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詩人雪萊(1792—1822)的詩劇,浪漫主義詩劇最光輝的典范之一。雪萊從反暴君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出發,不贊同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在《普羅米修斯》三部曲中對普羅米修斯結局的描寫,而創作此詩劇。他在《序言》中指出:“我根本反對那種軟弱無力的結局,叫一位人類的捍衛者同那個人類的壓迫者去和解?!痹妱」卜?幕。劇中的朱比特是個竊國篡位的暴君,他忘恩負義,折磨普羅米修斯,用毀滅和災難摧殘人類,手段毒辣,窮兇極惡。他終因無法征服人類的心靈,時時擔心他的權力會被顛覆,顯得色厲內荏。朱比特形象是法國革命失敗后,歐洲封建復辟勢力的象征,體現了“惡的原則”。與之對立的是普羅米修斯的形象。他是人類的捍衛者,熱愛人類,把天火盜給人間。在反對朱比特的斗爭中,他光明磊落,毫無私心,始終堅強不屈。這個形象集中反映了當時歐洲人民對封建專制和暴君的強烈憎恨,表現了他們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意志和堅強不屈的英雄氣概。他是詩人心目中的“再造者”和“善”的化身。普羅米修斯始終和人民堅定地站在一起,堅信自己終將獲勝。斗爭的結果,暴君垮臺,普羅米修斯完全勝利。詩劇中,著力突現朱比特被推翻后,宇宙和人間萬象更新的歡樂情景,以及未來社會的美好畫面。它構成了詩劇的真正中心。這部分幾乎占了全劇一半的篇幅,充分表明了雪萊這位“天才的預言家”的理想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詩劇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剝削、沒有國家的大同世界。那里的人們德行高尚,聰明智慧,科學文化高度發展,“仁愛”成為了一切的主宰。這明顯帶有空想社會主義的性質。詩劇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象征性、抒情性和豐富奇麗的想象。雪萊把許多天體和自然現象擬人化,賦予一定的象征意義;作為登場人物,都受到朱比特的迫害,終至起而反抗,并推翻暴君統治。詩劇的重點在于抒情描寫,敘事成分很次要。除了對反封建暴政和人類美好未來的激越謳歌,整個大自然都被賦予了靈性,對美麗壯觀的大自然景色的卓越描繪飽含著強烈的感情色彩,達到了寫景抒情的高峰。詩劇以浩渺無垠的全宇宙為背景,詩人憑借幻想的羽翼自由翱翔。巨大的空間感,萬物迅速變化、運轉,氣勢磅礴,構成最宏大、活躍、無與倫比的畫面,表現出雪萊無限豐富的想象力。
上一篇:《西風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雪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