪爾塔見不到了。他在的地方,誰也無法見到。
(瑪麗亞朝她伸手。)
別碰我,呆在原地……他沉到河底了。昨天夜里把他麻醉之后,是我和我母親把他抬去的。他沒有遭罪,但終歸死了,是我們,我和我母親把他害死了。
瑪麗亞(后退)不,不……是我瘋了,聽到還從來沒有在大地上震響的話。我早就知道,這里不會有什么好事兒等著,可是,我絕不相信這種荒唐事。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您的話……
瑪爾塔我的責任不是說服您,僅僅是通知您。您自己會恍然大悟的。
瑪麗亞(仿佛心不在焉地)為什么,為什么你們這樣干?
瑪爾塔您憑什么盤問我?
瑪麗亞(喊叫)憑我的愛情!
瑪爾塔這個詞意味什么?
瑪麗亞意味現在使我肝腸寸斷的全部痛苦,意味使我張開手要殺人的這種狂念。要不是我心中固執,始終不相信,瘋子,等您嘗到臉上被我的指甲劃爛的滋味,您就會了解這個詞的意思了。
瑪爾塔真沒辦法,您的話我就是不懂,我不明白愛情、快樂或痛苦這類話。
瑪麗亞(極力克制)聽我說,如果這是開玩笑,那就結束吧,不要在空話里兜圈子了。在丟開我之前,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我要知道個明明白白。
瑪爾塔我講得再明白不過了。昨天夜里,我們圖財,害死了您丈夫,在這之前,我們也害過幾個旅客。
瑪麗亞這么說,他母親和他妹妹是罪人?
瑪爾塔對。
瑪麗亞(始終克制地)您事先知道他是您哥哥啦?
瑪爾塔您一定要知道,告訴您這是誤殺。您多少了解一點兒世情,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瑪麗亞(回身走向桌子,拳頭頂著胸口,聲音低沉地)噢!天哪,我早就知道,這場玩笑非鬧出人命不可,他和我這樣干必然要受到懲罰。真是禍從天降。(她在桌前停下,眼睛不看瑪爾塔,繼續說。)他本想讓你們認出來,本想回到家里,給你們帶來幸福,不知道怎樣說才好。正在他想詞的時候,你們把他害死了。(哭起來)而你們,就像兩個瘋子,有眼不識回到你們身邊的杰出的兒子……他確實杰出,你們哪里知道害死的人具有多么自豪的心、多么高尚的靈魂。他曾是我的驕傲,也可以成為你們的驕傲。可是,唉,您原先是他的仇敵,現在也是他的仇敵,提起應當把您拋到街上、使您發出野獸般號叫的事件,您卻這樣冷淡!
瑪爾塔您不了解全部情況,就不要下任何斷語。就在此刻,我母親已經同她兒子相會了。波濤開始吞噬他們。不久,他們就會被人發現,又將在同一塊土地里相聚。然而,我看這不再有什么能令我號叫的。我對人心看法不同,總而言之,您的眼淚叫我反感。
瑪麗亞(仇恨地反唇相譏)這是為了永遠逝去的歡樂而流的眼淚。對您來說,這要勝過無淚的痛苦;而這種痛苦不久就要來到我身上,并可能一下子要了您的命。
瑪爾塔這并不能觸動我了,其實這不算什么。我也一樣,耳聞目睹,已經夠多的了,我決定也要離開人世。然而,我不愿意和他們為伍。到他們那一堆里干什么呢?就讓他們沉湎于失而復得的柔情,瞑瞑之中的愛撫吧。既沒有您的份兒,也沒有我的份兒了,他們永遠叛離了我們。幸虧還剩下我的房間,正好在里邊獨自了此一生。
瑪麗亞噢!您可以死去,世界可以毀滅,反正我喪失了所愛的人?,F在,我不得不在這種可怕的孤獨中生活,忍受著記憶的折磨。
