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蘇〕屠格涅夫《一朵花》愛情詩鑒賞
〔俄—蘇〕 屠格涅夫
幽暗的灌木叢,
春天的嫩草中,
你偶然找見一朵樸素、尋常的花?
(你是一個人,在異國之中。)
它等過你,在帶露的草中,它獨自盛開……
并且,它純潔的初馨,曾為你而珍重。
你折斷它搖著的莖,細心地用手,
把它別在衣服的扣眼里,
臉上還掛著慢悠悠的笑容。
于是,你走著灰土的路徑;
四周,整個田野被烤烘,
天上流下無窮的熱量,
你的花早蔫的不行了。
它長在幽靜的陰影中。
滋潤著晨雨,
卻被酷熱的灰塵覆蓋,
被中午的陽光灼痛。
可又怎的? 惋惜也無用!
即是說,它的形成,
只為在你心房附近,
呆上一分鐘。
(1843) (李延齡 譯)
這首小詩的第一小節最末一句用括號括上了,應理解為這一句與詩句有別,是一種特地的說明。這句說明不是毫無意義的,它是理解這首詩的一個線索。這個線索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一是這句話本身所揭示的事實,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二是這句話所暗示的內容:既是一個人,又在異國他鄉,那心情會怎樣呢?一般來說,少不得孤獨寂寞,思鄉等情緒。具體的境遇不同,心境又當不同。
詩的第一小節用敘述的筆調簡潔地說明了你與一朵花邂逅的地點、時間。這里的“你”可以理解為就是作者自己,這里的“花”是一種隱喻,指的是一個姑娘。把花比作姑娘,或是把姑娘比作花,都是常見的。如果這首詩僅僅是寫自然中真實的花,那就毫無意義了。這首詩中的花,樸實、純潔而又癡情,為了自己的追求,甘愿獻出自己的生命。“它的形成,/只為在你的心房附近,/呆上一分鐘。”它的美麗,它的芬芳,都只是為了你。可是你對它又怎么樣呢? 你為了一時的快意,摧殘了它,“你折斷它搖著的莖,/細心地用手,/把它別在衣服的扣眼里”,你摧殘了它,還毫不在意,“臉上還掛著慢悠悠的笑容”。你絲毫不知道愛惜它,你帶著它走在塵土飛揚的路上。嬌嫩的鮮花怎能禁得住烈日的暴曬和塵土的覆蓋?它那么快就枯萎了,你隨即拋棄了它,并且絲毫不覺得惋惜,認為惋惜也無用,花本來就是供人玩的。
這首詩整體上是一種隱喻的寫法,通過對“你”與一朵花的邂逅并摧殘了它的描寫,批評了“你”的玩世不恭的不負責任的戀愛態度;這里通過對花的美好情懷的描寫,表現了對花的思念,這種思念不能不引起深深的自責。
根據這首詩第一小節提供的線索,我們可以從屠格涅夫的傳記中考察到屠格涅夫在沒有得到霍夫琳娜的愛情后,繼續在意大利游歷,那時是1840年,屠格涅夫22歲。離開意大利之后,他又孤身一人來到歌德的故鄉法蘭克福。他參觀了哥德的故居,久久地在美因河畔散步,后來又沿著城市狹窄而又幽暗的街道閑逛。他要等到夜間十點鐘坐馬車離開法蘭克福去柏林。晚上五點多鐘他疲憊不堪地來到法蘭克福最不起眼的一條街。這條街使他終生難忘。他走進一家糖果點心店,想在那里喝一杯檸檬汽水,這時候他發現店主人的女兒是個非常美麗的姑娘。她焦急不安地央求他,請他幫助,使她那個處在嚴重昏迷狀態的弟弟恢復知覺。這是一個事實,當時屠格涅夫“是一個人,在異國之中。”
屠格涅夫當時的心情又如何呢?前不久他曾熱烈地追求過霍夫琳娜,可是沒有得到霍夫琳娜的相應的回報,因而懷著受到傷害的驕傲心理,沒有得到滿足的自尊心。孤獨的青春、對愛情的渴望,一種拜倫式的哀愁籠罩著屠格涅夫的全身。他躁動不安,有一種隱秘的幸災樂禍的心情,又產生過自殺的念頭,又想復仇,可是為什么復仇,他自己也不清楚。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在一家糖果店里邂逅了那位美麗的姑娘,并對她一見鐘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之間會發生一些什么事情呢?美麗的姑娘當然是令人難忘的,但如果僅僅是一般的短暫的接觸,即使是再美麗的姑娘也不會叫人終生難忘的。30年后,屠格涅夫還記得這位姑娘,還把他與這位姑娘的邂逅以及他對她的一見鐘情作為他的中篇小說《春潮》的基礎。所有這一切,都可以作為理解《一朵花》這首詩的參考。
上一篇:〔加拿大〕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睡”的變奏》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保加利亞〕伐佐夫《丁香為我送芬芳》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