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個十字架》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德國女作家西格斯(1900—1983) 的長篇小說。1934年秋的一個早晨,德國法西斯維斯特霍芬集中營有7個越獄者一起逃了出去。殘酷的法西斯分子——集中營指揮官法倫卑爾克氣極敗壞,下令在營內豎起7個十字架,聲稱要在7日內將7個越獄者捕回處死在這7個十字架下。很快地,第一個越獄者鮑特勒被抓回,死于第一個十字架前;第二個叫裴爾茲的,他越獄6小時后也被捕了,死于第二個十字架前;第三個逃亡者是個雜技演員,得到親友的掩護,但仍在第二天被發現,逃跑時中彈身亡;第四個越獄者叫華羅,是位有16年黨齡的老共產黨員。他越獄后第二天被人出賣,被逮回集中營,法西斯分子殘酷地拷問他,但他始終堅強不屈,最后被殺在第四個十字架前;第五個越獄者費爾格拉伯逃出四天后,并未被發覺,可是他自己在法西斯的瘋狂追捕下被嚇破膽,自首了。費爾格拉伯雖生猶死,法倫卑爾克豎起的第五個十字架并未落空;第六個越獄者是個農民,他是因為家庭的宿怨被人誣告入集中營的。他逃出后的第五天就病餓致死,成了第六個十字架前的冤鬼。第七個越獄者是出身工人的青年共產黨員葛格,他逃出集中營后,一路上,他碰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有同情者,有告密者,也有麻木不仁的不過問政治的人。最后,葛格在同志們和朋友們的幫助下,終于弄到一張出境護照,于第八天清晨離開了德國。第七個十字架始終空著,法倫卑爾克殘酷的法西斯計劃宣告失敗。
這部小說的題目具有象征意義:“第七個十字架”象征著法西斯鐵的統治的失敗,打破了當時幾乎傳遍歐洲的所謂法西斯力量不可戰勝的恐怖癥。
小說集中突出了共產黨人在反法西斯斗爭中的作用,他們以其英勇不屈的行為體現了共產黨員堅不可摧的品質。華羅在集中營組織難友們和法西斯斗爭并指揮了越獄行動,他雖然犧牲了,但鼓舞了最后一位越獄者的斗爭意志。
作者采取了分割電影鏡頭的手法,將7位越獄者的活動平行地展現出來,有簡有繁,但始終緊緊圍繞著怎樣對待法西斯暴行這個主題鋪陳情節,令人信服地說明兇殘的法西斯勢力并非不可戰勝,共產黨員是戰勝法西斯勢力的中堅力量。這部小說是崇高進步的思想性與完美的藝術形式溶為一體的佳作。
上一篇:《移居北方的時期》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第六病室》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