瑪爾塔走到她身后,在她頭上講話。
瑪爾塔不要有任何夸張。您失去丈夫,我卻失去母親。歸根到底,我們倆誰也不欠誰的。說起來,您跟他享受多年的歡樂,沒有被他遺棄,僅僅失去他一次。而我呢,我母親拋棄了我,現在她又死了,我失去她兩次。
瑪麗亞他本想把他的財產帶給你們,使你們倆都幸福。就在你們策劃害死他的時候,他一個人在客房里,正是想這件事呢。
瑪爾塔(聲調突然絕望地)我也不欠您丈夫的債,因為我嘗到了他的悲痛。我曾像他一樣,也以為有家。我想象罪惡就是我們的安樂窩,罪惡永遠把母親和我聯結在一起。在人世間,除了轉向和我同時圖財害命的人,我還能轉向誰呢?可是我錯打了算盤。即使上千個人一塊干。我獨自生活,獨自害人之后,當然應該獨自死去。
瑪麗亞眼含淚水,轉身朝她走來。
瑪爾塔(后退,恢復生硬的聲調)不要碰我,我已經跟您說過。一想到死之前,人手還能強加給我溫暖,一想到無論什么類似人類的丑惡柔情的東西,還能追逐我,我就感到怒火中燒,雙鬢漲紅。
二人離得很近,面面相覷。
瑪麗亞別擔心。我會讓您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死的。我眼睛瞎了,已經看不見您了!而且,在這無休無止的悲劇過程中,無論是您母親還是您,也不過是一閃即逝、遇而復散的面孔。對您,我既不感到仇恨,也不感到同情。我再不能愛,也不能鄙視任何人了。(突然雙手捂面)其實,事情突變,我來不及痛苦,也來不及反抗。不幸比我更強大。
瑪爾塔轉身朝門口走了幾步,又返身朝瑪麗亞走來。
瑪爾塔還不夠十分強大,因為它能容您流淚。同您永別之前,看來我還有點兒事情可干。我還要令您絕望。
瑪麗亞(恐怖地看著她)噢!離開我,走開,離開我。
瑪爾塔我是要離開您的,這樣我也會感到輕松,實在受不了您的愛情與淚水。不過,我去死,絕不能讓您繼續認為您有道理,愛情不是毫無意義的,這不過是個偶然事件。要知道,我們都命定在秩序之中。您必須相信這種秩序。
瑪麗亞什么秩序?
瑪爾塔任何人從來沒有被承認的秩序。
瑪麗亞(神態失常)這對我又有什么關系,我幾乎聽不見您的話了。我的心已經撕裂,它只對你們害死的那個人感興趣。
瑪爾塔(激烈地)住口!我再也不要聽到提起他,我鄙視他。他對您已經毫無意義。他進入了永遠流放人的牢房中。傻瓜!他有了他想要的東西,找到了他尋覓的人?,F在,我們大家都各得其所。要明白,無論對他還是對我們,無論是生還是死,既沒有祖國可言,也沒有安寧可言。(冷笑)這片幽深、沒有陽光的土地,人進去就成為失明動物的腹中食,總不能把這種地方稱為祖國。
瑪麗亞(淚水盈眶)噢!天哪,我受不了,我受不了這種語言。他要是聽到也會受不了。他本來要走向另外一個祖國。
瑪爾塔(已經走到門口,猛然返身)這種荒唐的行為自食其果。您不久也要自食其果。(冷笑)跟您說,我們被偷竊了。何必大聲呼喚那個人呢?何必驚擾心靈?為什么要向大?;驉矍楹粲?這實在可笑。您丈夫現在得到了回答,就是我們最終將擠在一起的這座可怕的房子。(仇恨地)您也會了解答案的,到那時如果可能,您就將懷著莫大的樂趣回憶今天,而今天您卻自認為進入最凄慘的流放中。要知道,您的痛苦再大,也永遠不能同人所遭受的不公正相比;最后,聽聽我的建議。我殺害了您丈夫,就義不容辭,得給您出個主意,對吧?
