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宮街》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埃及作家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的代表作。小說通過一個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命運,描繪了1917—1944年間埃及都市社會廣闊的生活畫面。三部曲每部側重描寫一代人的生活,以該代人居住的街區作為書名。這是一個舊式家庭,家長艾哈邁德嚴厲地統治全家,兒女們內心不服。母親卻以其慈愛之心凝聚著家庭成員。母親一次未經丈夫允許外出朝拜,不料返程中遭車禍受傷,丈夫將她逐回娘家。兒女們自由選擇的戀愛對象,艾哈邁德全部斷然拒絕,嚴重挫傷了兒輩的心靈。只有二兒子法赫米為愛國熱忱所激動,積極投身民族解放運動,在反英的游行示威中犧牲。大兒子亞欣沉溺酒色,無所事事。三兒子卡邁勒自幼受到母親熏陶,篤信宗教,英國占領后,他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響,逐漸擺脫了宗教迷信的束縛,起而反對封建家長統治,關心祖國前途,崇尚科學、追求真理。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又使他陷入苦悶和徬徨之中。他身上體現了30年代埃及知識分子面臨的精神危機。第三代人找到了各自的信仰,恢復了心理的平衡。外孫愛哈麥德從華夫脫黨(反對殖民統治、要求自治的政黨)的忠實信徒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思想。他的兄弟穆依姆參加了穆斯林兄弟會。孫子里德萬攀附權貴,當上部長秘書。最后艾哈邁德和穆依姆都被指控反對政府,鎯鐺入獄,預示了左派勢力的失勢。
小說著力刻劃的艾哈邁德是個重信譽、受尊敬、有反帝愛國意識的商人,也是一個嚴厲的家長。在殖民統治下,他不滿英國的壓迫剝削,捐款支持華夫脫黨的活動。尤其是兒子法赫米的死給他很大震動。但為維護家風祖訓,不準妻子出門,阻止兒女的婚事,禁止小兒子宣傳進化論,他的私生活放縱糜爛,還以真主的仁慈寬容為自己辯護。他代表了世紀初一代埃及人的價值觀念。法赫米是埃及新一代的代表。他向往自由、渴望獨立,不僅具有愛國熱忱,而且具有愛國行動。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散發傳單、組織游行示威,擔任最高委員會的領導工作,為埃及的民族獨立獻出了生命。愛哈麥德則屬于埃及更為成熟的一代。他在民族獨立的斗爭中實踐鍛煉,不斷成長。在實踐中他運用正確的理論作指導,視野更為開闊。他把獨立斗爭與社會革命結合起來,既反對殖民統治,也反對封建勢力,向往一個新的光明時代。小說通過這三代人對獨立解放的不同態度,表現了埃及反帝愛國運動的深入發展,同時也表現了埃及封建勢力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小說采用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注重心理分析和細節描寫,在精細、平凡的日常事件的描繪中,融煉作者的冷靜思索,滲進深刻的哲理。作品對開羅城市的房屋建筑、房間布置、婚喪嫁娶、生辰節日等禮儀風俗也有細致的敘述,頗似一幅現代埃及的風俗畫。小說語言規范,不用土語,自成一格。
上一篇:《兩地孤棲》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喪鐘為誰敲響》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