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文學·亞·瓦·萬比洛夫·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瓦蓮京諾維奇·萬比洛夫,見《打野鴨》。
內容概要 《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是兩幕正劇。一座老式木房子: 高高的臺階、涼臺,還有一間閣樓。這是西伯利亞林區一個小鎮上的小食堂。一個夏日的早晨,瓦蓮京娜走向飯館,她首先走進花園,從地上揀起拆下來的柵欄板,裝回原處,然后扶直花草,著手修理便門,這是因為人們經常為了抄近路到飯館去而弄壞的。這時她發現涼臺的臺階上躺著一個人,瓦蓮京娜驚叫了一聲,看見是一個干巴巴的老頭,他姓葉列麥耶夫。老人一邊幫忙,一邊同瓦蓮京娜聊起來,他是到這來找一位朋友的。當飯館服務員都來上班時,區衛生科的會計麥切特金一邊在這吃早飯,一邊說一些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怪話,他責怪葉列麥耶夫老人不該在公共場所睡覺,又向瓦蓮京娜打招呼說她給人的印象良好,瓦蓮京娜只是謙虛的笑了笑,他的話使飯館熱鬧起來了。這時葉列麥耶夫要找的朋友杰爾加切夫也來了,他將近五十歲,左手拿著一個木工用的工具箱。老朋友相見分外高興,葉列麥耶夫向他講述自己來這里的目的。原來,老人從深山老林來,他孤苦伶仃,始終是一個人過日子。他曾為地質隊做了四十年的向導,九年前退休,不知道辦手續,因而一直沒有領到養老金?,F在女兒外出無消息,自己的胳膊又犯病,實在情況不好,想申請養老金??墒牵缃癞敊嗟摹爸徽J紙,不認人”。而地質隊員已各奔東西,所以他想請杰爾加切夫幫忙找找人。人們勸他多跑幾趟,求求情,也許執委會會給他出點主意。上面閣樓的門打開了,出來一個人,他叫沙曼諾夫,是個三十二歲的瘦高男子。沙曼諾夫是城里一個青年審判員,一年前,某個大人物的少爺開車軋了人,這個案子交給他去辦理,誰也沒料到沙曼諾夫竟想把少爺關到牢里去。由于他主持正義,這個案子就不讓他辦了,審判延期。他想堅持真理支撐住,人們卻說他是發瘋。于是,他便作罷,離開家,離開原來的地方,跑到了丘里姆斯克小鎮上。他想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解脫。沙曼諾夫小心翼翼地從閣樓上下來,這時下面傳來藥劑員卡士金娜的聲音,問他為什么象個賊一樣溜下來。沙曼諾夫是怕人知道他與卡士金娜的曖昧關系,而實際上他沿著這條梯子都快走三個月了??ㄊ拷鹉染妥≡陂w樓上。沙曼諾夫經常出入飯館,和卡士金娜一起在飯館用餐。他們談笑著,怕人看見但也不躲閃。瓦蓮京娜看見他們臉色都變了,動作也變得緊張,不自然。實際上,長期的觀察,使瓦蓮京娜對沙曼諾夫產生了愛慕之情。但她知道他與卡士金娜的關系,所以一直把這種愛埋在心底。瓦蓮京娜收拾沙曼諾夫和卡士金娜用過的桌子時,帕士卡來了,他是霍羅希赫的兒子和杰爾加切夫的養子,帕士卡二十四歲,長期在外打工,有時回來休假。他粗暴、放蕩,他看中了瓦蓮京娜,約她出去玩,瓦蓮京娜拒絕了他,這正好被沙曼諾夫碰見,沙曼諾夫要帕士卡對姑娘客氣點。有一天早上沙曼諾夫問瓦蓮京娜為什么要修理柵欄。她說: “除了您以外,別人都問過我了。我還以為您明白呢! ”她說修理柵欄是為了使它完好無損。她要修到人們學會沿人行道走為止,而“您總是沿人行道走的”。瓦蓮京娜說完把頭低下去,臉也紅了。沙曼諾夫早就沒有看到有人臉紅了,于是他談起從前他有一個戀人,瓦蓮京娜就象她。沙曼諾夫覺得象瓦蓮京娜這樣的姑娘是不會愛上他了。意外的是瓦蓮京娜卻脫口而出: “不對”。沙曼諾夫意想不到瓦蓮京娜會說出這樣的話。她的突然出現,對他就象“烏云中射出一線光芒”。他感謝命運,想從此拋棄一切偏見,開始新的生活,從現在做起,開始奮斗。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卡士金娜不要再來打擾他。這天,沙曼諾夫與帕士卡相遇,他們都覺得瓦蓮京娜應該屬于自己,兩人唇槍舌劍地爭執起來,帕士卡憤怒之中竟然開槍,差點把對方打死。沙曼諾夫寫了一張便條,托葉列麥耶夫轉交瓦蓮京娜本人,讓她晚上十點鐘等他。不料老人被卡士金娜花言巧語所騙,把條子交給卡士金娜轉交,而她卻把便條扣下了。第二幕的情節發生在當日的黃昏?;袅_希赫勸說瓦蓮京娜遠走高飛,不要為得不到的愛情傷心。但瓦蓮京娜很堅決地說這是她自己的事,任何人也禁止不住她。麥切特金是一個小官吏,已到中年,一天他來到卡士金娜的屋里,想向她求婚,而卡士金娜卻趁機慫恿他向瓦蓮京娜求婚,麥切特金覺得自己沒希望,卡士金娜就勸他與瓦蓮京娜的父親談談。瓦蓮京娜的父親同意了這門親事,他覺得麥切特金有一定身價,較可靠,最主要的是瓦蓮京娜的兩個姐姐都遠走高飛,但生活不幸福。他想留下小女兒在家鄉。他對女兒說,只要他活著,瓦蓮京娜的家就在這里。痛苦之余,瓦蓮京娜和帕士卡跳舞去了,因為她沒有看到沙曼諾夫的便條。就在這天晚上,帕士卡占有了瓦蓮京娜。麥切特金也打扮了一番來等瓦蓮京娜的到來,但也沒有等到,當瓦蓮京娜與沙曼諾夫再次相見時,她才知道了便條的事,她雙手捂臉,號啕大哭。帕士卡得意地對沙曼諾夫說他遲到了。正在他們相爭的時候,瓦蓮京娜的父親趕來,他問瓦蓮京娜夜里和誰在一起,沙曼諾夫和帕士卡爭著承認和自己在一起,但瓦蓮京娜卻說她和麥切特金在一起。第二天早晨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一陣后,沙曼諾夫給民警局打電話說他即將重返法庭。老人葉列麥耶夫沒有弄到養老金的證明,準備回去。靜場中,人們都看著瓦蓮京娜,她嚴肅而平靜地走上涼臺,突然停下來,不慌不忙地走向花園,去修理便門,加固木板,象往常一樣。葉列麥耶夫老人也在幫她。帕士卡帶著行李離開。