祈求您的上帝,讓他把您變成頑石一樣。這是他為自己選擇的幸福,也是唯一真正的幸福。您要效法他,要對所有呼聲都充耳不聞,要及時加入頑石的行列。不過,您要是太懦弱,不敢走進這種無聲無息的安寧中,那就到我們共同的房子里來找我們吧。別了,大姐!您這回明白了,一切都很簡單。您應當作出選擇,要石頭愚頑的幸福,還是要我們期待您去的粘糊的河床。
瑪爾塔下。瑪麗亞剛才癡呆呆地聽著。聽著,現在伸出雙手,身子搖搖晃晃。
瑪麗亞(呼喊)噢!上帝啊!我不能在這荒漠中生活!我要對您講,也能知道講什么。(跪下)對,我完全信賴您??蓱z可憐我吧,轉過來看看我吧!聽聽我的呼聲,把手伸給我!天主啊,可憐相愛又分離的人吧!
房門開了,老仆人進來。
第四場
老仆人(聲調平淡而堅決地)您叫我嗎?
瑪麗亞(轉身看他)噢!我不知道!來了就幫幫我吧,我需要人幫助。可憐可憐吧,千萬幫幫我!
老仆人(同樣聲調)不行。
(李玉民譯)
【賞析】
如果說《卡利古拉》在當時被認為是一部極具實驗風格的作品的話,那么《誤會》則是一部相對而言頗具古典主義特征的劇本。然而,無論風格如何變化,加繆的戲劇均是為宣揚其“荒誕”哲理服務,主題思想上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
《卡利古拉》的上演受到了巴黎觀眾的熱情歡迎,演出持續了將近一年。然而,《誤會》的彩排當晚,觀眾的反應卻是相當冷淡,公演的最初幾天也沒有獲得多大的反響。對此,加繆未免有些沮喪,認為受到了公眾的“誤會”,并聯想到一年之前同名劇本上演的失敗。換言之,加繆第一部被搬上舞臺的劇本并非《卡利古拉》,而是《誤會》。盡管此劇的主演為當時巴黎舞臺上紅極一時的明星、加繆的紅顏知己卡薩雷斯,然而巴黎觀眾并沒有為之折服。究其原因,與大多數存在主義戲劇一樣,此劇演出的失敗在于作者將其視為其觀念的表達工具,而忽略了現代戲劇觀眾的審美要求。然而,從文學的角度來看,《誤會》卻是一出很好地利用了古典主義形式來傳達其對“荒誕”主題認識的劇本。
此劇系加繆根據當時發生在捷克波希米亞山區的一樁真實事件所作。表面看來,它與通常的情節劇十分相似,發生在親人之間的謀財害命尤其使得劇情籠罩在一種濃重的悲情之中,令人讀后唏噓不已。然而,此劇反映的卻是與情節劇大相徑庭的思想內容,乃是十分嚴肅的荒誕主題。讓與母女之間的“誤會”揭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與世界或按加繆的話來說是“演員與其布景的分離”這一荒誕本質。如果讓按照妻子瑪麗亞所說的那樣“用一種簡單的語言”將自己的目的說清楚的話,那么他就不會招來殺身之禍。然而他不僅荒謬地將妻子趕走,而且還將真實姓名隱瞞起來,從而完全堵塞了溝通的渠道,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本書節選的第三幕發生在讓死之后。全幕共有四場,如果將僅有一小段對話的第四場忽略不計的話,讀者自然便會發現除了第一場之外,全幕突出的中心人物便是妹妹瑪爾塔。第一場發生在母女倆將讓投入河流之后的次日清晨。母親開始感到困倦(或者厭倦?)準備去睡之際,老仆人遞來了讓的護照。真相大白之后,母親的悲痛之情尤其是母愛突然蘇醒,遂不顧女兒阻擋走出了家門。與母親形成對比的是,瑪爾塔在犯案之后,竟然產生了一種無比歡愉之情甚至是一種幸福之感。即使是在得知讓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兄弟之后,她并沒有產生絲毫的悔意,只是希望母親不要丟開自己、毀壞自己的幸福。當母親將此謀殺視為報應時,她對此毫不留情地表示蔑視。事實上,通過母親的人性復蘇,加繆旨在襯托瑪爾塔那已被荒誕感掏空的人性。而通過后半場瑪爾塔的自白,尤其是第二、三兩場的描寫,加繆向我們深刻地揭示了這種荒誕的起因及后果。
