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斯特內斯庫《少女像》愛情詩鑒賞
〔羅馬尼亞〕 斯特內斯庫
你,那樣地稚氣,
似乎害怕星星和
大樹,映入你眼里。
但沒有離去,你,
依偎著一棵大樹,
在夜星下佇立。
如果我仔細思索,
沒有過任何事情
在周圍的大氣里。
難道你能穿透大氣,
借助千里眼窺測?
……在清新的大氣中旅行的夜星
曾對你耳語? 單獨對你?
我對你一切惘然無知
終日對你凝視,
直至我的目光
變成綠色的樹葉,
直至風兒將它們摧殘,
或者它們自己枯黃,凋落在地。
那時,秋也許已經來臨……
但如果仔細思索,對此
我依然將信將疑。
(陸象淦 譯)
斯特內斯庫(1933—1983)羅馬尼亞詩人,曾任《文學報》編輯,1957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以愛情詩創作為主。1960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愛情的含義》,愛情詩《感情的幻想》(1964)另外還有詩集《一塊稱作羅馬尼亞的土地》(1963)《時間的權力《(1965)、《蛋與球體》(1967)、《古埃及五托勒蜜》(1968)、《心境開朗》(1973)和《偉大的史詩》(1978)他的詩多取材于對少年時期的生活和戰爭年代的回憶,質樸真摯,充滿意蘊,表達作者對美好生活和愛情的向往。
在《少女像》里,作者描述一個充滿稚氣純潔無瑕的少女在大樹旁夜星下靜態的美。表達作者對她的摯愛與欣賞之情。
她是“那樣稚氣”、“似乎害怕星星和大樹”、嬌怯可愛地映入眼里,她“依偎著一棵大樹,在夜星下佇立。”靜靜地觀賞自然的美景,她不染纖塵,心地清澈透明,與自然融為一體。她使自然更加寧靜嬌美,而自然又使她至純至尚。她與自然彼此襯托、交相輝映。然而她觀賞的風景,以及她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情景,又都成了“我”眼中的風景。作者塑造了少女的雕像,同時創造了和諧寧靜交錯的美。
作者在塑造少女時給讀者留下若大的想象空間,她不嫵媚,但你可以想象她“害怕星星和大樹”的嬌柔的神態。她沒有言語、也沒有太多的行動,只是“依偎著”、“佇立”,但你可以感受到她的楚楚動人之處。雖廖廖幾筆,但少女的形象卻躍然紙上。
少女是寧靜的,夜空是寧靜的,“我”的注視少女也是寧靜的,然而“我”的內心卻掀起波瀾,夜星為何單獨與她耳語?“我”發誓:注視她永久。內心的波動與外界的寧靜產生強烈的反差。因為她潔白如玉、純真稚氣,她融于自然之中因而便成了自然的一部分。純潔的眼睛才能審視純潔的世界,純潔的人才能“穿透大氣、借助千里眼窺測”和“在清新的大氣中旅行的夜星耳語。”“我”羨慕已極,愛慕已極,所以“終日對你凝視。”除非冷風邪雨將它們摧殘,或是生命之泉枯竭,生命之花凋落,否則“我”將變成“綠色的樹葉”始終如一地默默地注視著你,綠色給人以希望,預示長久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要變成“綠葉”永遠凝視你,永遠愛你,作者用綠葉表明愛情永遠不息,象征愛情的永恒。
作者用質樸而又真摯的語言,把我們帶到寧靜和諧的境界。在此,我們感到的不僅是寧靜和諧,更領略到“我”心跳的感覺,一種感情,一種思緒在心中蕩漾著、沖動著,但又不忍心沖出感情的閘門打破那既成的寧靜,所以我只是猜測著、思考著、廝守著這寧靜與和諧。
少女在星空下,大樹旁佇立的雕像和與自然一體的和諧,以及“我”對她的注視,雖可能是暫時性的動作,然而在作者的筆下,也成為一種永恒的存在。少女像的魅力是永恒的,星星和大樹是永恒的,“我”對她的凝視也是永恒的,所有的這一切都像綠葉一樣,生命長存,永遠寫在作者的記憶深處。
上一篇:〔法國〕貝朗瑞《善良的老婦人》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奧地利〕里爾克《總是一再地……》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