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的傘》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1847—1910)的中篇小說。維倫卡出生后不久父母雙亡,被送往當牧師的哥哥那里。哥哥生活貧寒,自顧不暇,只得祈禱上帝使他能夠把妹妹撫養(yǎng)成人。此時,暴雨襲來,一把巨大的破紅傘遮住了屋檐下盛放維倫卡的籃子,她安然無恙,破紅傘因此而被傳說成上帝派圣彼得來拯救孤兒的圣物。實際上紅傘有其來歷。貝斯特勒策巴納城里的巨富格里柯里茨·巴勒,為了對付同父異母的兄姐對他的財產的覬覦,把所有財產變賣后存入銀行,把銀行支票藏在一把舊紅傘的空心傘柄里,預備留給他的私生子卓利。但是,在他臨終之時,卓利未及趕到,傘被當成破爛賣掉了。卓利成人以后,猜到了破傘的秘密,經過千辛萬苦的尋找, 來到了維倫卡所在的小山村,找到了傘,傘柄卻早已化為了灰燼。卓利與維倫卡產生了真摯的愛情。
作品在19世紀匈牙利農村和城鎮(zhèn)風土人情與社會風貌的描繪中,有力地抨擊了上層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金錢關系。巴勒的同父異母兄姐為了算計他的巨額財產,千方百計地破壞他的戀愛與婚姻,制造了種種謠言,使他雖有巨財而終于找不到一個妻子,只得與廚娘安娜同居生下了私生子卓利。他們又想方設法迫害安娜和卓利,甚至投毒想謀害小卓利,從而迫使巴勒在遺產問題上玩了一個大花招,狠狠地報復了他們,使他們在爭奪不存在的窖藏中,自相殘殺,統(tǒng)統(tǒng)破產。巴勒的同父異母兄姐貪婪、狠毒、愚蠢,為了金錢不惜任何代價。他們始而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巴勒,終而互相爭奪大打出手,沒有一點骨肉之情。但是他們還是上了巴勒的當,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化到了無休止的賄賂和訴訟上,最后只得到一大堆破爛,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與上層社會的金錢關系相對照,作品塑造了下層社會中勞動人民的群像。他們給了孤女維倫卡無私的幫助。作品歌頌了這種淳樸的民風。同時還說明,只有擺脫金錢的魔影,才能得到真正的愛情。
小說以現實主義描寫為基調,細膩真實地展示生活畫面,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小說還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全書以匈牙利民間關于圣彼得的傘的傳說,作為組織作品情節(jié)的框架,富有民間文學的特色。語言幽默,詼諧,寓褒貶于不動聲色的敘述之中,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上一篇:《嘉爾曼》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坎特伯雷故事集》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