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詩體的一種。又稱十七音詩。一般由三句十七音組成一首短詩。首句五音,次句七音,尾句五音。日語的字一般是多音組成的,所以寫俳句很花氣力。松尾芭蕉(1644——1694)的俳句在日本影響很大,被稱為“俳圣”。我國詩人也曾學習用漢語寫過俳句,習慣稱為“漢俳”,把日本的俳句稱為“日俳”。由于翻譯的原因,有些日俳翻譯為漢語已不是十七音組了。朱子奇的《憶中島老(健藏)》就是學習日俳寫的一首漢俳: “炎炎八月六,東海往事永難丟,容音心頭流。”(《春草集》)
日本詩體的一種。又稱十七音詩。一般由三句十七音組成一首短詩。首句五音,次句七音,尾句五音。日語的字一般是多音組成的,所以寫俳句很花氣力。松尾芭蕉(1644——1694)的俳句在日本影響很大,被稱為“俳圣”。我國詩人也曾學習用漢語寫過俳句,習慣稱為“漢俳”,把日本的俳句稱為“日俳”。由于翻譯的原因,有些日俳翻譯為漢語已不是十七音組了。朱子奇的《憶中島老(健藏)》就是學習日俳寫的一首漢俳: “炎炎八月六,東海往事永難丟,容音心頭流。”(《春草集》)
上一篇:什么是信天游
下一篇:倒裝的詩歌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