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等著我吧……》是西蒙諾夫的詩歌代表作。衛國戰爭爆發后,西蒙諾夫作為《紅星報》的記者走上了戰場。在行軍的戰車中、掩蔽所里,他寫下了大量的詩歌,其中就包括這首《等著我吧……》。
這是一首獻給遠方愛人的詩。詩歌副標題中的“B。C。”是西蒙諾夫當時的戀人、20世紀40年代蘇聯紅極一時的女影星瓦利婭·謝羅娃。詩歌表達了前方戰士對愛人的思念,歌頌了戀人們對愛情的忠貞,以及因愛而生的戰勝困難的力量。
“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仿佛是情人之間的悄悄話,充滿柔情和憂傷。詩歌以這個復沓的句式,反復詠唱,感情層層推進。詩句纏綿悱惻,籠罩著淡淡的憂傷。但詩人并不沉溺于分離的痛苦,而是對將來、對勝利充滿了信心。第一節作者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美麗而憂傷的場景。他站在愛人的立場,想象她在遠方等待的種種艱難: 秋日的陰雨綿綿會讓人惆悵,寒冬大雪紛飛時“你”可能需要溫暖,酷暑難挨時“你”更需要有個人來陪伴,“你”會經常收不到遠方報平安的家書,更可怕的,“你”可能是一個人孤獨地等待。作者將能碰到的艱難情況都設想到了,表達了對愛人的熾熱的感情。第二節作者繼續推進這種感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在戰場的時間越長,“你”的等待就越艱難。朋友們、慈母、愛子,他們都可能來動搖“你”等待的決心。即使到了這樣的時刻,“你”也千萬要等著“我”。第三節詩歌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前兩節詩人仿佛是在苦苦地乞求愛人等待自己,而這一節則是用可能出現的結果來說服她。一改前兩節的憂傷,詩歌的情緒變得積極樂觀起來。詩人表達了一定會回來的信心,并且指明: 因為“你”的等待,“我”才能回來。“你”的等待是“我”戰勝死神、平安歸來的力量。一句“只因為同別人不一樣,/你善于苦苦地等待”表達了對遠方戀人的信任,贊美了俄羅斯婦女對愛情堅貞不移的美好品質,同時也讓無數的戰士對將來充滿了希望。
詩歌語言樸實,流暢自然,音律鏗鏘,感情濃郁,含蓄深沉而又耐人尋味。全詩幾乎找不到一個華麗的修飾詞,但卻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從詩歌內部所滲透出來的感情色彩是平實普通的,卻又是那樣地震懾心魄。這是一首愛情詩,但在愛情的外衣下卻包裹著更打動人心的精神鼓勵,那就是“戰勝敵人”的信念。
從作者的創作初衷來看,他只是寫下了想對妻子說的一些話。然而在那個特殊的時期,這些話撫慰了全蘇聯的戀人。在這首詩最初發表的1941年,蘇聯正處于內憂外患的緊急關頭。蘇聯人民對祖國的前途命運產生了懷疑。此時,這首詩發表了。同一般的抒情詩歌不同,它并沒有一味表達悲傷,而是充滿了力量和信心。西蒙諾夫的這首詩讓在前線作戰的人對戰爭的勝利充滿信心,也讓在后方苦苦等待的妻子們相信丈夫一定會歸來。格調哀而不傷,既充滿柔情,又蘊含無限希望和力量。所以此詩一經發表便受到各個階層的歡迎,可以說“凡有紅軍戰士處皆能誦《等著我吧》”。
這首詩在中國同樣擁有很多讀者。這首詩最初傳入中國時,中國人民正經歷著列強的侵犯。當時的中國人民同1941年的蘇聯人民一樣,身心疲憊,飽經苦難,因而,這首詩一經傳入便立刻受到中國讀者的歡迎,許多人都為之感動不已。直到今天,許多人在和戀人分別時,甚至在離開家鄉的親人時都會以這首詩來安慰自己。一首短短的愛情詩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果,恐怕是西蒙諾夫當時沒有想到的。這也更說明了其詩歌技藝的高超和詩歌藝術的魅力。
然而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在這首詩發表僅僅兩年之后,謝羅娃就愛上了別人。從此,他們的婚姻開始走向盡頭。那感動了全世界的完美愛情也就永遠停留在了美麗而憂傷的詩行里。
(安 琪)
上一篇:《等著吧 [德國]海涅》讀后感
下一篇:《答友人憂郁的來信 [英國]柯爾律治》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