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4—1984
【介紹】:
小說家、劇作家、散文家,出身工人家庭,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曾三度負傷。戰后他就讀于劍橋大學,畢業后在倫敦當過記者,為報章撰寫了大量的散文和文學評論。1927年他發表第一部小說《月光下的亞當》(Adam in Moonlight)。兩年以后,普里斯特利出版了給自己帶來國際聲譽的小說《快樂的伙伴》(The Good Companions,1929),該書也是作者一生中最出色的小說。它以維多利亞小說的風格描寫一個流動樂團在英格蘭北部各種滑稽可笑的冒險經歷以及劇團成員的快樂和辛酸。由于與當時“迷惘的一代”作家的悲觀情緒形成明顯的對比,小說一度十分暢銷。普里斯特利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天使街》(Angel Pavement,1930),小說以生動的筆觸、巧妙的布局,將倫敦一家瀕臨破產公司中一群小人物的愁悶和怨憤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他作品還有《星期六白天》(Daylight on Saturday,1943)、《三個穿新衣服的人》(Three Men in New Suits,1945)等。除了小說之外,普里斯特利一生還創作了大量劇本,主要作品有《危險的轉角》(Dangerous Corner,1932)、《時代與康威斯一家》(Time and the Conways,1937)、《菩提樹》(The Linden Tree,1947)和《偵探來訪》(An Inspector Calls,1945)等。如果說《危險的轉角》對富有家庭的道德淪喪只是作了輕松的揶揄嘲弄的話,《偵探來訪》則對于一個資產階級家族將一個無辜的女子置于死地的罪行作了頗為深刻的揭露。除此之外,普里斯特利在他漫長的創作年月里還寫了一些文藝評論方面的著作,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英國小說》(The English Novel,1927,1935)和《文學與西方人》(Literature and Western Man,1960)。普里斯特利的作品擅長以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性質的內容,生動地反映了普通英國人對危機、失業、破產和前途的焦慮和擔憂。但由于作者主要興趣在于表現小資產階級,因此其作品常缺乏思想深度和對資本主義的尖銳抨擊,常常依賴事件的巧合或矛盾的緩和來造成一種故作樂觀的氣氛,靠各種運氣的匯合而達到圓滿的結局,在這方面與狄更斯不無相像之處。
上一篇:《昆內爾,彼得》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曼斯菲爾德,凱瑟琳》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