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壇黃金》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古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約公元前254—前184年)的喜劇。貧窮老人耶夫克利翁找到一壇黃金,舍不得花,全部藏了起來。他從此整天提心吊膽,唯恐被盜,并變得越來越吝嗇。爐煙冒出屋外叫他心痛,甚至嘴里往外呼氣他也心痛,所以晚上睡覺時要用手巾堵嘴。鄰居梅加多是個富有慷慨的商人,愛上耶夫克利翁的女兒菲得拉,并向她求婚。耶夫克利翁認定梅加多已聽說他有藏金才來攀親,所以不允婚。而菲特拉卻早已愛上梅加多的侄子里孔尼得,而且已有身孕。里孔尼得的奴仆發現了耶夫克利翁的藏寶地,偷走了他的黃金。耶夫克利翁悲痛欲絕,捶胸大叫,里孔尼得聽到喊聲,以為老人發現了女兒的不幸才這樣悲痛,就愧悔地承認自己正是他要找的“罪人”。吝嗇鬼氣得暴跳如雷,后來兩人才弄清說的全不是一回事。劇本結局部分沒有完整保存下來。據作品片斷和一些古羅馬著作轉述,那壇黃金最后歸還了耶夫克利翁,里孔尼得娶了菲得拉。而耶夫克利翁則把金子都給了女兒女婿,因為它們攪得他日夜不寧。劇本的主旨在于譏嘲吝嗇鬼的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心理,以及揭示黃金財富對人性的戕害。
劇中主要人物耶夫克利翁一錢如命、疑神疑鬼,是一個塑造得十分出色的吝嗇鬼典型。這個形象對莫里哀創作《慳吝人》有直接影響。此劇結構不很緊湊,人物性格前后不完全一致。但語言詼諧傳神,人物生動,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各種喜劇手法,如舞臺上下的交流、人物間的誤解、文字的諧音效果等,代表了古羅馬戲劇創作的較高水平。
上一篇:《一仆二主》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一幅畫的后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