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柏林的魔術師》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美國猶太作家辛格(1904— )的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葉沙俄統治下的波蘭。魔術師雅沙,技藝高超,終年在外演出,每逢五旬節回家鄉魯柏林與妻子埃絲團聚。夫妻恩愛20年,沒有生養。后來,雅沙受情欲驅使,離家后便和助手瑪格達及其他女人鬼混。雅沙到了華沙,又迷戀上一位教授的未亡人艾米麗亞,兩人情投意合,決定私奔去意大利,他甚至答應這位貴婦人的要求,拋棄猶太教,改信天主教。劇院老板不肯增加雅沙的工資,雅沙單靠正當收入已不能實現私奔的美夢。一天深夜,雅沙闖進一個富翁家,去撬保險箱,結果行竊未遂,倉促逃跑時反而跌傷了一條腿。演出迫近,雅沙腿傷嚴重,不能登臺,只好懷著愁腸去找艾米麗亞,坦白了失身為賊的事實,不料被她拋棄。他沮喪地去找其他膩友,發現有的懸梁自盡,有的早已委身于他人。雅沙在絕望中回到家鄉,不顧猶太教長的一再反對和妻子真誠的哭勸,在自家院落里筑起一間四周無門的小悔罪室,從此無論嚴寒酷暑,春去秋來,他閉門思過,日夜誦經,時時懺悔。悔罪室成了雅沙的活人墳。
本篇為作者八部連續性家世小說之一,作者通過對魔術師一生的描寫展示了波蘭猶太正在新舊交替時代的真實畫面。主人公雅沙出生在一個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里,7歲喪母,從小靠自己的勤學苦練,經過艱苦辛酸的賣藝生涯,終于熬出了頭,成了大名鼎鼎的魔術師。他本來有個安寧的家,有個忠貞的妻子,但他生性好色,同許多女人鬼混。由于貪戀酒色,他不僅拋棄了家庭,還拋棄了信仰。在情欲和野心的進逼下,理智節節敗退,惡一時戰勝了善。在鋌而走險、一蹶不振之后,他才良心發現,把自己禁錮在小屋中,終日懺悔,善最后戰勝了惡。作者運用主人公誘惑、越軌、贖罪這種韻律撥動猶太人在愛情和宗教信仰漩渦中的心聲,反映了新時代對猶太宗教傳統和道德觀念的巨大沖擊,表現了猶太人在沖擊之下又始終擺脫不了自己的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作者沒有把雅沙寫成一個十足的惡棍,而始終認為他是一個遭受種族歧視的、一時鬼迷心竅干了壞事的可憐人,對他予以同情。雅沙所處的時代是波蘭人忍受亡國慘痛的時代,波蘭猶太區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作者通過雅沙的遭遇,描寫猶太人在殘酷的世態面前,堅持把自己的傳統和信仰作為精神支柱。作者是一個雙語言作家,堅持用意第緒語寫作,又十分認真地將作品譯成英語。他吸收兩種語言的精華,發展了一種既迅疾又凝練,既簡潔又雄渾的文體。從結構上看,小說節奏急促,情節緊張而曲折。
上一篇:《魔沼》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黎明》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