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字
[定義] 顧志剛《頓字例析》(《修辭學習》199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此格。指在口語中為了表達情感的需要,在連續的語流中所采用的一字(音節)一頓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 根據頓字所表達的情感和語用功能將其分為4種類型:
(1)表現人物激怒時的情緒。如:
例1:“晶晶——你等等我!”衛衛痛苦地向晶晶遠去的身影呼喊。
海濱上空響起了一個女孩子響亮而清晰的聲音:
“我們從此——一、刀、兩、斷!”(呂雷《海風軟軟吹》)
例1中“一刀兩斷”一字一頓,是為了表現人物在憤怒時的發音狀況,用語音上的停頓來表達內心的憤怒和態度決絕。
(2)用低抑凝重的語氣表現悲傷的感情。如:
例2:“你上墳去吧。”黃毛甩著頭,走上一步。說底下的話的時候,他每個字中斷一下。同時有節奏地在手心里敲著右手食指:“她、葬、在、草、場、壩!”(路翎《饑餓的郭素娥》)
例2中“她、葬、在、草、場、壩!”用一字一頓來摹擬說話人的悲傷。
(3)加重語氣,提請聽者注意。如:
例3:慕名!又是慕名!夠了。我突然問:“那么,您慕名來做什么?”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
“沒聽清。”
“那就再說一遍:隨、便、來、玩、玩兒!”(五鳳麟《女人太多太多的世界》)
例3中“隨、便、來、玩、玩兒!”一字一頓來加重語氣,以引起受話人的注意。
(4)用問號頓開,表達強烈的疑問語氣。如:
例4:加林在后面喊:“順德爺,你一輩子為啥不娶媳婦?你年輕的時候談過戀愛沒?”
“戀?愛?哼!我年輕的時候比你們還戀的愛!”他又抿了一口酒,皺紋臉上泛起了紅潮,眼睛瞇起來,望著東邊山頭上剛剛升起的月亮……(路遙《人生》)
例4中“戀?愛?”一字一頓,表示強烈的反問語氣。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多飾」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頓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