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真理》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詩人艾呂雅(1895—1952)的政治詩集。詩集收錄了《自由》、《最后一夜》、《誰信這樣的罪行》、《兄弟們,我們要勇敢》、《曙光驅去妖魔》等有影響的珍貴詩作。這些詩寫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法國被納粹德國占領,詩人作為“抵抗運動”的堅強斗士和共產黨人,沖出以往超現實主義個人抒情詩的狹隘天地,自覺地把詩歌作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武器,滿懷慷慨激越的愛國之情,寫下了一首首充滿愛與恨,血與火的戰斗詩篇。詩中憤怒地揭露了德國法西斯肆意踐踏、蹂躪法國的殘暴罪行,熱情歌頌了法國人民前仆后繼的浴血奮斗的愛國主義精神,揭示了法西斯外強中干的虛弱本質和人民必勝、侵略者必敗的真理,表達了詩人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之心。詩歌形式活潑,語言平易明晰,文字樸實無華,抒情色彩濃厚,給人以啟示和力量。其中《自由》一首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這首詩采用愛情詩的形式,全詩21節,前20節展現出一幅幅與“自由”緊密相連的畫面,令人目不暇接,直到最后一節才畫龍點晴地道出“自由”這個神圣的字眼:“由于一個字的力量,我重新開始生活;我活著就是為了認識你,為了叫你的名字:自由。”這首自由的頌歌極富感染力,曾在法國廣泛流傳,激勵千百萬人慷慨悲歌地為祖國的自由解放而戰。整部詩集曾在流亡英國倫敦的《自由法國》電臺廣播,并被空投到法國德寇占領區,極大地鼓舞了法國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士氣,是法國“抵抗運動詩歌”中最重要最有影響的詩集,代表了艾呂雅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
上一篇:《詩與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費加羅的婚姻》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