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戒》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日本作家島崎藤村(1872—1943)的著名長篇小說。作品主人公信州飯山小學教員瀨川丑松突然要遷居蓮華寺。原來,在他居住的公寓里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一個“穢多”(地位低下,受人歧視的部落民)出身的人被趕出公寓,丑松對此十分惱怒。丑松自己也是“穢多”,為防止社會的歧視,他聽從父親的告誡,竭力隱瞞出身。丑松憎恨不合理的社會,然而又無力改變現狀,只得忍氣吞聲地過日子,內心郁郁寡歡。同窗好友銀之助的友誼和蓮華寺養女志保姑娘的悄然戀情也無法慰藉他內心的苦悶。丑松最崇拜豬子蓮太郎——一個同是“穢多”出身的新思想家。蓮太郎著書立說,與社會偏見作斗爭。丑松從蓮太郎的著作中受到鼓舞,但又缺乏“破戒”(暴露身份)的勇氣。不久,蓮太郎為政敵暗殺一事,促使丑松下了“破戒”的決心。他在學生面前坦露了自己的出身,然后辭去教職,決定去北美開創新生活。
丑松是日本明治時期覺醒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典型。他渴慕自由,向往平等和幸福:“我也是社會的一員,和別人一樣,我也有生存的權力”。然而,他猶如一棵嫩草,在風刀霜劍之下,盡管向往春天,青春的生命仍然得不到發展。他為失去自由,被剝奪平等權利而悲哀。丑松有一顆憐憫弱小者的善良之心。他同情風間敬之進一家的不幸遭遇:為敬之進的退休金,丑松替他在郡督學面前說情;敬之進因喝醉酒跌倒在路邊,丑松扶他回家;敬之進無力讓兒子省吾繼續讀書,丑松又資助學雜費。丑松憎恨邪惡勢力。他對“惡德政治家”高柳利三郎,專制主義思想的吹鼓手飯山小學校長和卑鄙無恥的蓮華寺和尚深惡痛絕。丑松在新思想的啟迪和蓮太郎之死的刺激下,毅然向人們坦露了自己的身世,破除了精神枷鎖和舊勢力的束縛,獲得了新生。丑松“破戒”的過程,就是覺醒的過程。丑松的覺醒,反映了近代日本民眾的覺醒。
《破戒》不以曲折離奇的情節取勝,而以細致入微的心理剖析見長。丑松“破戒”是全書的樞紐。“破戒”的心靈歷程寫得一波三折,催人淚下。人物的心理活動與社會息息相關,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小說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作品中自然景物的描寫往往與主人公的情緒起伏、思想波動渾然一體。情隨景移,景中含情。在寫實中抒情,在抒情中寫實。這種手法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破戒》以深邃的思想內容,獨特的藝術手法,贏得了日本文壇的贊頌。它的出現標志著日本近代文學的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上一篇:《白鯨》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骯臟的地區》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