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愛爾蘭]喬伊斯
類型:小說
背景搜索
本書成書于1922年。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是愛爾蘭著名的現代派小說家,出生于愛爾蘭都柏林市的一個窮公務員的家庭。中學畢業后,喬伊斯決心獻身小說創作。1898年他進入都柏林大學專攻現代語言學,后赴歐洲大陸,開始“自愿流亡”的艱苦生活。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都柏林人》,后有自傳體中篇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肖像》等著作。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尤利西斯》于1922年2月2日在第戎出版。那一天是喬伊斯的生日,他看到了自己16年構思、7年寫作的成果。小說出版后,因其中某些詞句被認為“淫穢”而受到指摘,因此長期被禁止在英美發行,直到1933年這部巨著才得以公開與英美讀者見面。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金隄翻譯的《尤利西斯》,以及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蕭乾、文潔若翻譯的《尤利西斯》均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尤利西斯》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8點到次日凌晨2點的一天之內:
1904年6月16日上午,青年斯蒂芬去學校領取薪水,校長把自己的一篇文章交給他,委托他找報社發表。斯蒂芬離開學校后到了海灘。在這里,他浮想聯翩,順手把自己的感想寫在了校長那篇稿子的空白處。他精神上十分苦悶和彷徨,又沉浸在沒有聽從母親的臨終遺言的悲哀和愧疚之中,希望能有一位精神上的父親給自己以安慰。
同一天早晨,小市民布盧姆上街買了一些東西后,把準備好的早餐送到還未起床的妻子床邊。這位匈牙利裔猶太人在都柏林一家報社當廣告推銷員。他的妻子莫莉是丈夫多得多。半老徐娘的她總是紅杏出墻,今天正準備跟情人博依蘭幽會。布盧姆整天為此事煩惱,卻又難以啟齒。同時,他自己也在尋找情人。當天10點鐘他化名弗洛爾,與一名女打字員互遞情書。
11點,布盧姆去參加一個葬禮,在墓地上他回想起自己夭折的兒子,心中充滿凄涼,感到自己不過是個在異鄉漂泊的人。
中午,布盧姆在報社向主編說明自己攬來的業務。正在此時,斯蒂芬來向報社推薦校長的文章,卻被主編冷落在一旁,斯蒂芬憤然離去。
下午1點,布盧姆進入一家小飯館就餐,卻發現那里臟亂不堪,人們吃相不雅。于是他改去另一家飯館。飯后,布盧姆不巧遇到自己的情敵博依蘭,他趕緊躲進了博物館。
下午2點,斯蒂芬在圖書館里和別人高談闊論著莎士比亞。不久,布盧姆也來了,卻沒有參加這場討論。
下午5點,布盧姆本與一位朋友約好在酒吧見面,卻在那里與一個無端詆毀猶太人的無賴爭論起來。
黃昏時分,布盧姆在海灘看見一位正在乘涼的美貌少女。他被深深迷住了。那位少女也覺察到布盧姆深情的目光,兩人四目相對。少女離開時,布盧姆才發現她是個瘸子。
晚上10點,布盧姆去醫院探望難產的麥娜夫人,卻在那里巧遇喝得酩酊大醉的斯蒂芬。在麥娜生下了一個男嬰后,布盧姆和斯蒂芬一起離開了醫院。
午夜時分,布盧姆的腦中漸漸出現一幕幕幻覺。在他的幻想中,他被警察抓去審問,罪名是給某夫人寫情書。之后他又突然間當上了市長,進而一變而成愛爾蘭國王,卻很快又被群眾驅逐出境。布盧姆清醒后,到妓院去找斯蒂芬。斯蒂芬由于醉酒而掄起手杖打碎了妓院的燈,而后跑到大街上。布盧姆也跟了出去,這時兩個英國兵無事生非,對斯蒂芬大打出手。布盧姆在迷糊中把斯蒂芬當成自己死去的兒子,扶起了斯蒂芬。布盧姆和斯蒂芬在精神上都無所依靠,備受痛苦和折磨。此時,在昏黃的路燈下,兩人無語而立,終于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各自的精神寄托:斯蒂芬找到了父親,布盧姆找到了兒子。
這天深夜,布盧姆和斯蒂芬先是去了一家馬車夫棚,然后又去了布盧姆家。此時莫莉剛剛與情人分別,三個人聊了起來。布盧姆邀請斯蒂芬留下,斯蒂芬卻婉言謝絕,但是同意教莫莉意大利文。
清晨,斯蒂芬告辭而去。布盧姆發現臥室的擺設略有變動,斷定是莫莉與情人白天幽會時所為,于是開始想像他們在一起的情景。繼而他又猜測莫莉的情人肯定不止博依蘭一個人。他一直很好奇莫莉與這些情人在一起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莫莉在半夢半醒之間,布盧姆、博依蘭、初戀情人等相繼在她的夢中出現。在她聽說斯蒂芬的事情以后,又開始幻想著和這位年輕人發生關系,這使她在隱約之中感到一陣陣的沖動和滿足。
知名篇章
此段選自《尤利西斯》第3章,全是斯蒂芬的內心獨白,是全書最為艱澀難懂的一章,但也極其精彩。斯蒂芬由學校進城途中,獨自一人徘徊于森進蒙特海灘。他面對陣陣襲來的海浪,想到了滄海桑田的變化。
