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真
[定義] 后一句的開頭的詞語,正好是前一句的結尾的詞語,使相鄰的兩個句子的后一句接踵前一句,形成文句上下相接、連續不斷、環環相扣、尾首相繼、層層深入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頂針、繼踵、聯珠、鏈式結構。
[例釋] 從頂真詞語的數量看,有兩種情況:
(1)一次頂真。后一句的開頭的詞語,正好是前一句的結尾的詞語,上下句只有一次緊密相繼,結構相對簡單。
例1:趕上半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朱德《母親的回憶》)
例2:愛著,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看人,人美麗。(張玉庭《愛著》)
例1后句的開頭的詞“衣服”正好是上句結尾的詞“衣服”,兩相緊接,強調衣服雖新,也是母親一針一線手工縫制的。例2后一個山-水-人,都緊接前面末字的山-水-人。
(2)多次頂真。后一句的開頭的詞語,正好是前一句的結尾的詞語,一句接著一句,上下句有多次的緊密相繼,結構相對復雜了一些。
例3:有翼的床頭仿佛靠著個谷倉,倉前邊有幾只缸,缸上面有幾口箱,箱上面有幾只筐,其余的小東西便看不見了。(趙樹理《三里灣》)
例3后句的首字重復著上句的末字,連環套合,“倉”接“倉”、“缸“接“缸”、“箱”接“箱”,通過連續性的接踵,使語句結構嚴謹,把有翼房間的擺設由大到小、有條不紊地介紹出來。
按頂真的語意走向看,有兩種主要類型:
(1)意順頂真。特點是語意上由低到高,或由弱到強,或由小到大,或由少至多,或由淺至深,或由點到面,或由因至果,等等。
例4:說起我的股海生涯,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
………………
總的說來我的炒股經驗就是:短線不成做中線,中線不行做長線,長線不行作貢獻。(形而上下《大牛市中的“殉道者”》,北京《文摘報》2007年9月13日》
例5:反正說的都離不開修溝,修溝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就不會有錯兒,是不是?(老舍《龍須溝》)
例4短線——中線,中線——長線,長線——作貢獻。尾首詞語相繼,層層連接不斷,把炒股人無所適從的失敗經歷很有層次地展露了出來。例5修溝——好事,好事——拍巴掌,拍巴掌——不會有錯兒,由因至果,層層推進。
(2)意反頂真。特點是語意上由高到低,或由強到弱,或由大到小,或由多至少,或由深至淺,或由面到點,或由果溯因,等等。
例6:你清高是因為你自信,你自信是因為你有自信的資本,有真才實學……(王海鸰《中國式離婚》)
例6你清高——你自信,你自信——你有自信的資本,由果溯因,尾首相繼。前面例3有翼房間的擺設,由大件物品講到小件物品,一一羅列,也是意反頂真。
總之,不管是“意順頂真”還是“意反頂真”都講究層次性。
[辨析1] 頂真與層遞。兩者都講究層次性,有層層推進的意思。區別是:
頂真形式上的特征很明顯,必須環環相聯,尾首相繼;層遞形式上的特征沒有嚴格要求,只側重內容上層層逼進。
當表達的內容具有層遞關系而又采用頂真的形式時,可以認為是頂真和層遞的兼用。例如:“他們先是找到了街道辦,街道辦管不了就報到了區政府,區政府解決不了上報給了市政府。”形式上前后接續、套合,上遞下接,符合頂真的特征;語意上由低到高、逐層推進,具有層遞的特點。
[辨析2] 頂真與頂釋。見“頂釋”條。
[辨析3] 頂真與反復。兩者都有詞語形式上的重復,區別是:
頂真是兩個短語或句子(含復句)的接續、套合,其在語句中的位置要求較嚴格;反復是重復使用相同的詞語或句子,重復使用的語言單位在語句中的位置不限。
從兩者的聯系看,頂真必定含有反復,而反復大多不構成頂真。
[辨析4] 頂真與回環。兩者首尾相接都用同一個詞語。區別是:
(1)頂真相接呈直線形;回環相接呈往返形,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濮侃《辭格比較》(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形象地說明兩者的區別:頂真是“頂”而不回,軌跡是直線;而回環的軌跡是圓周。用代碼表示:
a-(b)-c,c-(d)-e
a-(b)-c,c-(b')-a
(a~e表示詞、短語或句子等語言單位;a-(b)-c是構成頂真和回環的前項,c-(d)-e和c-(b')-a分別是構成頂真和回環的后項;括號內的單位表示可有可無)。
(2)頂真相接可以不止一次;回環相接往返只有一次。
(3)頂真不一定非用整句格式;回環本身就是整句。
[辨析5] 頂真與連鎖。見“連鎖”條。
[辨析6] 頂真與延伸。見“延伸”條。
目前修辭著作多主張把繼踵歸入“頂真”。從形式上看,頂真和頂真的異名“繼踵”都是“上下相接”,但從命名的角度來看,繼踵是以相鄰兩個句子的后一句為視點來命名的,而“頂真”則是以相鄰兩個句子的前一句為視點來命名的。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頂釋」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