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羅伯特·佩恩·沃倫·國王的人馬》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羅伯特·佩恩·沃倫(1905— )美國作家,文藝批評家。生于肯塔基州的格恩里。先后就讀于范得比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耶魯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讀書期間,他結識了美國南方重農學派的成員,在他們的影響下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畢業后,他曾在耶魯大學等多所大學執教。從1935年起,他和其他人共同創辦了 《南方評論》雜志,吸引了一批文人,形成了現代美國最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1973年起,被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名譽教授、詩歌顧問。1986年,被選為美國第一位桂冠詩人。沃倫是以詩歌開始自己的文學創作生涯的。早期的詩集有《詩三十六首》(1935)、《同一主題的詩十一首》 (1942) 和 《詩選,1923—1943》 (1944)。《龍的兄弟》 (1953,1979年修訂)寫杰弗遜的侄子于十九世紀初期在肯塔基州邊疆謀殺黑人的事件,對惡的本性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許諾》 (1957)集中的詩歌比喻生動、描寫優美,洋溢著作者故鄉的泥土芳香,于1958年獲普利策詩歌獎。另外還有《此時與彼時》(1978) 、《在這兒》 (1980)和《證實了的傳言》等詩作。沃倫的長篇小說主要有《夜間的騎手》(1939)、《在天堂的大門口》(1943)、《國王的人馬》 (1946) 和 《足夠的空間與時間》 (1950) ,五十年代后的著作有《一群天使》 (1955)、《山洞》 (1959)、《荒野》(1961)、《洪水》 (1964)和《將要失去的地方》等。沃倫還是美國20世紀的一位重要的文藝批評家。他是美國盛行一時的“新批評派”的主力,和著名文藝批評家克·布魯克斯合著的《理解詩歌》(1938)是新批評派理論的力作。另外,還著有《理解小說》(1943)、《向西奧多·德萊塞致敬》 (1971)和《民主與詩歌》 (1975)等論著。
內容概要 新聞記者杰克是在1922年結識威利的。當時,威利不過是個縣政府的會計員,在選擇縣立學校校舍建筑承包商問題上,與上司發生爭執,而且鬧得滿城風雨。于是,報社派杰克來采訪此事。這場爭執最終以威利在競選中落選而告結束。威利從此失去了飯碗,只好回到父親的農場。他憋著一口氣,白天干雜活,晚上刻苦學習法律,終于通過了法學考試,當上了律師。兩年后,縣立學校在一次救火演習中,偷工減料建成的校舍,突然倒塌,造成了死傷十幾名學生的慘劇。這次事故不言自明,在選擇承包商問題上,威利的意見是正確的。威利的威信也由此大增,民眾們都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有支持他。四年一度的州長競選又開始了。這一州的民主黨有兩大派系,哈里森是城市派領袖,麥克默費是鄉村派領袖。哈里森為了分化麥克默費在鄉村的選票,派遣達非鼓動威利再次參加競選。在哈里森一派的一片恭維聲中,威利飄飄然地同意參加競選。正當威利到處巡回演說,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人向他揭穿了哈里森的陰謀。威利氣憤至極,當晚就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向選民們公開揭露老狐貍哈里森的陰謀,宣布自己立即退出競選,然后轉而協助麥克默費競選州長,一舉擊敗了哈里森。此后,威利當了幾年律師,業務上獲得很大成功,從政之心又得以萌發。1930年,他第三次參加競選。這期間,杰克也因為不奉行報社支持麥克默費的競選方針被除名,在他的全力支持下,威利這次競選終于獲勝,當上了州長,并任命杰克做自己的助手。又過了若干年,威利在競選參議員問題上與老法官歐文發生矛盾。威利指令杰克盡力搜集歐文的隱私,杰克覺得在這位“正直的法官”身上似乎很難找出什么毛病,但威利認為,“人是在罪惡中孕育,在污血中誕生的,從尿布的臊臭到壽衣的腐臭,這中間不可能沒有一點污點”。杰克經過深挖細查,果真發現歐文法官曾在1915年受過一家電力公司的賄賂,并得到已故州長斯坦頓的袒護,為此,這家電力公司的原律師利特爾波含恨自殺。杰克順利地從利特爾波的妹妹手中拿到了這段隱史的真實憑證,杰克與已故州長斯坦頓的兒子亞當和女兒安妮自幼就是好朋友。杰克一度與安妮熱戀,后來不知為何倆人的關系漸漸疏遠。杰克大學畢業后當了記者,與一個庸俗的女人草草結了婚,不久就離異了。安妮從女子學院畢業后,卻一直沒有結婚,父親的去世,使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慈善事業中。至于亞當現在已成為一位名醫。威利為了揚名于世,決心創建一座全國首屈一指的醫療中心。他想請醫術高超的亞當擔任醫療中心主任,但孤傲的亞當予以一口回絕。在威利的授意下,杰克向安妮和亞當展示了表明他們的父親犯有包庇罪的那份證據,為了維護父親的名譽,亞當只好同意就任醫療中心主任。再說威利驕寵的兒子湯姆是個足球運動員,他一向目無法紀,我行我素。這次因為玩弄一個姑娘,致使女方懷有身孕,威利的競選對手麥克默費立刻抓住這一把柄要挾威利退出競選。為了反擊,威利讓杰克去向麥克默費的忠實支持者歐文施加壓力,請他阻止麥克默費的訛詐行為。但是,歐文堅決不同意,杰克只好向他攤牌,展示他曾經犯有受賄罪的證據,并說好明天再來聽他答復。然而,杰克回到家里,半夜里突然被母親的痛哭驚醒。原來,母親從電話中得到消息,歐文開槍自殺了。母親悲痛欲絕,近乎發狂,在杰克的不斷追問下,她不得不向杰克坦露了歐文是他的生身父親這一秘密。