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屠格涅夫《雷雨掃過大地》愛情詩鑒賞
〔俄—蘇〕 屠格涅夫
雷雨低低地掃過大地……
我走進花園,周圍一片靜寂。
菩提樹頂繚繞著陣陣輕煙,
把它染作深紅的是那清新的雨滴。
多美的夜! 星星又大又亮……
空氣是那么新鮮而清潔;
從樹上落下點點雨滴,
片片樹葉像是在輕聲哭泣。
天邊出現閃電的反光……
雷聲隱隱,聽起來那么遙遠……
池塘像在黑暗中像鏡子一樣閃閃發亮,
那熟稔的屋舍終于出現在我眼前。
它凝然不動地籠罩在神秘的陰影里,
冉冉升起的是那雨后的月亮……
瞧,這是門,這是臺階,多么熟悉……
而你……你在哪里?現在在做什么?
莫非是固執,易怒的諸神
已經變得溫和而有氣量?
而你在自己家里也忘卻了不安,
恬靜地依偎著心愛人的胸膛?
抑或是靈魂里還在燃燒著痛苦?
任哪里也找不到憩息的地方?
家早已無人過問,里面空空蕩蕩,
莫非你還住在里面,心中充滿悲傷?
(1844)(晚晴 譯)
這首詩通過景物的生動描繪,表現了對過去戀人的深切思念。
這是夏季常有的雷陣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雷雨剛過,詩人就來到了這個熟悉的莊園,在這里他曾經與昔日的戀人共度過許多美好的時光。但這一次不巧了,他特意從遠方來看她,而她卻剛剛離開這里。他當然是滿懷惆悵了,他不能立即離開這里,他要好好看看這里,因為這里曾經有她的聲息,她的足跡。
詩人對景物的描寫是在運動中進行的,同時又很有順序。首先是整個花園的靜寂,并且是罩在那種雨后的特有的朦朧中。人去園空,這里已經透著惆悵、神秘的情緒了。這種神秘有很強的宿命的氣息。因為是雨后,樹葉上都落滿了雨滴。夜空也像被雨水洗過了似的,所謂夜空如洗,星星顯得又大又亮,這夜色當然是美的,空氣又那么清新,可惜的是她不在,詩人在花園中行走,一邊注視著夜空,樹上落下的點點雨滴滴在詩人頭上、身上,仿佛也在為他們逝去的戀情傷感,以至輕聲哭泣。詩人在描寫景物的時候,總是遵循這樣一個順序:總是先從夜空寫起,然后再到地上的景物。接著詩人又看到天邊出現閃電,又聽到雷聲隱隱,這里的雷陣雨過去了,遠處可能又下起了雷陣雨,這樣,這里雷陣雨剛過去的那陣特有的氣氛就更加生動地被烘托出來了,不僅僅是如洗的夜色,清新的空氣,片片樹葉上的雨滴都說明著這里雷雨剛過,就是遙遠的天邊的閃電和隱隱的雷聲也說明了這一點,這種不斷加強的手法把雷雨剛過的特有氣氛寫得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使人如身臨其境一般。借著閃電的反光,詩人又寫到地上的景物,看到池塘像鏡子一樣的發亮,看到那熟稔的房舍終于又出現在眼前。接著詩人又回過頭去寫夜空,雨后初霽,月亮冉冉升起,把詩人熟稔的房舍照得清清楚楚,“瞧,這是門,這是臺階,多么熟悉……”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詩人不禁強烈地思念起昔日的戀人來了,“而你……你在哪里?現在在做什么?”平白的語言,讓人感到的是溢于言表的思念。詩人猜想他昔日的戀人或者已經忘卻了失戀的痛苦又找到了新的愛情,或者還沉浸在往昔的痛苦里,心中充滿了悲傷。詩人思念、關切的心情是這樣真摯,他當然希望昔日的戀人不再悲傷。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卓特之處就是景物描寫,就是對雷雨過后特有氣氛的逐步加強的烘托。真正做到了生動、自然、抒情,景中有情。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敏銳、細膩的觀察力和感受力,真是值得我們很好學習的。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他的昔日戀人巴枯寧娜的。詩人在德國學習期間結識了巴枯寧,倆人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詩人畢業回國之后受朋友之托去拜訪朋友的一家,這時是1841年9月。由于巴枯寧在給弟弟妹妹們的信件中經常提到詩人屠格涅夫的名字,所以詩人的拜訪很受朋友弟弟妹妹們的歡迎。其中,巴枯寧的三妹塔吉雅娜·巴枯寧娜很快被屠格涅夫所吸引。
屠格涅夫在巴枯寧家逗留了六天,這六天雖然短暫,但是已足夠使巴枯寧娜與屠格涅夫建立起友誼的聯系了。之后,他們之間頻頻通信。巴枯寧娜首先表白了自己的愛情。但是,他們之間的戀愛沒有持續多久,1842年春天,兩人的關系已出現了破裂的跡象。但是無論如何,這次戀愛給雙方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屠格涅夫上面的這首詩之前,也就是屠格涅夫去看巴枯寧娜而巴枯寧娜已經離開的那個地方,離開之前,巴枯寧娜給屠格涅夫寫過一封信,說道:“昨天晚上,我感到無比悲哀——彈了很長時間的鋼琴,也久久地思索著,想得很多。我和阿歷克桑得琳娜默默地佇立在臺階上,——夜晚是那樣地美好,——雷雨過后,星星靜靜地在天空中閃光;我覺得,它們一直照到我靈魂深處……這是我在這里和您第一次見面后寫給您的信——一開始,我想把它拖一拖再發出去,可現在我想的是讓您知道一切,知道我在想您。再見啦,屠格涅夫,該走了:我們將從您的身邊走過去,我是快樂的,再見啦,請把您的手給我……”
這些,對于我們理解屠格涅夫的這首詩都很有幫助。
上一篇:〔印度〕首陀羅迦《雨夜姻緣》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華茲華斯《魯思》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