作品鑒賞 《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是萬比洛夫生前最后一個完整的作品,發表于1972年,被看作是七十年代蘇聯戲劇創作的珍品。萬比洛夫的創作大都是裴喜劇連在一起,戲劇中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命運、歸宿。乍一看來,這部戲劇并沒有什么驚人之外,但是觀眾一旦進入劇情,深刻體會到劇本的構思,則可以看到這個劇本不愧是個杰作。萬比洛夫從三件小事淡淡寫來,三條平行線索貫穿戲劇始終、戲劇的場景是通過偶然性展示必然性。人物寫的都是普通、平凡的人,萬比洛夫對周圍社會觀察得仔細,然后做一番冷靜的思考。在《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中作者塑造了沙曼諾夫的形象。他原是個英姿勃勃、壯志凌云的青年審判員,因為堅持要依法懲辦一位要人的兒子,結果被剝奪了審判權,他的精神支柱崩潰了,對一切都非常淡漠,雖然只有三十二歲,但卻有一顆老年人的心,他只想著退休。萬比洛夫指出造成這種人物性格的原因在于社會的弊端。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再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也會受到挫折,從此一蹶不振。萬比洛夫十分強調社會環境對青年人的影響,他提出每個人應對社會盡職盡責,但社會也應該對個人負責。當物質文明提高的時候,精神文明的提高尤為重要,因而萬比洛夫的戲劇圍繞著社會道德問題積極進行探索。他把社會中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長的因素盡量地揭露出來,目的是號召人們起來與之斗爭并消滅之。沙曼諾夫沒有被困難徹底壓倒,理智、正義的火種仍然埋藏在他的心底,終于在瓦蓮京娜的感召下迸發出來。他覺得自己重新獲得了這個世界,就象醉后醒來一樣,一切都回到了他的身邊,黃昏、大街、森林、一切美好的東西。他不再游戲人生,他感到自己有責任站出來面對現實,不畏強暴,重新走上法庭。他與瓦蓮京娜的愛情雖然沒有得到實現,但雙方的感情卻具有了高尚的社會道德意義,他們的思想與心靈永遠是相通的。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主要體現在這兩個人身上。從啟幕到幕落,瓦蓮京娜一直都在修理便門,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行動體現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倍加愛護,同時瓦蓮京娜不斷修理的動作,意味著他對理想的堅定信念,她說修理花園界為了使它完好無損也意味著她修補道德的柵欄,直到它完好為止。是維護還是破壞這柵欄的完好,成了作家衡量劇中人道德面貌的標準。瓦蓮京娜是作者塑造的最完美的形象。從作品的字里行間,我們知道她最終還是留在了村里,選擇了麥切特金。她是善良的,她深深地愛慕沙曼諾夫,但卻不愿以自己受辱之身接受他的愛。所以她不能和沙曼諾夫一同離去,但無論她最終嫁給了誰,她的善良,信念是永恒不變的。她執著的追求完美的道德風尚、對未來抱著必勝的信心,她熱愛生活,有著自己的愛與恨。萬比洛夫愛祖國、愛人民、對人民的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和關注,因此他的作品與普通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客觀地反映現實,揭露·鞭撻黑暗勢力。葉列麥耶夫老人雖然沒有領到養老金,但他性格堅強、自尊自愛。老人飽嘗了世間的酸甜苦辣,但還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作者對他投以尊敬的目光。萬比洛夫的戲劇時間都很短,但反映的內容卻很豐富,他善于利用人物的對話表現人物內心生活,造成內在的戲劇沖突。萬比洛夫的藝術手法樸實無華、含蓄深沉,細節的描寫突出人物的個性,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種散文化的心理劇是契訶夫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上一篇:《蘇聯文學·亞·伊·索爾仁尼琴·癌病房》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蘇聯文學·伊·格·愛倫堡·解凍》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