杰克此時才明白了他“父親”為何要遺棄母親,那是因為他知道母親與歐文私通而離家出走。自從威利投入政治生涯后,妻子露西與他的關系也一直不睦。女秘書薩蒂成了他的情婦。后來,威利又愛上了安妮,千方百計想甩掉薩蒂。薩蒂懷恨在心,決心伺機報復。恰好,湯姆在一次足球賽中被人踢傷,經手術確診為椎頸骨粉碎,無法挽救,只能癱瘓在床,拖延時日。薩蒂趁此機會指使達非打電話挑撥亞當,說他擔任醫院院長的職務不過是出于安妮與威利的私情,而現在威利則認為他手術不高明,害得寶貝兒子湯姆一輩子站不起來,正準備罷免他的職務。亞當以前從不知道自己妹妹與州長威利之間的曖昧關系,現在聞之,自然怒不可遏,他狠狠地責罵了安妮一通,并且不容分說,將安妮推倒在地。隨即,他趕到州議會大廳,當眾槍殺了威利,而他自己也倒在威利保鏢的槍下。經歷了人生這場明爭暗斗,生死浮沉,杰克對塵俗世事完全淡漠了。但他又覺得“歷史是盲目的,人卻不是盲目的”如果不承受過去留下的重擔,也就不可能創造未來。于是他與安妮結合,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品鑒賞 發表于1946年的《國王的人馬》從表面上看似乎講的是一個關于專制獨裁的州長威利的故事,實質上卻是一部嚴肅的政治小說,涉及到美國社會和政壇的各個方面。沃倫不愧是一位文學大師,為了不寫成平鋪直敘的自然主義小說,他起用了一位講述人——新聞記者杰克,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將整個故事有層次,有條理地呈現出來。這樣做,不僅避免了一般的政治小說常有的枯燥乏味,使故事起伏跌宕,富有情趣,更重要的是把小說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即從社會的角度來探求人的本質。在美國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普遍罪惡中,任何人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哪怕他最初有著較好的愿望,到頭來也是事與愿違,必然成為“惡”的工具。譬如威利始終認定自己掌握權力的目的是造福人民,但在實現這一目的過程中卻親手玷污了自己的目的,虛無的理想主義畢竟沒有戰勝現實的權力欲。盡管他有那么高的威望,手下有那么多忠臣輔佐,最終還是難逃身敗名裂的下場——小說的題意也就在這里。“國王的人馬”源于美國早期的一首童謠: “爬得高,摔得重,國王的全班人馬,也難讓破鏡重圓”。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改造美國社會,凈化人們被毒化的心靈,似乎不抱多大的期望。除了威利,小說中其他人物的處境也不美妙。杰克秉承威利的旨意,費盡心機地找到歐文法官的“隱私”材料,既造成了歐文自殺,同時又背叛了自己的過去——因為歐文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生身父親。亞當醫生的遭遇更令人同情。這位剛正不阿的外科醫生素來對威利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可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看到別人生病就不忍要去醫治,威利就利用了這一點,迫他就范。結果,生活仍然無情地捉弄了亞當,他想切除別人身上的“潰瘍”,可又自覺不自覺地培植了社會的“腫瘤”。最發人深醒的,恐怕要數杰克的舅舅卡斯的經歷了。他本是個熱情純真的人,一次同朋友的妻子相遇,竟墜入情網。那朋友為了解除這痛苦的“三角關系”,在一次狩獵中,假借獵槍走火自殺了。卡斯從此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為了從內疚中把自己解脫出來,他拼命地做好事,甚至帶頭解放黑奴,結果卻使那些獲得了自由的奴隸找不到掙錢吃飽肚子的地方。他想在戰爭中結束自己的生命,勇于沖鋒陷陣,可子彈偏偏不找他,反倒把那些跟在他后面沖鋒的人送到死神的懷抱。然而,當他揚起了生命之帆,意識到人生的美好時,一顆子彈卻把他送上了天。作者用相當的篇幅敘述了這位戲劇性人物的人生。從結構上看,這似乎是與主線關系不大的一條支線,但事實上,作者在暗中巧妙地鋪設了聯想的跳板,使人不由自主地拿理想主義的他與實用主義的威利相互對照,進而得出完全一致的結論。在物欲橫流,精神空虛的金錢社會,喪失信仰的實用主義與抽象的道德理想同樣是行不通的。另外,小說還深刻剖析了美國所謂民主競選的虛偽。盡管,從選民到競選人似乎都在按照一種嚴格的程序辦事,其實在幕后操縱競選的還是腰纏萬貫的財閥和手握權柄的黨棍,其間的陰謀陷害和造謠中傷不勝枚舉,以“正直”起家的威利也是靠這樣的競選“策略”才得以當上州長的。集詩人、批評家和小說家于一身的沃倫是一位不斷探索人生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大師,他很注意利用生活中的悲劇來挖掘其潛含的道德含義和自我本質。沃倫曾借杰克之口描述了他所處的那個世界: “它就象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如果你觸動其中的任何一點,哪怕只是輕輕的一碰,振動也會波及最遠的邊緣。昏睡的蜘蛛受到震動會立即跳起來,吐出蛛絲,將你包圍,并在你皮下注入黑色而使人麻木的毒液”。從作者這段充滿了恐懼的描述中,我們深刻地意識到美國社會的黑暗和官場的險惡,置身于這樣可怕的“黑網”中,人的悲劇性命運,當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上一篇:《蘇聯文學·維、符·李帕托夫·伊戈爾·薩沃維奇》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
下一篇:《美國文學·羅伯特·李·弗洛斯特·弗洛斯特詩選》作者簡介|內容概要|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