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戎耀文戎曉蘭 【本書體例】
【原文】:
山有樞,隰有榆(2)。子有衣裳,弗曳弗婁(3)。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4),他人是愉。
山有栲(5),隰有杻(6)。子有廷內(7),弗灑弗埽(8)。子有鐘鼓,弗敲弗考(9)。宛其死矣,他人是保(10)!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鑒賞】:
這首詩《詩序》曰:“《山有樞》,刺晉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埽。政荒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國家而不知,國人作詩以刺之也?!?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zhux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朱熹《詩集傳》云:“答前篇之意而解其憂”(前篇即指《蟋蟀》篇)。姚際恒以為“刺時君之敗亡者”。清人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反駁說:“《序》說紛紛……何異夢中說夢!時君將亡,必望其急早修政,以收拾人心為主,豈有勸其及時行樂,自速死亡乎?至前詩之憂,亦無煩待人解者。詞氣抑揚之間,意旨迥別,在人善會之而已?!狈绞现f,是有一定道理的。晉昭公荒政誤國是事實,《詩序》以史證詩,有的與詩的題旨結合得很緊,說的對;有的卻往往背離了詩的題旨,本篇即屬此類。今人多把《山有樞》當作諷刺諸侯王或奴隸主貴族剝削了大量財物卻吝嗇舍不得享用的詩。從歷史資料中看,幾乎所有的統治者沒有一個不是荒淫奢侈豪華浪費者。奴隸主貴族絕大多數也均屬此類,吝嗇舍不得享用者是極個別的,他們是貪得無厭者的變態,是一些極度的貪得無厭者,他們貪得致昏到只要增加,不要減少的程度。自己的享用也是一種減少,所以也不干。無論奢侈者還是慳吝者都一樣可惡。這首詩的主旨當是諷刺那些奴隸主貴族中貪得無厭巨細聚斂的占有狂,他們占有大量財物而舍不得享用的看財奴的詩。
全詩共三章,每章八句。
每章的開首兩句,“山有樞,隰有榆”、“山有栲,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是與每章內容有著密切關系的比興手法。第一章的“山有樞,隰有榆”是說山上有刺榆,低濕地方有榆樹,利用它們的葉子來養蠶繅絲,才能制作出人們身上的衣著穿戴;第二章的“山有栲,隰有杻”是講:只有山上有椿樹,低濕的地方有檍樹,才可能有椽、柱、柁、梁供人們建筑房屋殿堂;第三章的“山有漆,隰有栗”的含意是:只要山上有漆樹,只要低窪的地方有栗子樹,才可能有漆栗種子粉來釀制酒食。作者有意以此起興來引發讀者的聯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和各章的“衣裳”“廷內”“酒食”有了緊密的關系。
第一章中“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描寫出奴隸主貴族巧取豪奪盤剝下層,衣服滿箱,廄馬膘肥,車子華麗,但是卻舍不得穿它用它。第二章中“子有廷內,弗灑弗埽。子有鐘鼓,弗敲弗考”。描寫奴隸主貴族驅使奴隸大興土木,建造庭院,置備鐘鼓等樂具??墒撬麄儏s十分吝嗇,占有房舍卻舍不得居住,陳設華貴雅典的鐘鼓,卻舍不得去敲鼓擊鐘。第三章中“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泵鑼懪`主貴族老爺們雖然占據許多財物,更不乏其酒食,卻刻薄吝嗇,舍不得去享樂受用。全詩三章三層,層層深入地刻畫描繪出奴隸主貴族的守財奴的慳吝相。
詩的每章結尾兩句,作者一章比一章深入地警告那些慳吝者:如果生病死去了,衣服車馬給他人取去享用了!,一旦生病死去了,鐘鼓樓堂就全都落到他人手了!有朝一日生病死去了,妻室也將被他人占有了。三章的結尾兩句,作者以極辛辣的口吻,對那些貪婪而又吝嗇的奴隸主貴族進行了尖銳的嘲諷、無情的詛咒。因為無論奢侈的剝削者,還是慳吝的剝削者,對勞動者來說,其實質并無兩樣。他們一是任意揮霍浪費勞動者的血汗的;一是屯積腐化作踐勞動者的果實的。所以勞動者嘲諷、怨憤、詛咒這些慳吝者也是理所當然的。
上一篇:《山有扶蘇》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山鬼》原文與鑒賞