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彬
太陽曾經咆哮,雷電曾經哭泣
終于嚎叫出聲的灰鱷
已被流水沖動
而獨角的犀牛緩緩走動、如沉默的巨石
沒有一步踏入虛空
犀牛不是一動不動
犀牛不是在動物園里
犀牛已滾過泥漿
犀牛的獨角不是作為觀賞
一只烏鴉和它的聰慧跳躍在犀牛堅實
如大地的背上
犀牛無聲地緩緩走動
犀牛滿懷希望,象一只手掌
犀牛自信是自由自在的
犀牛走動在無限舒張的人類的心境
這片原野上,不出聲的犀牛無敵
南野
此詩和德國詩人里爾克的名詩《豹》很相似。兩詩都采用了擬人化的藝術手法,將犀牛和豹作為詩人情感和思想的寄托物,借它們的生存處境和行動來表達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獨特感受。只不過豹是被關在動物園籠子內;“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鐵欄/纏得這般艱難,/什么也不能收留。”籠子的鐵欄桿令豹厭倦,生命意志被拘囿在一個狹窄的空間無法揮發,因而便感到“仿佛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在中心一個偉大的意志昏眩”。豹的境況實際就是里爾克心境的真實寫照,盡管詩歌語言頗見力度,但全詩卻彌漫著濃重的悲劇意味。而《犀牛走動》的情調卻是高昂的,因為犀牛幸運地“不是在動物園里”,它是自由自在的。雖然有“太陽曾經咆哮,雷電曾經哭泣”,生存環境的種種險惡艱難淘汰了無數弱者,那“嚎叫出聲的灰鱷”“已被流水沖動”。“而獨角的犀牛緩緩走動”,犀牛顯然是勝利者。當它“如沉默的巨石/沒有一步踏入虛空”,從那堅實的步履中我們可以感受一種生存的勇氣和力量。而這幾句實際上也是為犀牛——這位勝利者作了生動的形象展示。
詩人進一步展開描寫,犀牛是勇敢的行動者,它已滾過象征種種災難不幸的“泥漿”。詩人再一次突出了犀牛的獨角,可能是想表現犀牛的個性獨特,不同尋常。而寫“一只烏鴉和它的聰慧跳躍在犀牛堅實/如大地的背上。”著意顯示犀牛強大的生命力量,給生活帶來歡樂和智慧,值得注意的是,這里詩人一反傳統的審美趣味,而將烏鴉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征。至此,詩人意猶未盡,他不滿足于以旁觀的身份來描寫犀牛,他似乎更愿意代替犀牛登場表演,“犀牛滿懷希望,象一只手掌”,“犀牛自信是自由自在的”,這里已很難辨清詩人是在寫犀牛還是在說自己。主客體的高度溶合使詩進入了高潮,也達到一種迷狂的境界。最末兩句是這一高潮的延續,詩人推出了一幅廣闊無垠的畫面,那犀牛行動的一幅遠景使人無法不留下深刻的印象。盡管最后的“不出聲的犀牛無敵”在意思上似乎多余,不過強調這一層意義不僅使詩的主題更為明晰,也使詩的力度得到了增強。
上一篇:李清照:永遇樂
下一篇:島子: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