可見現象的無可避免的形態:這是最低限度,即使沒有其他。通過眼睛進行的思維。我在這里辨認的,是一切事物的標志:海物、海藻、正在漲過來的潮水、那只鐵銹色的靴子。鼻涕青、銀灰色、鐵銹色:顏色的標記。透明性的限度。但是他又加上:在物質中。那么,他對事物的認識,是先知其為物體,后知其顏色的。通過什么途徑?用腦袋撞的,肯定。別忙。他是禿頂,又是一個百萬富翁,這位maestro di color che sanno。透明性在其中的限度。為什么是其中?透明性,不透明性。可以伸進你的五個指頭去的是豁口,伸不進去的是門。閉上你的眼睛試一試。
斯蒂芬閉上眼,聽著自己的靴子踩在海藻和貝殼上的喀嚓喀嚓聲。你這么對付著也走過去了。是的,一次跨一步。用短促的時間,跨越短小的空間,一段又一段。五、六:這就是Nacheinander。一點也不錯,這也就是有聲現象的無可避免的形態。睜開眼吧。不,耶穌!如果我從一個臨空探出的山崖上摔下去,那就是無可避免地摔過nebeneinander去了。我現在在黑暗中進行得很順利。佩帶著我的白蠟佩劍。用它敲擊著吧:他們的辦法。我的兩只腳上穿著他的靴子,靴子上面是他的褲子,nebeneinander聽來是實的:是造物者捶打出來的。我這樣在沙丘的海灘上走,是否將會走入永恒?喀、嚓、喀、嚓。海上的野生錢幣。戴汐夫子全認識。
你愿來沙丘嗎?
牝馬瑪德琳?
韻律就來了,你瞧。我聽得出。節奏整齊,抑揚頓挫。不對,牝馬瑪德琳跑快了。
(選自《尤利西斯》,金隄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離開一輩子后,他又回到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上。從小到大,他始終是那個地方的一名目擊者。
故人生在世,俱應預想其最終之歸宿。舉凡母胎所生者,終必面對死亡,并化為塵埃。
閱讀指導
《尤利西斯》這部宏篇巨制長達3卷1500頁,然而它所描述的所有事件只發生在一天之中。他將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物的行動、語言及其細微的意識流動纖毫畢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現實生活以及人內心世界的復雜性、豐富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實地還原。因此,《尤利西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意識流小說描寫“內心的真實”的特點,成為意識流小說的一面旗幟。
《尤利西斯》通過對苦悶彷徨的小市民布盧姆和他耽于情欲滿足的妻子莫莉,以及尋找精神依托的青年學生斯蒂芬這3個人在18個小時中的經歷的描寫,寫出了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絕望。小說主人公布盧姆是個充滿矛盾色彩的角色。在生活中他飽受打擊,孩子夭折,正當壯年卻喪失了性能力,妻子不貞,但他自欺欺人,滿足于妻子對自己名存實亡的“愛”,并把斯蒂芬假想為自己的兒子,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已人到中年,還一無所成,在妻子面前抬不起頭來,卻又不無優越感;他不滿于現實生活,但又安于現狀;他自視清高,不愿與粗俗之人一起用餐;他俠義,從妓院中救出了酩酊大醉的斯蒂芬;同時,他又有猥瑣下流的一面,甚至想占殘廢女孩的便宜……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迷茫、無奈,失去精神支柱與生活目的的現代人的真實寫照。
《尤利西斯》出版后,在文學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弗吉尼亞·伍爾夫認為該書“粗俗不堪入目”。有作家甚至毫不客氣地把有喬伊斯親筆簽名的贈閱本退還給他。只有T·S·艾略特等少數作家看出《尤利西斯》是一部當代題材的《奧德修記》。《尤利西斯》在藝術結構上匠心獨具,它采用與《奧德修記》平行的結構,每章寓意都與史詩具有對應的關系。作者把徘徊在都柏林的異鄉人布盧姆與在外流浪的奧德修斯相提并論,以史詩的深度審視現代生活,創作出這一部象征著普遍人類經驗的現代神話。同時,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廣泛運用“意識流”的創作手法,以大段內心獨白刻畫人物,在展示人的心理活動的同時揭示出一些深刻的寓意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此外,他在遣詞造句方面刻意創新,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語和神話,使作品蘊涵了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深刻的思想內容,顯示出作者扎實的文學功底。
閱讀建議
《尤利西斯》是一部十足的現代小說。喬伊斯將內心獨白和生動靈活的敘述合而為一,“形成全面表現人物性格的意識流”,從而創造了英國文學中最全面也最深入的人物形象。當然,一般讀者閱讀此書會感到困難,作一番瀏覽即可。
上一篇:《安徒生童話選》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局外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