與哥哥相比,妹妹瑪爾塔對人生的荒誕有著切膚之體會。在她看來,讓已經得到了生活的一切,見識過世界,享受過大海、陽光與自由,而自己從小就生長在這塊“不見天日”、封閉孤獨的山莊,朝思暮想的就是要離開這終年籠罩在雨霧之中的“影子之地”。同樣身為人子,命運竟然如此之懸殊,除了證明人生的荒誕還能是什么?當母親問她在動手之前是否認出自己的親兄弟時,她的回答無疑十分耐人尋味:“沒有!我沒有認出他來。他的相貌沒有給我留下一點兒印象,事情該著如此。您自己也講過,人世是不合理的?!苯又盅a充表示,即使認出來了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這位兄弟對她來說是“陌生的”。換言之,瑪爾塔和卡利古拉一樣,由于始終生活在荒誕之中,已經失去了正常的人性,遵循的只是荒誕邏輯。雖然始終都在試圖與之斗爭,卻又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塊頑石、荒誕的化身。第二場瑪爾塔的談話便是很好的證明,在她看來,她并沒有照看好兄弟,因為這將是“欺侮無辜的不公”,因為她對他只有憤恨!她恨讓,是因為他有了向往的一切,卻把窮鄉僻壤留給了自己。對她而言,讓和其他人一樣,構成了其實現去海邊享受陽光與自由的障礙,令其只能在冰冷、孤獨與渴望之中經受煎熬。既是障礙,去之又何妨?!這是他必須付出的代價而已。以此類推,母親的離去也無足為憾:“她死就死吧,反正我沒得到愛!讓門在我的周圍重新關上吧!我要發泄義憤,不用她管!”哪怕死亡臨頭,她也不會向蒼天哀求,更不會下跪,決不與這個世界和解。因此,在第三場,當瑪麗亞前來尋找丈夫時,她便有了事不關己的冷漠表示。在瑪麗亞上前要求見到丈夫時,她接連地阻擋她靠近自己。對瑪麗亞以愛情的名義要求她給予解釋時,她表示無法理解這種語言,“愛情、快樂或痛苦”無一例外,而她的眼淚只會令其厭惡,原因在于她對“人類心靈”有別一種理解。據此,她可以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無論是與死者還是生者都分毫不欠,既然她與死者一樣的孤獨,與生者一樣被拋棄。最令人震撼的則是,瑪爾塔并不以此為滿足,她竟然還要讓瑪麗亞對人生、對愛情、對一切都感到絕望,要像她一樣變成一塊沒有情感的“頑石”。而這就是她眼中的唯一幸福!由此可見,長期生活在荒誕之中的瑪爾塔雖然對自己的荒誕處境具有清醒的認識并努力地加以反抗,然而最終她沒有能夠戰勝荒誕,反而成為荒誕的工具與象征。
《誤會》作為加繆的第一部正式劇本,反映的乃是其對荒誕命題的一種思考。人類在荒誕面前開始清醒覺悟,卻沒有找到擺脫荒誕的正確途徑?,敔査m然也和卡利古拉一樣對荒誕處境進行了反抗,但采取的卻是以惡抗惡的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也正因為如此,才有學者認為它還算不上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反抗。
(艾菲)
上一篇:《該隱·[英國]拜倫》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
下一篇:《貝納爾達·阿爾瓦之家·[西班牙]洛爾卡》作品提要|作品選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