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蘇爾達斯《黑天與羅陀的情歌》愛情詩鑒賞
〔印度〕 蘇爾達斯
黑天和羅陀見面
黑天溜達到村前,
黃色褲衩系腰間,
手拿陀螺和鞭繩,
頭戴孔雀翎編的“王冠”,
身上涂著檀香末,
兩耳戴著大耳環,
牙齒的白光勝過閃電。
他慢慢往前走,
來到葉木納河河岸。
大眼睛姑娘羅陀,
戴著頭巾也在那里出現。
她腰里圍著裙子,
身上穿著藍色衣衫,
身后的辮子隨風擺。
一群天真美麗,顏色白皙的姑娘,跟在她后邊。黑天一見就著了迷,
兩對眼睛互相盯著看。
黑天跟羅陀搭訕著問起:
白皙的姑娘,你是誰?
是誰家的女兒,家住在哪里?
在牛莊的街道上,
我從來沒有見過你。
羅陀說,我干嗎要到你們牛莊來?
我就在自家的門口游戲。
我聽說難陀家的孩子,
為了偷奶油鉆進別人的家里。
黑天說,你有什么可讓我偷呢?
來,我和你一同來游戲。
蘇爾達斯說:我的風流之主黑天,
幾句話就使天真的羅陀五體投地。
懷念黑天
自從他棄我遠離
使我感到無限傷悲。
有一天我睡臥在床,
夢見他回到了這里。
他臉上露出微笑,
輕輕挽起我的手臂
醒來才知是夢境,
可再也無法去尋覓。
我好比失去配偶的鴛鴦水中棲,
看到自己的影兒誤作配偶心歡喜,
一陣風來影兒無蹤跡。
(劉安武 譯)
《黑天與羅陀的情歌》節選自《蘇爾詩選》,題目為鑒賞者所加。蘇爾達斯(公元1478—1581年)是印度中世紀印地語著名詩人。他出身于民間藝人家庭,自幼受到熏陶,酷愛音樂,時常撫琴彈奏,引吭高歌。后來他的名聲越來越大,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大帝想請他作宮庭詩人,借以頌揚帝王業績,但被婉言謝絕。不知什么原因,他后來雙目失明,于是他的名字便成為印度行吟盲詩人的代稱,甚至成為印度盲人的別名。
蘇爾達斯早年舍俗出家,對印度教極其虔誠,尤其對印度教創造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黑天頂禮膜拜,崇信彌篤。他創造了許多歌頌黑天的詩歌,其中有些是單純頌神的,但其余大部分并非歌頌神性,而是人性,是有血有肉、實實在在的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
《蘇爾詩選》共收詩約5000首,其中以黑天與牧童女羅陀的愛情為主題的詩最多。這些詩有的歌頌黑天實際上是對神明的崇拜,反映出詩人所受印度教黑天教派的影響,帶有較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對愛情的描寫細膩生動,超脫頌神詩的束縛,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間煙火,給人以輕快明麗之感和美的享受,而非以宗教的晦澀感情褻瀆人們的心靈。這里所節選的《黑天和羅陀見面》、《懷念黑天》便屬于此類寫得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的愛情抒情詩。
第1首詩描寫黑天與牧童女初次見面的情景。在這里,原本是天上神仙的黑天,作為牧牛娃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他腰間系著黃色褲衩,手里拿著陀螺和放牛的鞭子,頭上戴著用孔雀翎編織的帽子,身上涂著檀香沫……此番裝束打扮讓人一眼便瞅出他是個憨厚質樸的后生。他那溜溜達達、慢慢騰騰地趕著牛群來到葉木納河飲水的樣子,又使人嗅得出牧區的泥土氣味。而作為人間淑女大眼睛羅陀的形象,詩人同樣描寫得十分鮮明逼真。黑天與羅陀一見鐘情,“兩對眼睛互相盯著看”,直寫得灑脫大方,粗獷豪放。接下來黑天與羅陀的對話又是那樣的貼切自然,將他們的感情融貫于相互戲謔打諢之中。尤其“偷奶油”的對答立意新穎,構思奇特,給人以清新活潑之感。最后是詩人自己發表議論和感想的兩句詩,這種形式在印度自古有之,并非罕見,如公元前4世紀成書的《政事論》便有作者的畫外音。
第2首詩描寫黑天離開牧區后,那里的女子對他的懷念。詩中借一女子的口吻將情人思念黑天的心情表達出來,使人感覺到她的相思竟達到夜不能寐、難以釋懷的程度。盡管她的夢幻美不勝收,但是好景不長,一覺醒來仍舊是形影相吊。這種“深閨夜思、好夢難圓”的情景感人尤深。
上一篇:〔英國〕丁尼生《高高的莊園里許多鳥》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丁尼生《夏夜》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