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德萊爾《幽靈》愛情詩鑒賞
〔法國〕 波德萊爾
仿佛野獸眼光的天使,
我要回到你的閨房里,
趁著夜色昏昏的黑暗,
悄悄地走近你的身邊;
我要給你,褐發(fā)的戀人,
像月亮一樣冰冷的吻,
要給你像在墓穴周圍
爬行的蛇一樣的撫愛。
當那蒼白的黎明到來,
你將發(fā)現(xiàn)留下的空位,
直到夜晚都冷冷冰冰。
別人會對你多情多意,
我卻要實行恐怖統(tǒng)治,
統(tǒng)治你的青春和生命!
(錢春綺 譯)
《幽靈》直接發(fā)表于《惡之花》中,一譯《魂》。
這也是一首愛情詩。一般說來,表達愛情就應該是熱烈的,而波德萊爾的這首詩卻寫得冷冰冰的。什么道理呢?大家知道,波德萊爾的審美理想是很獨特的。他沖破了“真善美”三位一體的流行法則,認為應該將美和善區(qū)別開來,憂郁美才是最高的美,所以美總是伴隨著憂郁。詩人的愛情詩中沒有浪漫主義的熱情,從不渲染歡快,表現(xiàn)了一種反世俗的宣泄,因之,詩中出現(xiàn)的是另一類意象。
既然是以惡為美,所以波德萊爾在詩中塑造了一個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撒旦的“魂”的形象。基督的惡魔撒旦,原來是一個大天使(盧西弗),因反叛上帝被打下地獄,他為了報復化身為蛇,去引誘夏娃偷食禁果。所以,這個天使是惡天使,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地獄,故有“蛇的愛撫”之語。和這個“惡魔情人”的形象相襯托的,還有夜色昏昏的黑暗、月亮、墓穴等意象,就連黎明也是“蒼白的”! 這是陽世還是陰司?
標題《幽靈》原文是Le Revenant,是動詞Revenir的動名詞。動詞的意思是“去了又回來”,動名詞的意思當為“歸來者”,這里應是“死后還魂者”。詩人想象自己死后,在夜間又回到愛人讓娜·迪瓦爾的身邊。月亮是美麗的,月下無疑也是迷人的,但那“吻”卻是“寒冷的”,這自然給人以鬼氣森森的感覺。但如果以此斷定波德萊爾的愛情就是冰冷的,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其實,這“魂”是假托的,不但不是沒有熱情,恰恰相反,其熱情甚至超過了人,表現(xiàn)了其追求是多么執(zhí)著!詩人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愛過好幾個女人,薩巴蒂埃夫人是他精神上的戀人,打得最為火熱的就是航海旅行帶回來的讓娜·迪瓦爾。波德萊爾一見到她就著迷,忘懷一切地愛她。她是詩人一生中相處時間最長的情人。讓娜·迪瓦爾是黑白混血姑娘,亦稱“黑維納斯”,當過很長時間的戲劇演員。她給詩人帶來了短暫的幸福,但也帶來更多的不幸和傷害。他們的關系是若斷若續(xù)。不過,詩人始終照顧她的生活,尤其是在后期她因病不起之時。據(jù)考察,詩人因她而寫得詩和散文,占詩人創(chuàng)作中相當大的部份。
波德萊爾是寫憂郁美的大師。他寫憂郁,寫苦難,寫悔恨,寫愛情的變態(tài),就是不寫愛情的歡愉。因為他視歡樂為俗物,認為這是粉飾,是虛偽。他曾在《隨筆》中寫道:“我并不主張歡樂不能和美結(jié)合,但我的確認為歡樂是美的裝飾品中最庸俗的一種,而憂郁卻似乎是美的燦爛出色的伴侶。我?guī)缀醪荒芟胂袢魏我环N美會沒有‘不幸’存在其中。”波德萊爾以一種反世俗的宣泄安慰了自己。他創(chuàng)造了新的美。波德萊爾的美是與不滿和反抗相聯(lián)系的,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
上一篇:〔俄—蘇〕尼基丁《幽暗的密林里夜鶯停止了歌唱》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費特《當我幻想回到遙遠的往昔》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