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歌》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印度12世紀梵語詩人勝天(生卒年不詳)的抒情長詩。共12章,264節。第一章《快樂的黑天》,以前四節為開場白,點明全詩主題乃是歌唱黑天(音譯為克里希那)和牧女羅陀的愛情;接著歌頌大神毗濕奴10次下凡,黑天是其化身之一;然后進入正題,講黑天與牧女們在春光明媚的樹林里調情取樂。第二章《無憂的黑天》,羅陀因忌妒離開黑天,向女友訴說自己的哀怨,回憶與黑天幽會的快樂。第三章《迷亂的黑天》,黑天離開眾牧女尋找羅陀,后悔不該冷落羅陀。第四章《欣慰的黑天》,羅陀的女友向黑天訴說羅陀的相思。第五章《渴望的黑天》,女友向羅陀轉達黑天的相思,并約她幽會。第六章《懶散的黑天》,女友告訴黑天,羅陀因相思害病不能赴約,盼黑天前去相會。第七章《狡猾的黑天》,女友沒把黑天帶來,羅陀想他一定在和其他牧女一起尋歡作樂。第八章《驚詫的黑天》,次日,黑天來見羅陀,被羅陀斥回。第九章《頹喪的黑天》,黑天走后,女友勸羅陀不要過于矜持。第十章《機靈的黑天》,黑天在晚上來見羅陀,盛贊羅陀之美。第十一章《歡悅的黑天》,黑天安撫羅陀后,到涼亭的花床上躺下等待羅陀;女友催促羅陀前去與黑天歡合。第十二章《狂喜的黑天》,黑天與羅陀共享床第之樂。
黑天故事來源于史詩《摩訶婆羅多》和《薄伽梵往世書》,但羅陀這一形象卻是勝天的獨創。黑天雖說是天神下凡,但詩中仍把他描寫為具有七情六欲的風流少年。羅陀則完全是世俗的女子。這首長詩帶有明顯的民間情歌的特色,其中男女對唱部分尤其如此。詩中表現的愛情完全是赤裸裸的性愛,對女人身體各部位的描寫也難以為中國讀者所接受。但印度文學有這樣的傳統,印度民眾也不以此為過。幾百年來,印度教毗濕奴派信徒將它奉為圣歌,以為要象羅陀迷戀黑天那樣迷戀神明,將心和身全部奉獻給神是最大的虔誠。本詩情節簡單但安排錯落有致,有起有伏,絢麗多彩。
上一篇:《牛虻》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獵人筆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